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法則烘爐,因果鑄道
第908章法則烘爐,因果鑄道
伴隨着神象金丹之中的因果之力被體內的法則熔爐抽取出來,《神象鎮獄功》的運轉便愈發地瘋狂。
以鍾長生的肉身爲風眼,先天之地內部,驟然之間出現了一個長達數萬裏的風暴旋渦。
無盡的先天靈氣,還有因果之河上方的因果之力,宛如受到了某種不可抵抗的牽引,呼嘯着朝着鍾長生的丹田匯聚。
“不夠!”
“還不夠!”
鍾長生心中劇震。
法則熔爐的出現,是意料之中。
自從領悟了【皇天之意】後,在龍澈的指導之下,鍾長生這幾十年一直都在着手在體內構建法則熔爐。
自進入這片先天之地之前,他體內的法則熔爐基本已經構建成形。
只是,在此之前,他尚未決定以何種力量爲核心,熔鍊自身道則,加上修爲尚未突破到天極境,熔鍊道則之事,就暫且被鍾長生擱置了下來。
畢竟,在他看來,法華道主已死,自身又已經擁有了無窮無盡的壽元,根本沒有必要急於求成。
他原本的計劃是,將整個中央天境都遊歷一番,藉助風雨樓的勢力,儘可能地將整個天界所有能接觸到的天極境強者和僞道境強者都簽到一遍。
以他山之石攻玉,以他人之道爲薪柴,最終熔鍊出屬於自身的一條獨一無二的至高道則。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使自己未來站的更高。
然而,計劃終究是趕不上變化。
鍾長生萬萬沒有想到,丹田之內的法則熔爐剛剛成型,自己的身體就像是魔怔了一般,剛剛出現在這條先天因果河流旁邊,竟然自發合道,根本不給鍾長生半點選擇的餘地。
冥冥之中的因果之道,似乎就好像是某種既定的宿命一般,在等待着自己的主人迴歸。
“以因果合道嗎?”
“倒也不是不行!”
此番倉促合道,雖然有些被迫的成分在內,但鍾長生的內心卻並不排斥。
對於因果,他太熟悉了。
從當年踏入天獄司,成爲一名小小的獄卒開始,由於系統的緣故,他便已經與因果之力結下了不解之緣。
體力九成以上的力量,全部都是由各個等級的因果值兌換而成。
一路修行至今,不知不覺之間,因果二字彷彿已經融入了他的骨血之中,讓他感覺十分的親切。
晦暗,暴虐的葬生之道,日後若是合道,鍾長生所要走的,必定是死亡之道的路子。
日後若是合道成功,這茫茫天界,便要多出一尊令人敬而遠之的死亡道主。
對於鍾長生而言,雖然也不是不能接受,但,自己的葬生之道在帝級高階尚未圓滿,距離合道,尚有相當漫長的一段一路要走。
只有將自身之武學提升到君級的程度,合道纔有成功的希望。
相比之下,這突如其來的因果之道,竟是熔鍊得水到渠成,沒有一絲一毫的滯礙。
百多年來,鍾長生所吸收的諸多武學,諸多法則,極意,皆在那法則熔爐之內熊熊燃燒。
待不必要的東西被無盡法則之火焚燒殆盡,留下來的,都是宇宙之中最爲純粹的靈性光輝。
這些宛如米粒之華,螢蟲之光一般的靈性光輝,在因果之力的驅動下,於法則熔爐之中不斷地匯聚。
很快便在熔爐的上方凝聚成一團七彩霞光。
那七彩霞光宛如水蒸氣一般,在法則爐火的作用之下徐徐上升,經由周身筋脈,穿過中丹田,上丹田,也就是紫府和泥丸宮,再從眉心的靈臺出發,經由頭頂的百會穴衝出體外,不斷地上升,重新迴歸到了鍾長生的武道天地之中。
此時,鍾長生的武道天地之內,諸般法則,極意,早已被清空。
除了那一輪代表着太陽和太陰的日月之外,早已變成了一方空曠的世界。
伴隨着那一絲絲七彩的法則霞光注入其中,那一方荒涼,空曠的世界,陡然之間就煥發了生機。
日月之下,地火水風不斷重鑄,陰陽五行,四象八卦徐徐輪轉。
數不清的翠綠嫩芽從土壤之中萌發出來。
大地轟隆隆地震動,形成了參差不齊,錯落有致的山脈,平原,河流,谷地。
無盡的靈脈自大地深處滋生,地幔之中,灼熱的岩漿冒着滾滾的熱流。
南北磁極漸漸成型,廣袤的海洋之中,寒冰逐漸凝結,形成了一片片冰川大陸。
海洋之中,一個個肉眼難見的微小生物萌生出來,汲取着海水之中的鹽分和養分,茁壯成長。
鍾長生的整個武道天地,於靜謐之中,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
尋常的武者,到了這個時候,合道幾乎就已經成功了大半。
只需按部就班構築神國,便可成功鑄道,踏入真道境,成爲道主級別的存在。
然,直到此時,鍾長生的鑄道也纔剛剛開始。
熔爐之內,諸般武學在法則之火下,熔鍊出來的靈性之光,尚且不到鍾長生這些年所累積底蘊的百分之一。
丹田之內,尚有源源不絕,宛如長江大河一般的靈性之光雲蒸霞蔚,升騰而起,化作滔滔光河,沒入武道天地之中。
“轟隆隆!”
鍾長生的武道天地彷彿是一株被人以無上法力催熟的幼苗,本就相當廣袤的武道天地,此時再度不斷地擴張。
五十萬裏!
一百萬裏!
五百萬裏!
一千萬裏!
直到他的武道天地變得宛如一方大域一般廣袤,那般瘋狂的擴張姿態纔算是漸漸地放緩,但依舊還在不斷地成長之中。
熔爐之內剩餘的靈性光輝,此時開始漸漸地匯聚成爲一團,在法則熔爐的炙烤之下,進一步濃縮,混合着熔爐之中無盡的因果之力,開始構建神國的雛形。
此時,鍾長生的腦海之中就響起了龍澈對自己的教誨。
“鑄就神國和凡人蓋房子是一個道理。”
“靈性爲泥,道則爲磚!”
“氣血神識則爲樑柱,筋骨。”
“泥要多,磚要硬,樑柱要粗,筋骨要韌。”
“地基夠深,才能高屋建瓴。”
“日後若不想止步真道境,鑄就神國的每一步,都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