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矛盾

作者:周府
第870章矛盾

  鸞臺,議堂。

  費禕坐在榻上,見霍弋、鄧艾、姜維以及關興、夏侯玄等尚書檯要臣分坐兩側,輕咳一聲,開始了今日的議題。

  “陛下登基以來,推行改革,由內及外,由此及彼。葛公任相之時,精兵事,改察舉,推田政,收地方大權;時兵出隴山,天下震動,興國於西北。及蔣公理政,立考課,設御史;兵下南疆,威震中原。”

  “經歷二十餘載,我大漢積蓄國力,遂一戰而定天下。但天下動盪已久,州郡滿目瘡痍。加之此前又是三分對峙之局,國家百廢待興,制度當需革新。百姓所繳賦稅頗重,然國庫支出未有所減。”

  頓了頓,費禕也步入主題,說道:“當下解決國庫度支乃是重中之重。今日喚諸位尚書臣至此,也是希望諸位能出策解決之事。今可先讓夏侯度支說下去歲以來,我大漢國庫支出如何!”

  夏侯玄也從身側取出數張紙張,分發給衆人,說道:“去歲以來,軍事之用佔賦稅二又之一,加上去除百官俸祿,國庫所剩無幾。加之將士賞賜,國庫早已空虛,部分將士賞賜需拖到今歲稅收繳納後方可下發。”

  “若要改善國庫財政,還需從省並軍伍入手。陛下常言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今天下已然太平,我大漢當不能將大量錢財用於養兵之上。如今兵制乃是三分之時,爲征伐天下所制之策。彼時亦無可奈何,當下斷不能如此前那般。”

  說着,夏侯玄把目光看向參加會議的軍方三大巨頭,說道:“今國庫所出軍事錢資,有以下諸大項。其一,國家供給將士日常糧草;其二,我大漢所養將校過多;其三,有功將校所佔食邑過多。於當下而言,食邑不可廢,否則將傷將校之心,省並軍伍或是唯一道路。”

  相比於費禕的遮遮掩掩不想與軍方撕破臉皮,夏侯玄直接把大漢面臨的問題擺到鄧艾、姜維他們面前,發出拷問。

  鄧艾懷抱雙臂,淡淡說道:“艾粗通文武之事,不敢妄議國政。今下只知戰事剛息,竊不可以爲天下太平,或是高枕無憂了。要知四方蠻夷仍在,後漢建國之初,遇外戎襲擾,數戰不能勝,便是省並軍事所出惡果,需引以爲戒。”

  姜維咳嗽一聲,也效仿夏侯玄分發紙張,說道:“維略讀《東觀漢紀》知曉後漢開國之事。昔世祖皇帝爲撫北疆蠻夷,每歲賞以大量錢財。”

  說着,姜維指着紙張上他摘抄的數據,說道:“如世祖皇帝賞南匈奴錢幣一億九十餘萬,西域諸國歲錢七千四百八十萬,年賞鮮卑二億七千萬錢。每歲合計支出四億四千五百多萬錢,而彼時後漢賦稅不過二十二億錢,佔賦稅四又之一。”

  “同時,因後漢武力頹廢,五次羌亂,始自涼並,延及司隸,東禍趙魏,西抄蜀漢,五州殘破,六郡削跡。後漢懸師之費且數百億計,百餘萬黎庶流離故土,甲士亡於西陲當有數十萬之衆。”

  姜維揮舞手上的紙張,慷慨激昂地說道:“時至今日,朔方仍然未復,隴右羌胡遍地。我大漢立國於關中,又豈能不爲之警醒乎!”

  夏侯玄看着姜維下發的紙張,苦笑不已。不怕將帥是粗人,就怕將帥通武又知文。姜維直接是把後漢的底褲給扒了,用後漢的前車之鑑來讓大漢警惕。

  費禕見氣氛有些僵持,緩和說道:“驃騎將軍所言甚有道理,我大漢必須爲以後漢之事爲鑑。省並軍伍,非以弱軍爲念,我等當求兩全之策,既節省錢財,又不可弱軍。”

  夏侯玄聽着要翻白眼了,既要這個,又要那個,哪裏有這麼美的事。

  關興也是微微皺眉,他對費禕這種和稀泥的態度頗是不滿。再這麼談下去,還不知道要拖多久才能完成陛下的囑託。

  尚書僕射孟光直接發飆,當着在場衆人的面指責費禕,說道:“改革軍制,優化度支,實乃大事,宜當速行。如此拖沓,當有敗壞國政之嫌。今陛下賢明,齊治諸官,司徒爲百官之首,當以表率。若顧及顏面得失,長久以後,吏治將會傾頹,當有違司徒之美名。”

