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皇帝的新衣:太平道符水治病

作者:牛奶糖糖塘
第125章皇帝的新衣:太平道符水治病

  暗夜如磐。

  天子劉宏獨自一人站在在千秋萬歲殿內,看着降臨的夜幕,想到他的心腹大患,汝南袁氏即將斷去一臂,他內心深處,油然升騰的就是一抹興奮與狂喜。

  這時…

  門外的蹇碩進來稟報。“陛下,袁司空已經侯在門外了。”

  劉宏驟然振奮了起來,“傳!”然後大步回到自己的坐席上,端坐,威儀棣棣。

  袁逢雙手捧着一卷竹簡,步履肅穆的進來,他的神情平靜至極,這讓劉宏有些意外,更無法看透他。

  “臣有表上奏。”

  “大司空乃是朕的肱骨,深夜覲見,就沒有外人,有什麼話不能面談?還要付諸於文字麼?”

  “臣無話不可對陛下說,但言談難免有私心,文字卻是給天下人看的,必須公允端正。”越是在這大殿之上,袁逢越是表現的莊重,越是脊樑筆直。

  這是四代人,方纔能鑄就的汝南袁氏的氣場!

  劉宏有一種預感,袁逢知道荀彧來了,也知道他那三公之位勢必保不住了,然而,他此來卻是傲然的向天子辭官。

  他也要讓天子知道,袁家的底蘊還在,不會因爲失去一個司空,就黯淡了下去。

  劉宏笑道:“那,袁司空就坐下來慢慢說,何爲私心?何爲公允?”

  袁逢將奏表放在劉宏面前的龍案上,“臣身居三公高位十餘載,未有寸功,近些年來…更是屢屢覺察力不從心,想來是老之將至,但請辭去司空之職,回汝南老家躬耕壟田,此爲私心,還望陛下允准。”

  “好一個私心…”劉宏放下這封辭官奏表,擡頭笑吟吟的看着袁逢。

  主動辭官…

  這是一步妙棋。

  若是他劉宏再執着於“關長生案”,將那狗官“顏和”與袁家牽連到一起,就顯得他劉宏有些不近人情了。

  好一個斷臂求存!

  袁逢的臉上依舊風平浪靜。“臣下面要說的話,乃是公允。”

  劉宏面色淡然,伸手示意,讓他繼續說。

  “陛下,天狗食日,上蒼降下災異警醒世人,陛下便是罷黜臣的司空之位,也無可厚非,可臣聞《左傳》有云,‘國無政,不用善,則自取謫於日月之災’;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記載,‘日月薄蝕,日月之交。月行黃道,而日爲掩,則日食,是曰陰勝陽,其變重’。《禮記·昏義》曰:‘男教不修,陽事不得,謫見於天,日爲之蝕。’”

  劉宏的臉色一冷。“袁司空這話的意思是朕不修德,國無道,上天方纔降下此災異了?”

  袁逢沒有說話,目光卻是肯定的。

  劉宏逼視着他。“回答朕!”

  袁逢終於慢慢擡頭,對上劉宏震怒的目光,輕聲道:“臣不是這個意思,臣是講…歷來‘天狗食日’是警醒陛下,也警醒世人,而凡是警醒…怎會是冤假錯案這等小事?老天爺太忙了,怎會管這些細枝末節!”

  “臣只是覺得,與其陛下以爲這‘天狗食日’是陳述關長生一人之冤屈,倒不如去看看如今大漢境內的災害,這些災害下,陛下可曾阻止?又能否遏制住其蔓延?關長生冤屈,可…那些被災害折磨的百姓就不冤屈麼?”

  呼…

  袁逢的話,讓天子劉宏倒吸一口涼氣,原來在這兒等着他呢?

  災異…呵呵,不就是那肆虐南陽、涿縣的瘟疫麼?

