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 智者的較量,郭嘉對荀牧的猜測(2/10)
火計和水計,是奇計中最難的兩個。
因爲這兩個計策,對天象地理的要求是很大的!
布計的人。
必須知曉天象地理。
否則。
很可能,一個看似完美的火計和水計,就會演變成。
火計燒不死人,水計淹不死人。
亦或者。
放個火計,把自己燒了。
放個水計,把自己淹了。
郭嘉暗暗揣測:“倘若不是劉備,那這劉備身邊,一定有個厲害的謀士,在出謀劃策!”
夏侯惇將太史慈誘敵之計開始,到走脫,詳詳細細的陳述了一遍。
這一番話。
聽得曹操、和大帳的文武,驚訝不已。
這大帳的武將。
曹洪、樂進、典韋等。
沒人敢說自己會比夏侯惇做得更好!
那太史慈拿一千新兵來誘敵,在不知道劉備的前提下,誰都不會認爲,對方會用火計!
誘敵和火計。
以及張飛和劉備的出現時機、位置。
環環相扣。
處處料敵機先!
“這絕不可能是劉備的布計!”
曹操、拍案而起!
倘若劉備真有這樣的謀略,又豈能默默無聞這麼多年?
“元讓,可知道是誰在替劉備出謀劃策?”
曹操、的目光變得深邃而冷冽。
如今劉備擺明是來救陶謙。
倘若只有劉備,曹操、壓根不將劉備當回事兒!
但劉備身邊有奇人,一個能一戰滅了夏侯惇五千精兵的奇人,曹操、就不得不重新審視劉備了!
夏侯惇仔細想了想,道:“具體是誰,我不清楚,但我聽張飛好像說過,稱呼其什麼荀軍師!”
荀軍師?
潁川,荀氏?
衆人的目光,下意識的看向了郭嘉。
大帳之中,就郭嘉是潁川人。
如今的荀氏,有名的,都出自潁川荀氏。
“奉孝,你可能猜得到,對方是誰?”曹操、詢問郭嘉。
郭嘉微微一愣。
就一個姓。
我能知道是誰?
整個荀氏一族的,我就對文若和公達有興趣。
其他人,壓根沒交集。
郭嘉搖頭:“主公!荀氏子弟,嫡系旁系太多,僅僅只有一個姓,猜不出對方身份的!但此人有如此才學,文若和公達,或許能猜到一二。”
曹操、輕嘆一聲:“如此賢才,竟然不能爲我所用,真是可惜!奉孝,可有辦法,讓這劉備的荀軍師,棄暗投明?”
郭嘉見曹操、又起了愛才之心,無奈一笑。
雖然不知道那荀先生到底是什麼人。
但郭嘉也隱隱能猜到,這個荀先生,絕不會來投效曹操、的!有如此才學。
不投曹操、不投袁術、不投袁紹。
卻偏偏投效一個默默無聞的劉備!
更微妙的是,選擇在這個時候,投效劉備!
此人。
是想要一戰成名!
投效一個沒什麼名氣的劉備,然後以謀略讓劉備成爲一方豪雄!
此人。
非常自負!
絕不會來曹操、麾下,跟一羣謀士來爭奪謀主的!
不過一瞬間。
郭嘉就將荀牧的心理分析。
但這些話,郭嘉沒有說出來。
雖然郭嘉自認爲猜得沒錯,但要是說出來,反而會被誤認爲嫉賢妒能了。
略微一沉思,郭嘉獻策道:“主公!劉備有荀先生出謀劃策,其威脅,已經比孔融和田楷更強了!我們得立即增兵陰平,協防于禁。”
郭嘉自動忽略了夏侯惇說的陰平丟了的說辭。
你都沒去過陰平,卻說陰平丟了?
但郭嘉會做人,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
沒必要這個時候,還要再跟夏侯惇結怨。
但偏偏,夏侯惇卻是又多嘴的提了一句:“郭祭酒,主公,陰平,已經丟了!”
郭嘉皺了皺眉。
暗道這夏侯惇,怎麼一點都不知趣,我都不提這事,你還跟我說陰平丟了?
曹操則是直接喝問:“陰平有于禁鎮守,你都未去過陰平,怎麼說陰平丟了?”
夏侯惇對於禁打小報告不滿,索性心一橫。
反正我說的都是真的!
一句沒假!
“主公!這是張飛告訴我的,劉備突襲了陰平,于禁投降了!原本我是不信的,但劉備出現在陰平,我不得不信,這就是爲什麼,我不敢去陰平,而是直接返回主寨的原因!”
“于禁怎麼會投降?他怎麼可能投降?”曹操呵斥一聲:“這肯定是離間計!”
曹操、坐鎮兗州,于禁領了幾百人來投,曹操、可是親自招待過好幾次的。
覺得於禁這小夥子不錯,公正嚴明,又學了正統的兵法,才讓他當的軍司馬!
怎麼可能投降?
尤其是!
投降的對象,是劉備!
但凡於禁投降的是袁紹,曹操、都會信個幾分。
但投降劉備,曹操、打心底兒不信!
倒不是曹操、相信于禁的忠誠度。
單純的因爲。
袁紹四世三公的家世,名滿天下,于禁要另投明主,曹操、只能認栽!
但投劉備?
那豈不是在告訴他曹操,劉備竟然比他曹操,更像是明主?
這如何能忍!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