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大羅匯聚,聖人法身
六柄璀璨小劍,“咻”地一閃,瞬間消失,肉眼實難跟上其飛行軌跡。
“好劍!”
楚江寒讚了一聲,道袍衣袖輕拂,六道金光,如同歸巢之燕,收納了赤金斬靈劍。
又待片晌,仙庭盛會漸近尾聲。
一千滴水珠世界中,最後留存的道門真人,即爲仙庭盛會的勝利者。
他們可隨五行化生神君步入聖境四天,傾聽聖人講道。
一旦有所領悟,便是無邊造化,躍升至真仙境,甚至更高的境界,都是等閒!
五行化生神君輕拂道袍,將水珠世界中餘下的百位真人,逐一引出。
隨後收納一千滴水珠,言道:“重陽宗,一塵;沖虛宗,宏願;正一宗,虛鶴……九霄大世界,悟真!”
“你等通過仙庭盛會,隨貧道共赴凌霄大殿,聆聽聖人講道。”
五行化生神君周身紫氣蒸騰,道韻深邃,天籟悠揚且磅礴,震徹衆人耳畔。
未入選的衆修士,豔羨萬分。
成功通過仙庭盛會的百名真人,喜不自勝,個個心潮澎湃。
對於常伴天帝左右,常聞天帝與聖人論道解惑的五行化生神君而言,或許已習以爲常。
然而對這些造化境修爲的道門真人來說,卻是無比珍貴的機緣際遇。
唯有親聆聖人論道,方能突飛猛進,晉階至真仙境界。
五行化生神君與淨德國王、寶月光王后辭行,一朵九色祥瑞的雲彩,承載他向楚江寒等人靠近。
楚江寒等百位真人,踏上五行化生神君的祥雲,向聖境四天進發。
原本來說,就算以五行化生神君的修爲,也無法自行踏入聖境四天。
但如今聖講道在即,爲了讓他們這些修爲不夠的修士能夠等臨聖境四天。
有聖人以大法力,開闢了專門的通道。
五行化生神君沿通道,直抵聖境四天第一天,太清境大赤天。
但見三十三重天內,一座茫茫銀霞瑞霧,道光萬丈的巍峨山脈佇立。
十萬真仙在山腳,盤膝打坐。
再往上一點,則是數萬玄仙。
唯有金仙、太乙、大羅、準聖境界的仙人,纔可在銀霞之上,環繞山脈,形成羣星捧月之態,萬仙朝聖。
待仙庭盛會脫穎而出的百位真人,穿越重重雲霧,目睹這一幕時,他們無不驚愕,啞口無言。
此情此景,方爲真正的羣仙薈萃,萬仙朝聖!
每位真仙背後均泛出道光,他們或立、或臥、或盤膝而坐,或另類姿態。
一道道斑斕炫目的道光,時而綻放,匯成億兆道光,在空中熠熠生輝。
“此處即是聖人居所?”
一名道門真人不禁讚歎一聲。
“道門真正的聖地,諸天萬界的仙人、大羅匯聚之地。”
一名名道門真人,五體投地,虔誠禮拜,敬畏無邊。
唯有楚江寒未曾跪拜。
他目光掃視四面八方,凝視八荒。
他望見萬仙中央,莊嚴肅穆,銀光燦爛,道軀巍峨的元始天尊。
此次聖人講道,由元始天尊的一具法身負責。
元始天尊,身披聖光,周身溢出道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頂結道冠,眼神深邃,宛如黑蓮,威儀莊重,如龍首高昂,胸現【太極圖】,三十六相圓融。
雖然只是一具法身,也不是普通仙人能夠直視的。
所以,他的身上蒙着一層朦朧道光,不會傷害到普通仙人,甚至是五行化生神君剛剛帶來的這些還不到真仙境的真人。
同時,楚江寒瞥見元始天尊側方的一位大能,不是別人正是佛祖。
而在佛祖的左側身後,則站着兩位大羅,正是大智慧菩薩、大自在菩薩。
此外,佛祖的右側身後,還站着佛母孔雀。
此次講道,不分佛道,均可前來。
故而,西天諸位大能,也都在場。
五行化生神君駕馭祥雲,來到元始天尊近前,稟報道:“道尊,仙庭盛會順利落幕。”
“百位勝出的道門真人,已被我帶來。”
元始天尊開口,聲音洪亮,如龍吟迴盪:“不錯,盛會完畢,實爲佳事,本尊論道,傳揚無上道法。”
漫天衆仙齊聲迴應:“恭迎道尊論道解惑!”
元始天尊正欲開講,楚江寒起身飛向高空,言道:“道尊,論道之前,貧道有一困惑,想要問一問您旁邊的西天佛祖?”
漫天仙人、大羅,見元始天尊座前的楚江寒,不禁交頭接耳。
“此人是誰,竟敢打斷道尊論道?”
“自五行化生神君身後飛出,想必是此次仙庭盛會選出的真人罷。”
“論道之際,陡然出現,簡直狂妄至極!”
連同五行化生神君,也不禁緊鎖眉頭。
元始天尊俯視楚江寒,來了興趣,點頭道:“你有何困惑,自可找他詢問?”
楚江寒來到西天佛祖身前,轉頭看向佛母孔雀,指向她言道:“敢問佛祖,孔雀何功何德,得以封爲佛母?”
“大膽!”
佛母孔雀聞言愣住,然後雙目圓瞪,幾乎忍不住要動手。
在其背後,一片金色佛光綻放,輕輕搖曳,空間微顫。
楚江寒毫無畏懼,直面佛母孔雀。
佛祖輕輕擡手,阻住了即將發作的佛母孔雀,微笑道:“自那鴻蒙初闢,陰陽初分,天地初開,生靈初現。”
“生靈中有走獸飛禽,走獸以祖龍爲尊,飛禽以元鳳爲尊。”
“那元鳳又孕兩儀之氣,誕下孔雀、大鵬。
孔雀誕生之時最爲兇猛,能吞人,四十五里之內可將人一口吸入。”
“本尊當年於大雪山之巔,修煉至丈六佛身,恰逢被其吞噬腹中。”
西天佛祖徐徐述說,將原委告予楚江寒知曉。
楚江寒朗聲大笑,繼而詢問:“孔雀食人,可有罪過?”
西天佛祖頜首道:“其食人百萬餘,罪孽深重矣。”
楚江寒再問:“狂傲至極,吞噬佛祖,又有何罪?”
西天佛祖應答:“吞吾入腹,意欲奪吾生機,罪上加罪。”
楚江寒眼中異彩閃爍,故作困惑的問道:“既然如此,佛祖,事情不對呀。”
“既然孔雀罪孽滔天,不僅食人,還膽敢吞食佛祖,佛祖爲何仍封其爲佛母?”
“莫非僅因其吞納佛祖於腹,而後佛祖破體而出,便視同生母?”
“如此一來,何須研習佛法,人人吞佛祖你一次,佛祖復自內而出,豈非人人皆成佛母?”
“如此,則可普度萬靈,化萬靈爲佛母,豈不快哉。”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