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四條路
五十萬礦工迴歸讓璃月不少有親人在層巖巨淵工作的家庭感到激動。
畢竟層巖巨淵被封后這麼多天都沒有家人的消息。
如今可算是見到人回家了。
可是隨着五十萬礦工將層巖巨淵的具體情況說開之後,整個璃月也陷入了相對焦躁的情緒當中。
的確,總務司針對層巖巨淵事件給每一位礦工都提供了所謂的‘失業補償金’。
數目說起來也不算小。
但摩拉又不是無限的,他們也是要生活的。
失去了家裏頂樑柱的經濟來源,家庭該如何生存下去成爲了他們最關心的事。
有的礦工在家休息不到一天就開始想辦法在璃月找起工作來。
可惜的是,璃月港的工作缺口真的不多。
他們這些礦工除了挖坑之外又沒有其他的手藝。
“大牛,你找到工作了嗎?”
“嗨別提了,哪找得到啊,咱們除了有把子力氣外,還能幹啥。”
“是啊,碼頭那邊卸貨工都說人招滿了。”
“總務司那邊不是說有計劃嗎,要不要咱們去看看?”
“看來也只有這樣了,你們去不去?”
“去,希望那天給我們承諾的官老爺說的不是假話。”
這些在璃月轉了一圈找不到工作的礦工們私下討論了一下,最終決定去總務司碰一碰運氣。
當然這麼一堆人擠到總務司也不是個事,礦工們經過商量後選了兩位代表來到了總務司。
一進入總務司,等詢問清楚兩人的來意之後,祕書就將趙大牛和陳方引到了寒宵的辦公室。
“寒宵大人,這兩位就是礦工們選出來的代表,趙大牛和陳方。”
“嗯,你先去忙吧。”
寒宵先是點了點頭,等祕書離開之後,他面帶微笑的看向站在自己面前顯得有些侷促的趙大牛兩人,語氣熱絡得說道:
“我年紀比較小,我就稱呼二位趙叔和陳叔了,您二位叫我寒宵就行。”
“想必趙叔和陳叔是來問總務司對礦工們後續安置問題的,對吧。”
趙大牛和陳方先是有些緊張的對視了一眼,接着嚥了咽口水。
他們沒有想到寒宵這個‘官老爺’會對他們這麼客氣。
“寒宵大人,俺們來就是想問問,當初您承諾的是不是真的。”
“這個自然不會有假。”
寒宵直接抽出早就準備好的文件遞給趙大牛和陳方。
能被礦工們選出來作爲代表的兩人自然不可能不認字,所以他們接過文件之後就認真的看了起來。
“嘶,寒宵大人,這上面說的都是真的?”
粗略的看了一下文件,陳方不由驚愕得擡起頭,不可置信的看向寒宵。
他看到了什麼,璃月竟然打算在歸離原舊址重建一座新城。
“是的,你回去可以告訴他們,總務司這邊有四條路供他們選擇。”
寒宵一邊對兩人豎起四根手指,一邊解釋道:
“其中第一條,只要是身家清白沒有作奸犯科的青壯年,都可以選擇報名千巖軍的選拔。”
“第二條則是參與碧水河築堤的工作,不僅能拿到工錢,等工期結束後還能承包新城周邊一定量的土地來種植糧食。”
“第三條的話,璃月官方很快就會在新城區開設一個工廠,你們可以選擇進廠。”
“以上都不想選的人,我們也可以按照工齡再發一筆補償金,用這筆錢做點小買賣也可以。”
看着趙大牛和陳方逐漸發亮的眼神,寒宵臉上微笑不變的說道:
“如何,我們的安置方法您二位還滿意嗎?”
“滿意!寒宵大人俺們非常滿意。”
寒宵的話音剛落,趙大牛就激動得喊出聲來。
來總務司之前他們其實只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態來的,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的‘官老爺’不僅非常親切的接待了他們。
甚至還給他們提供了好幾條出路。
這一趟的成果簡直出乎他們預料,怎麼可能不滿意。
“那就好,您二位回去後一定要將我的話詳細給他們說清楚,過幾天總務司就會出臺公告,到時候來報名就行。”
“俺們知道,多謝寒宵大人。”
和寒宵談完後,趙大牛和陳方帶着激動得神色離開總務司,很快便將得到的消息在礦工羣體中傳播開來。
“我就說我們在璃月港都找不到工作了,總務司之前怎麼敢給我們承諾。”
“原來他們竟然要建新城區!”
“我可不管什麼新城區舊城區,有工作就行。”
“唉,你們打算幹什麼,我準備去那個新廠試試。”
“他們好像沒說要建啥廠吧,膽子這麼大?我覺得還是去參加碧水河築堤這個工作穩,還能發地種糧食。”
“我和你們都不一樣,我還年輕,我要去報名千巖軍!”
得到趙大牛和陳方帶回來的消息,這些礦工們很快便討論起他們以後的出路。
同時,璃月準備在歸離原舊址建立新城區的消息也隨着礦工們的嘴流傳至整個璃月。
飛雲商會
“新城區,這手筆很大啊。”
聽完阿旭帶回來的消息,行秋的父親找來一張地圖,看着地圖上歸離原的位置立刻就看出了其中的好處。
歸離原離石門更近,只要新城區建起來,往來於蒙德和璃月的商人們肯定傾向於在新城區進行交易。
這樣完全可以省掉一大筆運輸費用。
“是的父親,手筆很大。”
站在一旁的行秋有氣無力得應了一聲。
本來這個位置應該是他大哥的,可恰好前兩天行秋的大哥帶着商隊出發去了蒙德。
於是他就被自己父親給抓了壯丁,弄得連書都沒時間看。
“行秋,你抽空聯繫一下寒宵,就說我們飛雲商會全力支持新城區的建設,並且願意在新城區購置土地開設一個分店。”
行秋的父親也知道自己這個小兒子對這些事沒什麼興趣,所以很快就對行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父親,您打算在新城區開一個貨物中轉店?”
哪怕行秋不怎麼上心,但從小薰陶的商業嗅覺還是讓他明白了自己父親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