  夏侯玄再次刷新了他對大漢朝堂環境的印象,相比於曹魏,大漢的政治環境很好,如董允、呂乂、杜恕、孟光等這些高官,他們皆非虛僞之人。

  被孟光指着鼻子罵,費禕剋制住心裏的情緒,其只得面露尷尬地向孟光致歉。

  經過孟光的破壞,尚書檯的議政不歡而散。

  劉禪聽聞後,當晚又把衆人喊到宮中,由他主持集體議事。其中又分爲二批,尚書檯諸官爲先,霍弋、鄧艾、姜維三人後到。

  時入黃昏之際,劉禪邊瀏覽着馬忠上奏的奏疏,邊喝着茶。

  “陛下,尚書檯諸官到了!”

  “宣!”

  “諾!”

  尚書檯核心的官吏趨步入殿,行禮拜道:“臣費禕、夏侯玄、關興……拜見陛下!”

  劉禪盯着奏表,說道:“朕聽聞今日鸞臺議政並不順利,可是如此?”

  費禕低垂眼眸,答道:“確如陛下所言,軍議之事並不順利,其間所出偏差實乃臣之過也!”

  “既然如此,不知費卿以爲軍制可改否?”劉禪放下手中的奏疏,問道。

  “啓稟陛下,臣以爲可改。”費禕沉聲答道。

  見費禕堅定了決心,劉禪也不爲難費禕,說道:“起身吧!”

  “諾!”

  衆人入座,孟關拱手說道:“陛下,大將軍、驃騎將軍態度持有不同之見,陛下不如下詔,強行推之。”

  劉禪搖了搖頭,說道:“鄧卿、姜卿若不同意,省並軍伍難以進行,其外鎮地方十餘年,多有從者。且二卿並非外人,乃是我大漢貼己之人,當以勸服。”

  劉禪還是把敵我分得很清楚,姜維、鄧艾他們是自己的平定天下的左右手,也是他震懾天下的依仗,怎麼能不團結他們呢!

  關興不解問道:“姜將軍爲何要反對呢?”

  費禕嘆了口氣,說道:“以禕對伯約瞭解,伯約應該是擔心省並軍伍,影響我大漢軍力。一旦遭遇兵事,我大漢將士無力抗敵啊!”

  孟光憂慮說道:“只怕姜將軍有私心,恐傷及兵權,不忍放手。”

  “嗯?”

  劉禪瞪了眼孟光,孟光太直言不諱了,如此猜忌姜維的話,怎麼能當面說出來。

  “姜卿非如此之人,朕識姜卿也!”劉禪語氣堅定,說道。

  經過劉禪的告誡,孟光也安分下來,不敢多說話了。

  夏侯玄趁着安靜之機,建議說道:“陛下,臣以爲我等可先議軍改之事,儘可能以保全軍力爲上,屆時諸位將軍也能同意。”

  劉禪面露滿意之色,說道:“本應如此,軍改之事勢在必行,豈能推脫。諸位直接與大司馬、大將軍、驃騎將軍商議。今夜朕於此坐鎮,觀你等議軍之事。”

  這就是夏侯玄與費禕的區別,費禕太瞻前顧後,總想保全大多數人的利益,愛惜羽毛,想着徵求軍方的衆人的同意。如此往來,不知要拖到什麼時候。

  而夏侯玄簡潔明瞭,性格直接,改革勢在必行。他不求軍隊同意,軍方的訴求,僅是他改革下手需要注意的邊界。如對姜維提出的保證軍隊戰鬥力的需求,夏侯玄直接把這項列爲最核心的需求。

  “諾!”衆人應道。

  衆人商討不久,三巨頭也趨步入殿。

  劉禪讓三人入座,說道:“昔蔣公在世,擔憂領兵之制,亦有策略提出,但其中或有不足,君等統兵已久,當需爲國議之。且軍費所耗錢糧衆多,朝堂不易,也需省並軍隊,你等三人與諸卿商議一二。”

  “諾!”霍弋率先應道。

  遲疑少許,鄧艾也是應道。

  “伯約?”劉禪看向姜維,語氣加重問道。

  姜維低頭,拱手道:“臣領命!”

  劉禪挺直腰背,說道:“諸君之心,朕也知曉一二,今日省並軍伍,當以保全老卒爲上。”

  “謝陛下!”

  姜維沮喪的心情,這纔好轉很多。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