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敲定蒙德互聯網架設日期
如果放在之前,麗莎雖然對互聯網很看好,但卻並不是很在意蒙德究竟什麼時候能鋪設互聯網。
稍微晚個半年之內的根本不是問題,只要不是特別慢就行。
因爲她很清楚蒙德與璃月之間有無數的利益糾葛,甚至還有明面上璃月七星還和騎士團有簽訂互相幫助的契約。
但是這一切在麗莎親自上手體驗了一番互聯網的功能後就發生了改變。
她發現互聯網這東西的潛力非常之大,到時候帶來的變革沒準比當年須彌出現虛空系統還要劇烈。
察覺到這一點後,麗莎相當果斷的一改之前對互聯網的態度,並開口直言希望寒宵能儘早在蒙德這邊架設互聯網網絡。
畢竟互聯網的潛力大的有點過頭,如果繼續晚下去的話,等蒙德這邊鋪設互聯網網絡的時候,璃月當面沒準已經聯合大小商會將互聯網上大部分‘賽道’都給佔了下去。
如此一個踏上‘快車道’的好機會擺在眼前,要是就這麼錯過那也太可惜了。
所以麗莎纔會一反常態的再度對寒宵提出在蒙德架設互聯網網絡的問題。
“抱歉,麗莎小姐。”
面對麗莎小姐的詢問,寒宵雙眼微眯,瞬間進入工作模式。
“臺式計算機的產能有限,想要短時間內填滿璃月的缺口都是一件比較困哪的事情,更別提蒙德了。”
“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只要璃月這邊結束臺式計算機的推廣,下一個就是蒙德。”
“產能有限?”
聽到寒宵給出的藉口,麗莎當即嗤笑一聲。
“我對鍊金術也是有所瞭解的,臺式計算機的造價雖然不菲,但其價格也不是令人難以接受,至少反面也在璃月的可承受範圍之類。”
“而且你和阿貝多應該已經開始在對臺式計算機進行降成本實驗了吧,或許實驗已經成功?”
“倒也沒有那麼快。”
對於寒宵的推測,麗莎徑直搖了搖頭。
阿貝多和迪盧克與對方的關係十分不錯,所以臺式計算機蒙德還是有幾臺的。
她這位對鍊金術有一定早已的人自然早早地盯上了歸離城剛剛推出的臺式計算機,同時也親手拆解過一臺用來查看內部的零件。
所以麗莎相當清楚寒宵和阿貝多他們已經利用大量普通的鍊金材料降低了臺式計算機的製作成本,並且縮小了建造難度。
臺式計算機的產量或許有些低,但從來都不會像寒宵說的那般可憐。
對方現在看起來並沒有將互聯網擴展到蒙德的打算。
想到這,麗莎便明白寒宵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其主要目的恐怕是爲了給璃月人留出一定的發展時間從而讓璃月在未來互聯網領域中處於領先地位。
如果這麼一想,他選擇推遲互聯網在蒙德的開通時間就很好理解了。
“寒宵,那你能不能給姐姐我一個準信,蒙德需要等多久才能部署臺式計算機產業和互聯網?”
“唔...”
看到麗莎一副勢必要得到準確信息的臉色,寒宵不由伸出手一邊摩挲着下巴一邊陷入思索。
好在他也沒讓麗莎等待多久,很快便做出了決定。
“半年吧,我保證半年之後璃月會遵守契約幫助蒙德架設互聯網網絡。”
果然是半年左右麼!
聽到寒宵經過思索後給出的答案,麗莎眼底閃過一絲瞭然。
“那就這麼說定了哦,寒宵!”
“這是自然!”
就在寒宵和麗莎敲定半年後爲蒙德架設互聯網網絡的決議後不久,阿貝多帶着收拾好行禮的可莉重新出現在客廳之中。
“寒宵,可莉這幾天就交給你照顧了!”
牽着可莉的小手走到寒宵面前,阿貝多注視着寒宵滿臉認真的說道。
“放心吧,儀式一結束我就帶着可莉回來,絕對不會出什麼岔子。”
向阿貝多予以保證之後,寒宵便帶着可莉離開了阿貝多的住所,坐上車朝着絕雲間行駛而去。
“麗莎小姐,你這次來歸離城恐怕也抱有幾分觀測儀式的想法吧,爲何你不選擇跟着過去呢?”
望着寒宵與可莉坐上車消失的身影,阿貝多方纔收回視線轉頭看向自己身側的麗莎。
他很清楚麗莎這種出身教令院的學者不可能不對璃月的命理學感到好奇。
就好比阿貝多本人也非常好奇寒宵究竟打算展開怎樣的儀式來改變一個人的命格,只不過由於暫時走不開,他纔沒有選擇一同前去。
這次護送可莉過來的人是麗莎,阿貝多可不覺得對方這次前來僅僅是爲了送可莉來歸離城。
“我確實很好奇。”
聽到阿貝多的詢問,麗莎先是點了點頭承認自己一開始確實是抱着觀察命理學儀式的想法才接下護送可莉的任務。
只是很快她的話鋒就爲之一轉:
“不過我剛剛和寒宵小哥達成了一個約定,爲了保證約定能順利進行,這種涉及到仙人以及其弟子的璃月私事我就不瞎摻和,省得引起不必要的波折。”
對於能改變一個人命格的命理學儀式,麗莎當然非常在意。
然而就像她本人說的那樣,她剛剛纔和寒宵達成半年後爲蒙德架設互聯網網絡的決議。
儀式參與的一方涉及到璃月的仙人以及仙人的弟子。
爲了不引起沒必要的波折,麗莎這才選擇放棄了向寒宵提出她也想前去觀摩儀式的想法。
畢竟和一個命理學儀式比起來,還是互聯網這種能讓整個蒙德快速蛻變的東西更重要。
麗莎之前只是得到了寒宵的口頭承諾,在一切沒有塵埃落定之前,她可不想讓這件事憑空多出幾分變數。
“約定?”
聽到麗莎的解釋,阿貝多先是一陣沉默,緊接着便是一臉恍然。
“是互聯網的事情,看來你已經得到寒宵的承諾了。”
“對。”
“......”
見麗莎相當乾脆得承認,阿貝多明白之餘也不禁搖了搖頭:
“你想的有點多了,其實我覺得寒宵並不會介意你想旁觀的想法的。”
“我知道,但我不想冒這個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