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固塞

作者:周府
第666章固塞

  京兆尹,武關。

  在攻克荊北之後,大漢便把武關納入到京兆尹的統治之下,歸於秦州統治。原本廢棄的商縣也重新利用建設起來,作爲溝通南陽與關中樞紐通道。

  不過安靜許久的武關,今日也格外熱鬧,朔方都督姜維、關中都督魏延、荊州都督王平、南陽都督句扶等四大都督,齊聚武關,探討固塞之事。

  “你可不知,陛下那酒老香了。我遠遠聞去,涎水都想流下來了。”一名來自關中的老卒向衆人吹噓道。

  “胡老三,你可別騙人了。陛下那酒是你能喝得到?能舔到陛下的涎水都是伱的福氣。”一人嘲笑道。

  “哈哈!”

  此語一出,在場衆人笑開了花。胡老三也頗是惱怒,漲紅的臉,說道:“不知道別亂說,你問問其他人。陛下賞賜了一壺美酒給前將軍,此酒唯有上丞相、太尉、衛將軍喝過,前將軍在宴席上,當時特意取出給我等瞧瞧。”

  “這瞧和喝是一樣的嗎?我還遠遠地見過陛下呢!”那一人繼續嘲笑道。

  “嘿嘿~”胡老三也不惱看,笑道:“我又沒說喝過,反正我聞過,比你這個沒聞的人強。”

  “行,你比我強。”

  “哈哈!”衆人聚衆歡笑起來。

  不過未笑多久,一名身材健壯,腰佩漢劍的將軍走過,認識此將的衆人見之,齊聲喊道:“見過衛將軍。”

  王平微點頭,示意回禮,便扶着漢劍入殿。入屋後,掃視一圈,只見魏延、姜維等人已至,拱手行禮說道:“諸將軍辛苦了。”

  “不敢!”衆人應道。

  王平走至輿圖前,步入正題說道:“逆魏不日遷都,我軍此戰將首取潼關,以爲固土。後入司隸,尋機掠民入國,以充實國實。至於其餘情況,視戰況而定。”

  王平的戰略目標很明確,分三步。其一,完成攻取潼關,完成鞏固關中的戰略目標;其二,掠奪洛陽地區的百姓,用來充實人口空虛的大漢國土;其三,視戰事發展情況,決定是否擴大戰果。

  按第一步而言,攻取潼關爲何是重中之重,不言潼關是長安的東大門這一屬性,而單看河東、潼關防線的重要性。

  在司馬懿坐鎮河東之時,便確定河東、潼關防線,用來封鎖住大漢東出的道路。而也正如他所想,諸葛亮率大軍一頭撞上司馬懿精心佈置的防線,初攻河東失敗。這也是大漢爲什麼轉而去攻取南陽地區的背景。

  爲何河東難克,其主要原因在於潼關守住了河東的側翼,使得河東只需要防守住黃河對岸的漢軍即可。因此大漢若能攻略潼關,便是瓦解了司馬懿的河東潼關防守戰略。

  大漢以後攻河東,可以從河東之南,風陵渡一帶過河,從來可以達到深入河東腹地,是魏軍難以往來救援。便於日後攻略河東的戰術佈置,因此這第一步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戰略目標。

  頓了頓,王平沉聲問道:“不知諸將軍可有略城見解?”

  身側的姜維出列,拱手說道:“衛將軍,維以爲不如率關中之衆,出兵河東以爲佯攻,其中暗遣精銳實攻潼關,衛將軍率荊州之中北攻洛陽,以爲策應攻略潼關所部。”

  魏延搖頭,直接否決說道:“不可,伯約輕視潼關了。潼關極其難攻,乃天下少有之堅城,尋常之法,實屬難克。我軍雖牽制其餘二路大軍,當潼關不破,則我軍何言勝乎。”

  魏延鎮守關中不過短短几日,但他卻已經視察過了潼關,也是不由爲潼關的艱險而感到歎服,對正面攻堅不抱有希望。

  王平沒有直接否決,沉吟少許,說道:“伯約之法,不無可稱道之地,以平之見,若能優化此策,或是可行。”

  姜維眼睛一亮,拱手說道:“願聽衛將軍之見。”

  “伯約可知逆魏緊要所在何處?”王平問道。

  “洛陽?”

  “正是!”王平微微頷首,說道:“遷都之事,非同小可。逆魏於洛陽立基,已來二十年矣!將士家眷,官吏百姓少則數萬人,多則十餘萬人,其間中樞難以理政。故其必擔憂,我軍率衆擊洛陽。”

  “以衛將軍之見,欲擊洛陽,暗取潼關?”

  王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輿圖前,指着說道:“從南陽取洛陽,有三條道。一爲從葉城北上,過潁川,臨廣成關,攻洛陽;二爲陛下取洛陽之道,順洛水,過宜陽,取洛陽;三爲走析縣北上,順伊水,臨伊闕,伐洛陽。”

  “此三路當中葉城雖是平坦,但敵必定佈置大軍於此。伊闕關險要,難以威脅隴右。宜陽之道,平隨陛下走過,此地平頗爲熟悉。故平欲走宜陽,與洛陽大軍對峙。亦可從伯約之言,出兵河東襲擾河東大軍。”

  聞言,魏延好像知曉王平的想法,打斷說道:“衛將軍欲效光武伐隴,來歙奔襲略陽之事乎?”