  原本以爲廢除三公不過是舉手之力,哪曾想,汝南袁氏的反擊這麼快就來了,而且來的這般洶涌…

  劉宏冷冷的瞪向袁逢,咬牙切齒。

  “袁司空?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臣擔任司空十餘載,始終堅信陛下會中興漢室,拯救黎民,可如今瘟疫橫行,南陽、涿縣百姓民不聊生,陛下的目光卻焦距在一個微末的‘關長生案’上,就算這案子有冤?可陛下卻因爲一人之冤,枉顧瘟疫之下黎民之苦。”

  “天狗食日,當罷免三公之一,臣主動請辭,卻希望陛下不再糾結於小案,而是焦距於瘟疫,焦距於大節,若是陛下當真要用那道人,就讓他…讓他去幫幫瘟疫下可憐的百姓吧!只要他能救百姓於水火,便是讓他接任臣做司空之位,又有何不可?”

  懂了…

  劉宏一下子就全懂了。

  別看袁逢字句鏗鏘,語調凌厲,可這反擊根本不是衝着他劉宏來的,而是衝着“羽兒”來的。

  隨便想想也知道…

  按照汝南袁氏一貫的行事作風,明日整個洛陽城…勢必滿城風雨,都會傳揚出…玉林觀主要去抗擊瘟疫的英雄事蹟!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此前“羽兒”以道人的身份,每一次的行爲,都是力挽狂瀾的“英雄”所爲,他滿足了百姓們對於“英雄”的所有幻想。

  袁逢這是要讓羽兒…騎虎難下。

  也讓他這個天子騎虎難下。

  好狠毒的心哪!

  這辭官辭的委實是振聾發聵,第一次…劉宏重新認識到眼前的這位當朝大司空,怪不得,他的門生故里能遍佈大漢,怪不得那麼多人以他馬首是瞻,以往還真是小覷他了。

  袁逢用無聲的目光質問着劉宏,劉宏居然無法與他對視,只覺得一陣黯然疲憊。

  “朕原以爲,你、我君臣十餘載,朕能看懂司空,沒想到…直到今日,朕才真正的看懂了司空,看懂了司空的可怕!”

  “陛下,臣再可怕,這仕途之路也走向終點了,但臣方纔的話乃是爲大漢計,爲萬民計,爲江山社稷計…陛下沒有允准臣辭官一日,那臣就要爲大漢中興‘計’一日!”

  袁逢說罷,深深叩首…

  劉宏怔在當場,他明白…袁逢這一拜的分量,這是辭行,更是威脅。

  劉宏哈哈大笑。“好,好,爲難袁司空了,依朕看來,袁司空是身居高位一日,就爲袁家計一日,苦心孤詣啊,朕佩服你。可司空如此身份,竟到最後都不放過一個小小的道人,這道人有這麼讓司空忌憚麼?”

  袁逢慢慢擡起頭,直視着劉宏。

  這一刻…袁逢的每一寸骨骼都顯出衰老與疲憊。

  天子說的一句話沒錯,身居高位一日,就爲袁家計一日…

  袁逢的立場從來不曾改變。

  “陛下知臣,臣知陛下,一些事情,一些人…臣不便多說,陛下就當這是前司空辭官前…最後的倔強吧!”

  袁逢轉身離開了千秋萬歲殿…

  劉宏凝着眉,他的心頭恨恨,袁逢是把他…把羽兒都架在火上烤了。

  這便是汝南袁氏的反擊麼?

  劉宏不由得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水,不光是額頭,此刻…他的龍袍上已經被汗水浸透。

  另一邊,袁逢踉蹌着走下千秋萬歲殿的石階…

  一百層!

  每下一層,袁逢就感覺自己的心空落落了一分,直到下到最後一層,他才發現…自己的心已經徹底空蕩蕩了!

  待從司馬門走出皇宮,送他來的車還停在司馬門外。

  車伕看袁逢有些不對勁兒,忙扶着他坐上馬車。

  “老爺,回府麼?”

  袁逢不答…他仰頭望着茫茫夜色,冷月如霜,口中淡淡:“汝南的月亮會不會比洛陽亮一些呢?呵呵,今日不坐馬車了,最後在這洛陽城走走吧!”

  車伕擔憂,連忙問道:“老爺,你…你沒事兒吧?”

