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轉折

作者:周府
陳倉,荊水流域(今金陵河)。

  原本身在陳倉城的黃權領着數十人,在當地嚮導的引領下,從荊水下游往上游進發。

  陳倉城附近有兩條河相隔不遠匯入渭水,一條是汧水,另外一條就是荊水。相比於汧水而言,荊水更加默默無聞,位於汧水的左側,靠近隴山,起源於吳山,由兩條河水組合而成。

  亦有傳言,吳太伯所奔荊蠻,非是江東等地,而是陳倉附近的白荊山與吳山(注一)。

  黃權拄着木棍,腳踩在名爲石咀頭的山坡上,看着山腳左右河水匯聚一起,形成荊水向南流去,注入渭水。

  咀者,兩河之匯也。

  黃權擦了擦頭上的汗水,眺望遠處山巒,感嘆說道:“風景秀麗,實乃閒時踏春遊玩之地也!”

  鄧艾倒是有點煞風景,說道:“四周若遭敵,此坡倒是適合屯紮大軍。”

  黃權捋着鬍鬚,笑了起來,說道:“士載倒是妙人,陪老夫出遊,卻常將山川地勢放於胸中。你若不爲將,天下將痛失一名將也!”

  鄧艾謙虛地稱道:“不敢,艾未有大功,豈敢自稱名將。”

  黃權拄着木棍往右側荊水支遊北川河走去,望着山腳廣闊的河牀,卻又細小的河流,笑道:“時日未至而已,待我等老臣病故,駐守邊關,領兵打仗,平定天下,便是你等責任。屆時士載自有用武之地,一張才華。”

  說着,黃權追憶說道:“某居益州數十年,碌碌無爲,幸得遇先主,爲其謀劃漢中之戰,方可施展才華。士載年紀尚輕,便有諸多戰功,可謂英才也,若逢時運,一戰而聞名天下,未嘗不可。”

  鄧艾攙扶着黃權,說道:“某不足之處甚多,還需黃公多多指點。”

  黃權笑着拍了拍鄧艾的手掌,手指着對面大山,問道:“翻過此山,可達何處?”

  嚮導看了眼,說道:“過此山,可到汧水。那處汧水河段流速緩慢,可由那處過河至汧水東岸。”

  鄧艾若有所思地說道:“豈不是可涉水過河,繞至賊軍上游。”

  說完,鄧艾看向黃權,試圖想知道黃權是否有自己所想之意,但可惜的是,黃權聽聞後,只是澹澹一笑,拄着柺杖,行走在山道上,看着四周景色,時不時看着山腳下的河流。

  黃權似乎察覺到鄧艾的意思,看着遠處的綠木,笑道:“今日出遊僅爲踏春,不談兵事。”

  說着,黃權看着荊水河流,感嘆說道:“怪哉!自石咀頭後,荊水河道狹窄且深。而石咀頭往上水流不多,河道卻如此廣闊,可闢爲農田。”

  聞言,鄧艾也有所發現,一般來說河流地區,上游水流不大,河道應該狹長,下游水量豐富,河牀較寬。而荊水卻是反過來,下游河道狹長,上游河牀較寬。

  “哦!”嚮導見二人奇怪,解釋說道:“兩位將軍有所不知,每逢夏季,天降大雨,河道兩旁水土便被沖刷下去,因此上游河道寬些。加上荊水口地勢低,而上游地勢高,容易有大水。前些年夏季大雨,荊水發洪水,沖毀民屋,農田不計其數。”…

  嚮導口中前些年發的大水,便是大漢北伐涼州之際,渭水發洪水的那次。

  黃權微微頷首,拄着木棍,說道:“原來如此啊!”

  鄧艾聞言,低聲說道:“黃公莫非是想水攻?”

  黃權指了指天,無奈說道:“如今時入秋季,何來大雨?今日只是出遊,不談兵事。”

  鄧艾露出一絲尷尬之色,說道:“諾!黃公見諒。”

  就在二人交談之時,親衛從山腳氣喘吁吁地爬了上來,說道:“啓稟車騎將軍,上丞相來信!”

  黃權接過書信,拆開看了起來,只見諸葛亮於書信上言,王平的東二郡戰事的進展,以及東吳各部進展不利,孫權撤軍屯於漢水南岸。

  鄧艾探頭過去看着書信,感嘆說道:“前將軍將奪東二郡,乃我大漢之福。前將軍用兵有方、運籌帷幄,是當世名將。”

  黃權看了半響,捋着鬍鬚臉色凝重說道:“不好,九月吳軍將撤!”

  鄧艾面露不解,好奇問道:“書信上言東吳戰事不利而已,吳主還屯兵漢水南岸,圍困襄陽。不知黃公爲何言下個月東吳撤軍?”

  黃權合上書信,拄着柺杖,解釋道:“夏季江、漢水大漲,孫吳可使舟師隔絕漢水南北。今已八月,夏季將過,漢水水勢漸弱。若至九月,漢水下降,大舟難行,孫吳水師之利將無,魏軍可過漢水救援襄陽。孫吳短於步騎,大軍將撤也!”

  “若孫吳戰事順利,或許還會堅持。今遭失利,必然撤軍,以保江夏。上丞相寫此書信給某乃是告知我等,若我軍戰事若無進展,接下戰事將愈發艱難。孫權罷兵,曹叡大軍或將會馳援關中,以助司馬懿。”

  鄧艾也是反應過來了,孫權一旦撤軍,大漢將要獨自面對曹魏的中原兵馬,屆時的兵力將是魏軍多,而漢軍少,雙方調轉角色。

  鄧艾看着黃權的背影,說道:“黃公,司馬懿堅守不出是否等待曹叡擊潰孫權,欲合兩軍之力擊潰我大漢。”

  “司馬懿或有此念也!”黃權說道。

  說着,黃權望着藍藍的天空,說道:“陛下不日東x幸陳倉,恰逢大戰將啓,或許關中戰事轉折就在此刻。”

  “此刻?”鄧艾問道。

  黃權拄着木棍下山,說道:“敵堅守不出,我軍無可奈何。敵若出戰,我等亦有機可乘,雖敵衆我寡,但不足畏也!”

  “《吳子兵法》(吳起)曰:凡兵戰之場,立屍之地,必死則生,幸生則死。其善將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燒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謀,勇者不及怒,受敵可也。”

  “回營!”

  “諾!”

  鄧艾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應道。

  ——

  一《史記·吳太伯世家》曰:‘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