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二弟劉永

作者:周府
第176章二弟劉永

  公元228年,魏帝曹叡太和二年,漢帝劉禪建興六年,吳王孫權黃武七年,五月。

  護羌校尉魏延、長史姜維,西進征討唐泛,於枹罕破羌人唐泛,遷羌民於狄道屯田。

  北伐十萬大軍陸續從沿祁山道撤軍,返回國內。畢竟秦州已經平定,曹真撤軍,諸葛亮身邊用不着這麼多兵馬,可以大量減輕季漢後勤壓力。

  不過隨着北伐封賞一事的進行,諸葛亮以隴右土地爲封賞之物,四、五千名軍士決定,從益州遷民至隴右數郡,預計接近五千戶、人近二萬餘人。

  並且隨着封賞的繼續進行,相信還有更多的軍士會遷民至秦州。

  不過這近五千多戶人,武都太守楊戲直接拿走了一半,理由言之鑿鑿,即一旦大漢與曹魏交戰,武都郡地處隴右與漢中必經之地,又直面陳倉道兵鋒,乃是兵家要道,那是武都勢必要承擔相當部分的錢糧開支。

  但以武都郡目前缺乏人口,民生凋敝而言,根本無法提供錢糧。若遇戰事,勢必需要從他地徵調糧草,因此會得不償失,不如直接擴充武都郡人口及良田,積蓄糧草。

  馬良、諸葛亮兩人深以爲然,對此十分支持。

  同時西城郡也傳來好消息,太守句扶復設安陽縣,然後又不辭辛苦,深入任河谷道中,遷千餘戶賨人出山到安陽縣安置,並將其編戶齊民。

  馬良喜出望外,當即下令益州移民及蠻夷編戶者,免賦稅三年,政府分發農具,資助其安家之用。

  ……

  天水,冀縣。

  時入初夏,天氣漸漸炎熱,府衙之中,所有人的衣衫都單薄了許多。

  原本寂靜的冀縣府衙,難得的熱鬧了些。劉禪接見從軍北伐的劉永,並設宴相邀。

  宴會間氣氛很放鬆,又透着一股溫馨,喫食較往常豐富些許。

  劉禪有些心疼的望着瘦弱,黝黑的二弟。因自己戰前‘男當戰,女當運’口號,讓剛成年二弟替自己,隨軍出征,督運糧草。

  畢竟是年少不知事,劉永很快和劉禪開始嬉笑起來,全然忘記半年來受過的苦。

  劉禪沉默半響,問道:“公壽心中可埋怨兄長否?不顧母后哭訴執意讓你督運糧草。”

  劉永沉思片刻,說道:“臣弟不敢,陛下也爲大漢考慮,爲號召益州百姓,也是不得已讓弟爲之。”

  劉禪盯着劉永,搖頭說道:“此宴上沒有天子,你是我的親弟弟,朕是你的親兄長,伱有何不敢說?”

  劉永撓了撓頭,憨笑道:“若說心中不埋怨兄長那是假話,但一路上臣弟督運糧草,見識到我大漢百姓之艱苦,也慢慢明白兄長的不易。”

  劉禪面露真誠,感慨說道:“真是難爲你了,老二在外督糧,朕一直掛念在心!朝中衆臣雖多,但皆不可信,能寄託要事者,就你一人,爲何?你是朕的手足兄弟。”

  “這半年以來,想必你也不易。”劉禪繼續問道。

  聽着言語,劉永鼻尖發酸,頓時覺得半年來辛苦值得,緩緩說道:“還行,多有諸葛兄長(諸葛喬)照顧,雖風吹日曬,但不敢言苦,臣弟也慢慢習慣。”

  劉禪望着劉永,誠摯說道:“治國比督糧難上百倍,朕當家並不容易啊!父皇駕崩,那時爲兄才年僅十五、十六,當時南中反叛,東吳虎視眈眈,大漢岌岌可危!不過幸好這些都過去了,如今北伐奪取隴右,大漢復興有望!”