  王平被打斷了也不生氣,反而笑着說道:“前將軍明見,平之本意亦是如此,今取潼關可效來歙之事。”

  來歙,雖非位列東漢開國雲臺二十八將,但其在伐隴時功績卓著,劉秀能突破隴山防線,來歙功不可沒。

  隴山防線,易守難攻,隗囂派遣諸將固守隴山防線,以御劉秀進攻。劉秀不得克,其間來歙率精兵二千餘人,伐山開路,從番須、回中直達略陽城,撕開隴山防線。

  隗囂大驚,率大軍幾萬人包圍略陽城,日夜圍攻,即春至秋,不得克。最終劉秀姍姍來遲,帶着大軍進入隴右,救下來歙。

  略陽城大家或許難知其重要,但說及另外一地名——街亭,大家應該不陌生了。馬謖舍水上山,張郃率軍圍困,從而使諸葛亮斷隴計劃失敗,蜀漢最有希望的北伐破滅。

  王平手指在輿圖上移動,說道:“從武關北至盧氏,再向北,有小路。遣精銳將士三千,伐山開路,走桃丘聚。據城固守,以斷東面洛陽之敵。並分兵配合前將軍率關中所部,夾擊潼關城。有無外援之下,潼關非降既破也。”

  此前大漢佔據宜陽城不久,就被司馬懿率大軍奪取了。不過此間王平並非什麼事都沒有做,而是探查了周邊的地勢。後雖撤守盧氏,但王平還是北上親自考察了下地形,果然有道路可以北上至弘農。

  至於王平爲何會發現,就要從他擔任關中都督時開始說起。王平上任關中都督以來,首要之事就是要鞏固關中邊防。既然如此,就需要查閱及探察邊防地勢,如函谷關至潼關的防線變遷緣由。

  在勘察時,便發現了桃丘聚此地。

  桃丘聚,又名桃林塞,位於崤函古道上,因周邊桃花林而得名。桃丘之地,古爲周天子放牧之所,後入春秋,爲秦晉邊界(注①)。

  在函谷關未置,潼關未有的時期,秦國搭建起了以桃林塞爲中心地位,依託桃林的扼束河、山,狀皆數函的天然隘道和人工城邑,建立起崤函道的防禦體系。當時王平便暗中記下此地,以備日後所用。

  在留守宜陽時,王平念起桃丘聚,曾率親衛翻山越嶺至弘農地界,探察了周邊地勢。故纔有今日之策,可以說古今所有名將,任何計策的施展,都離不開地理因素。

  姜維與魏延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察覺到此策的風險性。北至桃丘聚的將領深入敵境,必須堅守到關中大軍突破潼關防線,否則基本就是人死城破,風險係數極高,但回報率也高。

  魏延皺了皺眉,沉聲問道:“以衛將軍之意,誰可擔此重任?”

  在旁默默無聞的句扶拱手說道:“前將軍,扶將親率三千精銳,以韋虎爲副將,翻崤山,佔桃丘聚,堅守城池,以待前將軍破潼關。”

  魏延看着句扶,點了點頭,讚揚說道:“好漢子,我魏延又多了一個佩服的人。”

  說着,魏延向王平拱手,說道:“延可從衛將軍之策,必破潼關,救援句鎮東。”

  王平看向姜維,問道:“朔方都督可有不同之見?”

  “沒有。”姜維應道。

  見無人異議,王平環視衆人,說道:“既無異議,待魏人遷都,平率大軍北至宜陽,有逆魏大軍對峙,吸引其主力。句鎮東率精銳甲士三千,佔桃丘聚,斷潼關西路,分軍後至潼關,以爲恐嚇。姜都督率朔方之衆,東入河東,吸引河東魏軍。前將軍率關中之衆,攻略潼關。”

  “諾!”三人應道。

  不過應聲後的,姜維嘴脣動了動,心裏並不平靜,感嘆自己又要和郭淮交手了。

  郭淮此人,還真是難敵呀!朔方軍人數不過數千人,如何能與河東數萬之中交手。

  王平似乎察覺到了姜維的異動,問道:“伯約可有難處?”

  頓了頓,王平寬慰說道:“此戰朔方僅爲牽制,不求勝。郭淮此人熟知幷州地理,其河東士卒又衆。伯約襲擾爲上,不必與其正面交鋒。”

  “維知也!”姜維面色正常的應道。

  王平也知道郭淮非小覷之將,而且河東兵多,沒有大軍很難敵得過。正因如此,王平看重了姜維出自隴右,習羌俗的特點,讓他帶着朔方兵聯合胡人,進入河東、幷州打游擊,以少牽多。

  畢竟論獨自領兵與曹魏糾纏者,蜀漢也就鄧艾、姜維、王平、魏延等幾人。如今這些人都有任務,姜維自然要當仁不讓地上臺,打游擊委屈他一下。

  ——

  左傳曰:“春,晉侯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

  《雍錄》卷6《桃林》:“塞以遏塞爲義……函、關之間,凡數百里,其中行路,皆扼束河、山,狀皆數函,故名之爲塞。”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