  袁逢笑了:“我有沒有事兒,不打緊,打緊的是,幾十年爲家門奔波,案牘勞形,小心翼翼的把握着家門與天子之間的分寸,小心翼翼的壯大着家門,讓家門能傲視於大漢,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今夜…卻是這些年來,我最放肆的一夜!哈哈,走了…今夜的月格外的明啊!”

  車伕只好牽着馬跟着他,原本踉蹌的腳步,漸漸的輕鬆了起來,袁逢的步履越來越輕鬆,他甩了甩袖子,彷彿…卸下了他肩膀上扛着的千斤重擔,爲袁家…他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接下來…汝南袁氏能否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看兄長與三個兒子了!

  踏…踏!

  低沉且厚重的腳步聲再度於空落落的洛陽街道響起。

  滿袖月光,似水流年…

  袁逢漸漸遠去,一邊走,一邊輕吟:“明月何皎皎,照我羅牀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回了,回了……回南陽老家了!”

  這邊廂,袁逢在悲愴的調子中卸下了肩扛的重擔。

  那邊廂…

  張讓不知道何時被傳入了千秋萬歲殿。

  “陛下…今日正午過後,坊間的確有傳聞,說‘兩地瘟疫,唯獨玉林觀主可解’…也有傳言,說…說‘玉林觀主決議要引道徒赴瘟疫之地,救萬民於水火’…百姓們奔走相告…對…對此均是頗爲期待呢!”

  “砰”的一聲,劉宏一拳砸在龍案上,整個龍案上的筆墨、奏牘齊飛。

  天子震怒。“這老東西,辭個官都不安生!”

  這一次,劉宏是最近距離的感受到了汝南袁氏的能量…

  這是陽謀…

  而陽謀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哪怕是劉宏知道,卻也無能爲力。

  “陛下!”張讓看出天子的心情不佳,連忙道:“若是…若這消息都是謠言,臣即刻就去阻斷消息的源頭,讓…讓這些謠言…”

  “晚了!”不等張讓把話講完,劉宏直接擺手,他長長的嘆出口氣。“已經晚了…”

  他眼眸中的兇光漸漸和緩,變得無奈與彷徨。

  什麼叫做騎虎難下?

  今時今刻,他這個天子算是真正體會到了。

  憑着汝南袁氏的能量,半日之間能讓這消息傳遍整個洛陽的街頭巷尾,那三日之後,整個大漢都會傳遍這個消息。

  ——兩地瘟疫,唯獨玉林觀主可解!

  這一句,是百姓們的期翼與願景啊,或許…也將成爲南陽、涿縣百姓堅持下去的希望。

  若是這一句被他劉宏否決…

  那…後果…

  劉宏猛地搖了搖頭,他不敢想…也沒辦法往下想。

  就在這時…

  “陛下。”蹇碩進入千秋萬歲殿,似乎有話要稟報,看到張讓也在,連忙閉上了嘴巴。

  劉宏擡手示意他直說無妨。

  蹇碩這才稟報道。“今夜,玉林觀內,橋太尉帶着一位故人之子去拜訪柳觀主,經探查,這位故人之子乃是南陽張氏的張仲景,那位叫做劉玄德的白身也帶了一位朋友,經查,是幽州涿郡治所涿縣的簡雍,也是一名白身,他們的表情均格外急迫,像是有要事要請教玉林觀主!”

  唔…

  聽到這麼一番稟報,劉宏驟然擡起了頭。

  犀利的眸子也微微的彎了下來。

  倒不是因爲別的,而是這張仲景,這簡雍…他們的老家是…

  南陽!

  涿縣!

  這不就是瘟疫爆發之地麼?

  他們兩個從瘟疫之地趕來,經人引薦去尋羽兒,所爲多半就是…爲了瘟疫下的百姓、家門而來!

  剎那間,劉宏的眼眸睜大,他突然對羽兒如何回覆此二人充滿了興趣。

  難道…

  羽兒對這肆虐大漢的“瘟疫”,也有辦法麼?

  等等…

  起初這只是一個突然間的念想,可架不住珠玉在前,劉宏的眼眸彎成了月牙一般的形狀,幽幽的瞳孔中,仿似看到了一行字——置之死地而後生!