  劉永沉默半響,說道:“臣弟知道,弟督糧便是常思慮此事。”

  “老二記住天下之大,但能在亂世之中,扶持前進者,唯有你我兄弟。若大漢敗亡,你我皆死無葬身之地!對這些你心中要有數,可不敢有所懈怠!”劉禪叮囑道。

  劉永感受到劉禪重視,鄭重點點頭,舉酒敬禮,說道:“臣弟不敢忘也,日後必盡心以對國事。”

  劉禪也舉起酒杯回禮,說道:“這大漢是姓劉的,是你的劉,也是朕的劉。”

  此言一出,劉永笑容難以遮掩,飲下手中酒水。

  劉禪放下酒杯,問道:“朕記着公壽目前尚未娶妻是否?”

  劉永有些靦腆,說道:“去年,母后要爲我定下婚事,但因北伐一事,便耽擱下來。”

  “朕之過也,若不是朕讓你督運糧草,想必你現在也已經成婚了。”劉禪感慨說道。

  頓了頓,劉禪擡頭望向劉永,思慮說道:“如今隴右也已平定,回去之後,朕讓母后爲你挑選隴右士族之中,賢良淑德的女子,嫁與你爲妻。如何?”

  劉永紅着臉,尷尬說道:“兄長決定即可。”

  劉禪滿意的點點頭,對於劉永的婚事,劉禪早有安排。

  去年劉禪便阻止太后爲劉永挑選適齡女子成婚,想等待北伐之後,再決定劉永聯姻對象,畢竟皇族的婚事,怎麼可能不摻雜着政治因素。

  如今隴右平定,自己也收納隴右大姓子弟入羽林衛,但是還不夠,若是能加上與皇族聯姻,必然能夠進一步拉攏隴右大姓。

  當然不只劉永一人,劉禪也是準備納隴右大姓之女入宮。前些日出遊狩獵之時,劉禪接見隴右大姓,同時也暗中放出消息,挑選女子入宮。

  “公壽有沒有興趣,出任爲官?”劉禪似乎考慮了會兒,以一種商量的語氣,問道。

  劉永頓感驚訝,迎着這劉禪平靜的目光,思量了一會兒,拱手應道:“臣弟倒是願意,只是不知上丞相是否願意。”

  劉禪沉吟半響,說道:“相父自無不可,朕先前與相父言語過。爲兄望二弟今後效仿後漢光武之侄魯王劉興(注①)所作所爲,學其明略,得其善政。”

  對於劉永所問,劉禪並不奇怪,而是諸葛亮非常注重季漢內部情況的穩定,不想節外生枝,對除劉禪外的宗室子弟持有戒備之心。

  但隨着北伐勝利,劉禪帝位的穩固,諸葛亮不再擔憂會干擾到劉禪帝位,是故當劉禪提出讓劉永出仕時,並沒有反對。

  聞言,劉永不再遲疑,拱手答道:“陛下有命,臣弟願往,不敢辜負陛下所望。”

  “朕欲以二弟爲安陽縣長。”劉禪直接說道。

  “安陽縣”劉永唸叨了一句,想了想,方纔反應過來:“可是西城復設新縣”

  “正是!”劉禪平靜地說道:“此縣剛復設,百廢待興,地處漢中西城交界之地,不知二弟願擔此重任否?”

  劉永凝眉沉思了會兒,遲疑問道:“臣弟治政經驗不足,恐怕有負陛下之託。”

  “二弟勿憂,朕已命漢中太守呂季陽,幫助教導與你,你可隨時前往漢中向其請教。”劉禪說道。

  “臣弟願赴安陽理政爲民。”劉永答道。

  ——

  ①劉興任緱氏縣令。爲人有明智方略,長於聽理訴訟,甚得好名聲。後遷升爲弘農太守,也有善政。可惜三十九歲病故。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