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觸及多元的樹海體系
“不過琴,最近蒙德的確來了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人。”
調笑了一下琴後,麗莎接着說起了正事。
“都有誰?”
對於麗莎的說法琴是一點都不意外,如今的蒙德城戰力空虛早就被不懷好意的至冬國盯着。
出現一些值得關注的人在正常不過了。
“首先就是愚人衆,他們的外交官換人了,這次來的是執行官中的第八席女士。”
“對方目前住在歌德大酒店中從不出門,具體目的還不清楚。”
執行官女士。
聽到麗莎說起愚人衆執行官,琴的臉上也多了幾分陰霾。
上一個來蒙德擔任外交官的執行官是博士,同時也是他讓蒙德差點吃了個大虧。
所以對於這位新來的第八席女士,琴是一點也不敢大意。
更別說對方來到蒙德後住在酒店裏,整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誰也不知道她暗地裏再打什麼算盤。
“還有呢?”
“除了稻妻之外,其餘幾國的情報人員最近發現了不少,看來都是因爲特瓦林的事情而來。”
“只要不涉及到機密,這些人暗中注意一下就行。”
對於蒙德城來了很多別國的情報人員琴想了想便決定只要他們不涉及機密就不用管。
畢竟國與國之間私底下相互派遣情報人員也算是一種各國高層默認的規則,就連她都派了不少人去往其他國家。
“除了上述兩撥人,倒是還有一個人挺讓人在意的。”
說完了情報後,麗莎忽然好像想到了什麼,一臉神祕兮兮的看向琴:
“最近來圖書館借書的瑪喬麗告訴我,蒙德的廣場來了一位特別厲害的吟遊詩人。”
“這有什麼好值得注意的?”
琴有些不解的看着滿臉神祕笑容的麗莎,蒙德城最不缺的就是吟遊詩人,她怎麼感覺麗莎對這位吟遊詩人的興趣比前面兩撥人還大。
“別急,你先聽我說你就知道了。”
麗莎連忙示意琴先不要這麼早下結論,臉上笑容不減反而更盛。
“你知道麼,這位吟遊詩人的業務能力很強,當然更讓人在意的是他自稱男性卻穿着白絲襪。”
“雖說如今絲襪都快變成了女性專屬,但早在很久之前,絲襪是蒙德城的男性纔會穿的。”
“而且這位吟遊詩人是個不折不扣的酒鬼,每天賺到的錢都會用來去天使的饋贈買酒喝。”
說着,麗莎看着臉色慢慢變得僵硬的琴,嘴裏依舊不停地說道:
“可他偏偏從來不去貓尾酒館,甚至還專門繞開。”
“按理來說一個酒鬼來蒙德怎麼可能不去有着天才調酒師迪奧娜所在的貓尾酒館呢?”
“除非他對貓過敏...”
琴不由自主的補上了麗莎未竟的話語,眼神中也流露出一絲不可置信來。
“麗莎。”
“嗯,怎麼了。”
“你說這位吟遊詩人該不會是阿貝多提到的那位吧?”
想到從阿貝多那裏得知璃月的巖王帝君借寒宵之口說出對風神這位老友的評價,琴的心中慢慢浮現出一個大膽的猜測。
這位新來的吟遊詩人莫非就是許久沒有在蒙德城露面的風神巴巴託斯大人?
畢竟白絲,唱歌技術好,愛喝酒還對貓過敏。
一條一條全都對上了啊!
“這我就不清楚咯,想要知道的話就需要琴你自己去查了。”
對於琴的猜測,麗莎卻聳了聳肩,用模棱兩可的語氣表示自己也不確定對方是不是蒙德一直以來的信仰。
“那位現在的名字叫溫迪,如今在蒙德城很受歡迎。”
“我會重點關注的。”
琴非常鄭重的點了點頭,表示自己一定會親自過問這個信息。
想想也是,剛從阿貝多那邊得到消息沒多久,蒙德就來了一位和情報完全對得上的吟遊詩人。
她要是不重點關注纔有鬼了。
更別說對方還很有可能是蒙德城一直信仰的風神巴巴託斯。
“哈啾!”
正在天使饋贈喝酒的溫迪冷不丁打了個噴嚏,伸手揉了揉有些發癢的鼻子,他有些疑惑的看了看四周接着小聲嘀咕了一句。
“奇怪,我怎麼覺得有人在一直唸叨我?”
算了,想那麼多幹嘛。
下一秒溫迪便高聲對酒保查爾斯喊道:
“再給我來一瓶蒲公英酒!”
很快查爾斯便端着一瓶蒲公英酒來到了溫迪旁邊,放下酒杯他還有些不放心的問道:
“先生您真的成年了麼,如果被迪盧克老闆發現我賣酒給未成年人是會被罵的。”
“安啦安啦,查爾斯先生我真的已經成年了,只是長得嫩而已。”
對於蒙德發生的事情寒宵並沒有過多的關注,反正那是蒙德的事,他一個璃月七星沒必要替別國操心。
之所以和阿貝多透露這麼多消息,也只是爲了打消對方返回蒙德的想法。
哪怕現在有水泥路讓旅行的時間縮短了不少,但一來一回依舊要花上好幾天。
寒宵可不想把阿貝多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旅途上,有這些時間還不如讓對方繼續做研究。
能早點推出多一點的車型也能爲歸離城帶來更多的利益。
至於寒宵本人在幹什麼,他正在聊天羣中搜索着目前記錄下來的超凡體系。
波紋、國術、魔術、霸氣等等,只要是羣員所在世界的能力都被聊天羣收錄了下來。
而很快他也看到了關於樹海體系的介紹。
[樹海體系(超單-多元):虛數之樹與量子之海根據熵增表述和最大熵產生原理演化出的能力體系,並在各個世界演化出獨特的使用方式。
“和軌宵說的差不多,評價挺高啊。”
看着聊天羣中記載着關於提瓦特所在宇宙的大世界觀演化出的能力介紹,寒宵不由挑了挑眉,隨後又覺得有些可惜。
樹海體系竟然觸及到了多元,從某種角度來說能力上限的確挺高。
唯一可惜的就是樹海體系的力量裏面坑太大。
要是沒有坑的話那該有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