  …

  …

  月夜朦溟,荀彧帶着一些御林軍,本在玉林觀前堂等待,見到柳羽大步走來,後面還跟着關羽,滿眼亢奮。

  柳羽也很高興。“文若來了。”

  他直接向關羽介紹道:“關大哥,這位就是此前與我一道赴解良縣救你的河東督郵荀彧荀文若…”

  聽到這兒,關羽當即拱手。“這恩關某記在心裏,多謝荀兄。”

  荀彧也拱手回了一禮。“賢弟要救的人,我荀彧自當不遺餘力,關兄就莫要謝我了。”

  荀彧這麼說…

  可關羽還是長長一拜,河東解良關長生,素來恩怨分明。

  “方纔愚兄覲見陛下,陛下提出想見見關長生。”荀彧開門見山。

  這…

  關羽沒有說話而是望向柳羽。

  “安全麼?”柳羽這是關切的問道。

  “既是派我來,那陛下的意思就很明顯,不會對長生兄不利。”荀彧細細的解釋道,似乎還是怕柳羽擔心,荀彧鄭重的保證:“賢弟放心,我將長生兄帶入皇宮,就能保證將他帶出來。”

  柳羽頷首…

  關羽也沒有異議。

  只是…

  “柳觀主…”關羽轉過身,面朝柳羽。“進入皇宮之後,陛下勢必會問一些什麼,或許會牽連到柳觀主這邊,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還望柳觀主示下。”

  關羽沒有把話講的太明顯…意思卻太清楚不過,如果陛下問起有關“柳羽”的事兒,他關羽能不能說?

  倒不是關羽怕說錯了話,而是…他熟讀《春秋》,心裏知曉,往往帝王都會對能施展“異術”者充滿忌憚。

  柳羽這般請天降下警示,天狗食日…

  這在陛下眼中,多半算得上是“異術”了吧?

  不能因爲自己,讓他遭逢不測!

  關羽這邊語氣凝重,倒是柳羽一臉的雲淡風輕。

  關羽不知道的是…他柳羽早就與陛下“隔空”成爲了“生意夥伴”,他們是合作共贏的關係,陛下才捨不得讓這個“聚寶盆”遭逢不測呢?

  “關大哥光明磊落,又怎麼會說假話呢?”柳羽微微一笑,顯得很坦蕩。“陛下問什麼,關大哥該怎麼回答就怎麼回答,無需顧慮其它的,再說了,我柳羽也光明磊落的很,只是對公理與正義更執着一分罷了。”

  “柳觀主坦蕩…”關羽拱手。

  荀彧看時候不早了,就請關羽出玉林觀坐上馬車…早有御林軍當先開道。

  倒是這玉林觀的前廳一下子變得寂靜了下來。

  呼…

  柳羽呼出口氣,似是在思慮着什麼,邁起步子在這安靜的玉林觀院落中緩行,皓月當空,他的身影倒是顯得有幾分落寞。

  卻在這時,一件披風披在了他的身上,一隻手從柳羽的背後垂下,爲他戴上了一個暖手的雪白狐皮套,輕聲道。

  “我自己打的狐狸,做成的皮套,天氣反覆無常,夜晚更冷,暖暖手吧!”

  柳羽回頭,出現在他身前的卻不是張玉蘭,還能有誰?

  “我不冷。”

  “夫君何必對我說謊呢?夫君是在煩惱那瘟疫之事吧?”

  柳羽笑:“有一種謊言,是不想讓自己的關心的人也這般煩惱…”

  張玉蘭癡癡的望着他,柳羽接過那尚未完全戴上的皮套,仰頭看着天空,深藍的天幕乾淨如海水,他笑道:“有你這份心就夠暖和了,一點也不冷。”

  “好想能多幫到你一些。”張玉蘭幽幽的開口。

  恰恰這一句話…

  讓柳羽像是一下子想到了什麼,他再看向張玉蘭的眼瞳,變得悵然了許多。“師姐,或許這件事兒,你真的能幫到我。”

  “是有關南陽與涿縣的瘟疫麼?”張玉蘭連忙問。

  柳羽頷首道:“是,也不是…不過,師姐掌管天師道中原的情報收集,料來是聽說過另外一個道教——太平道!”

