第八十九章 給汪大人送回去!讓他告我的狀!【求月票!求打賞!】
見季秋露出了這副做派,一股難以言說的快意涌上汪廣洋的心頭,得意的直起了腰桿。
你小子原來也有怕的時候?
汪廣洋心中更是發狠,準備十倍百倍的添油加醋,讓季秋不死也脫層皮!
他就不信,他堂堂一個帶着任務出使的大臣,被“逆賊”打成了這樣,朱元璋還能無動於衷!
王信打的是汪廣洋的臉嗎?
分明是朱元璋的屁股啊!
“汪大人...你...你要幹什麼?”
聽着季秋驚疑不定的聲音,汪廣洋忽然感覺臉上沒那麼痛了,眼也不睜,便搖頭晃腦的得意道。
“回京,找聖上告狀!”
“這等逆賊,當衆毆打本官,必須嚴懲!”
“至於文和你嘛...”
“噗嗤!”
嗯?
什麼動靜?
汪廣洋匆匆睜開眼睛,正對上季秋促狹的目光和滿臉的笑意!
“汪大人,我沒聽錯吧?”
“你要找乾爹告我的狀?”
“噗...噗嗤...哈哈哈哈哈。”
“大將軍,你聽清他說啥了嗎?”
找朱元璋告季秋的狀?
季秋簡直要把牙齒笑掉了!
再看看一旁的徐達,臉色也是頗爲奇怪,看向汪廣洋的目光中滿是憐憫。
“汪大人,你要找聖上伸冤,本將也攔不住你。
“可你要告文和的狀...”
“王信暴起的時候,文和第一時間便上去阻止了。”
“何錯之有啊?”
一聽這話,汪廣洋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他那叫阻止嗎?
確實,季秋上前行動了,但那演技浮誇的都沒眼看。
可要說季秋無動於衷,甚至刻意縱容
卻也和事實不符。
只能說是“如阻。”
阻了,但沒有完全阻
汪廣洋也意識到了這個道理,一時間急火攻心,想要反駁卻又說不出話來,好半天才憋出來一句。
“本官被當衆打成這樣,誰人不說一句悽慘?”
“拋開事實不談,文和就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好傢伙!
一聽這話,季秋都愣了!
季秋本以爲汪廣洋這人的底線,已經非常之低了。
沒想到還能有繼續下降的空間!
這都不是“道德地板”了,而是特麼“道德窪地!”
這話你都能說出口?
目的已經達成,汪廣洋結結實實的吃了一頓苦頭。
季秋也懶得和汪廣洋繼續廢話,直接擺手道。
“來人!”
“在!”
很是隨意的指向依舊坐在地上的汪廣洋,季秋憋着笑,猶如打發叫花子般吩咐道。
“給咱們汪大人,送回京城。”
“讓他去...噗...告我的狀。”
“哈哈哈哈哈!”
季秋的笑聲無比囂張,一聲聲都猶如巴掌,狠狠抽在了汪廣洋的臉上!
好好好!
且讓你這豎子囂張片刻!
待我回京後,與你不死不休!
汪廣洋本來還想放幾句狠話,可如同鐵塔般的崔興已然上前,二話不說便架起了汪廣洋。
“汪大人,走吧。”
倉促之下,汪廣洋身體上重量瞬間壓到斷腿上,疼的他猛地發出一陣聞者傷心,見者落淚的哀嚎。
“嗷嗚!”
崔興卻是跟沒聽見一般,波瀾不驚,如同拖拽一條死狗,將汪廣洋直接拖出了帥帳。
慘叫聲漸漸遠去,帥帳再一次回到寧靜當中。
今日之事過後,季秋和汪廣洋之間,不算是徹底撕破臉皮,那也稱得上勢同水火。
至少在汪廣洋本人看來,是這樣的。
若是尋常人等,被汪廣洋這條毒蛇惦記上了,估計會非常忌憚,寢食不安。
但季秋卻是根本沒把汪廣洋放在眼裏。
或者說,季秋此舉,爲的便是激怒汪廣洋!
從王信口中得知汪廣洋與王宣的談話內容後,再結合汪廣洋近日來的表現,季秋已經猜到了汪廣洋的目的。
那便是借刀殺人,斷絕北方豪族進入大明朝堂的通道!
作爲最先和大明接觸的北方豪族,王家父子的遭遇,關乎到大明後續能否順利的招降到其他北方豪族。
若是季秋不在,王家父子此時恐怕早就被以謀反的罪名,斬首示衆了。
誠然,王宣確實暗藏禍心,已經有了舉兵作亂的打算。
徐達代表大明收拾他,於情於理都能說得通。
可其他北方豪族,可不會這麼覺得!
他們能看到的,就是王家父子想要投降,結果卻被大明以謀反的罪名幹掉了!
這纔是汪廣洋此舉最狠辣的地方!
就算大明拿出證據,證明王宣的的確確謀反了,其餘的北方豪族也根本不會相信!
王宣若是鐵了心想謀反,與元廷站在一起,抵抗到底不好嗎?
爲什麼要等到大軍壓境,降而復叛呢?
何苦來哉?
尤其是李家,張家,先前被季秋忽悠過一次,本就心存顧慮。
若是再見了王家的慘狀,肯定會擔心王家之事,會不會復現在自己身上。
這是汪廣洋親自下場,爲大明,乃至於所有北方豪族,設置下的一個“局。”
爲的就是將這份顧慮,刻在所有舉棋不定的北方豪族心裏!
並且這個局很巧妙,汪廣洋稍作影響,便抽身事外,後續無論如何發展,都與他無關,也追究不到他身上。
除非
他這個“局”最關鍵的因素,失效了!
大明沒有處理露出反意的王家父子,反而還以禮相待!
要是還想達成阻止北方豪族進入大明的目的,汪廣洋就必須繼續出手,影響其他士族!
這,便是季秋的機會!
正所謂常在河邊,哪有幹鞋。
如今季秋有了準備,只要汪廣洋繼續出手,還怕抓不到汪廣洋的把柄嗎?
爲了保險,季秋還刻意將王信帶到汪廣洋麪前,爲的就是狠狠收拾汪廣洋一頓,讓他懷恨在心,不甘心就這麼收手!
就算汪廣洋忍氣吞聲,當了縮頭王八,季秋也不怕。
別忘了,錦衣衛馬上便要登場了!
若是汪廣洋這輩子都安分守己,兢兢業業的爲大明效命,季秋也不介意留他一命。
可若是汪廣洋賊心不死,繼續行那陰詭之事
相信不用季秋出手,毛驤便會將證據送到朱元璋手中。
在季秋看來,他和汪廣洋的這場交鋒,結局已經註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