  唔…

  提到太平道,張玉蘭頓了一下,連忙張口:“在中原,太平道可比咱們天師道更有人望。”

  這話像是感慨…

  柳羽則當即追問:“師姐不妨講講,這太平道的‘人望’從何而來?”

  “還不是這瘟疫?”張玉蘭不假思索的解釋道。“近年來,大漢瘟疫頻發,朝廷無能爲力,百姓們若是不幸染上這瘟疫,只能自生自滅…但…但太平道以‘符水治病’、以‘符籙驅邪’收攬了一大波教徒。”

  “那它的符水就能治好傷寒症?”柳羽繼續問。

  “自然不能。”張玉蘭搖了搖頭。“爹跟我們講述過的,所謂的符水治病,只是最普通的‘方術治病’的手段罷了!”

  “把一些草藥製成符紙,然後燒掉後,將灰燼灑在水中…讓人飲用,說到底,這本就是草藥的灰燼,多少對病症是有一些效果的,故而能治好一些病症,可…若說能徹底治好傷寒症,那絕不盡然,至多能治好最淺顯的傷寒症罷了。”

  張玉蘭的話不錯。

  因爲天師道與太平道同爲道門的符籙一派。

  符水治病是基本功,也是喫飯的傢伙。

  誠如張玉蘭講的那般,因爲道教是融合了方術學說,方術會治病,所以就發明這種…把草藥製成符籙的做法,一碗水灌下…相當於喝了一包草藥,也可以理解爲是一包消炎藥,自然能解決一些病症。

  在加上按照後世醫學的理論。

  符水治病也可以稱之爲是一種“心理治療”,也就是說,喝了符水以後,百姓們自以爲百病消除,心情就好了。

  而心情一旦晴朗,久而久之病也就更容易痊癒!

  反正…就像是後世許多癌症患者,其實最後都不是被癌症打倒的,而是被嚇死的。

  整天活在恐懼中,病會越來越重。

  基於以上兩點,符水治病…的確是有效果的,且後世還有專門的“道醫”協會,很多“長輩”小時候也都喝過符水…這也能佐證,符水治病並不是純粹的忽悠,是有一定依據的。

  不過…

  還是那句話,太平道的符水治病只能治療最淺顯的傷寒症,要說控制瘟疫,那遠遠不夠。

  “所以,太平道會將符水送給貧民,讓他們服用,若然痊癒…那自是太平道的大功勞,若是沒有痊癒,便是百姓心不誠,最後哪怕是死掉也是咎由自取。”

  柳羽把他理解的講述出來。

  從張玉蘭的連連點頭中,柳羽能意識到,太平道玩的果然是這套把戲…

  這不就是“皇帝的新衣”麼?

  至於能借此做大,能短時間內吸引到大量的教徒,除了符水治病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

  ——朝廷對瘟疫的無能爲力。

  底層的百姓無法寄希望於朝廷,自然就無法寄希望於‘天’,那麼…他們就會去找另外的心靈上的寄託!

  應運而生的“黃天”的誕生。

  應運而生的“大賢良師”也就誕生了。

  未來的黃巾起義…自然也就有了雛形。

  按照《天官曆包元太平經》中宣揚的洪水將出、末世將至的理論,大肆宣揚之下。

  ——漢家信奉的“東皇太一”似乎,已經不可避免的要走入陌路。

  ——而太平道信奉的“中黃太一”將代替“東皇太一”拯救世人於水火。

  輕輕的呼出口氣,頓時間,柳羽的腦海中就浮現起的是那十六個大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呵呵…

  想到這裏,柳羽的嘴角咧開,露出一抹耐人尋味的笑意。

  他突然想到了一個讓天師道壯大,乃至大過太平道的方法。

  同樣是符水治病…

  太平道只能治療最表面的傷寒症。

  如果天師道的符水能從根本治癒傷寒?能抑制住這愈演愈烈的瘟疫呢?

  到那時候,天師道日昌,看它太平道還怎麼忽悠?

  …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