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設計定遼東
而蔡冒卻又點不服氣的說道:“哪有打仗不死人的,死幾個老百姓怕什麼,總比我們自己的兄弟死傷要好。”
王濬大聲呵斥道:“你算什麼東西,敢如此教訓本將軍。”
杜預趕緊攔下王濬,讓蔡冒先行退下,蔡冒心中雖然也是不爽,但畢竟王濬是三軍主帥,也不好說什麼,只得含恨退下。
王濬和杜預現在加起來總共有一萬人馬,而這壤平城中也有差不多一萬的守軍,太守李丹得知四縣失守,大驚失色,急忙派人調高顯和險瀆兩縣的援兵來救。
高顯太守張用和險瀆太守王熬平日就對李丹的殘暴所不恥,今日聽到天王吳範神兵天降,圍攻壤平城時,便已經相互商量有了反水之心。
現在李丹的求援信中態度更是傲慢無禮,兩人商量一致,決定率軍投靠王濬,一同圍攻壤平城。
王濬收到二人書信後,對於投降,二人到不曾懷疑,就是對壤平的戰術有了一定的分歧,杜預認爲應當利用張用和王熬騙開城門,我軍趁機揮殺。
而王濬卻要面對面的圍攻壤平城,因爲加上二人的兵力,完全可以和李丹硬碰硬,正面與李丹開戰拿下壤平城,彰顯華夏軍的氣勢。
最終王濬還是聽從了杜預的建議,讓張用和王熬先去騙開城門,然後大軍在進入壤平。張用,王熬二人率本部人馬加一起有一萬五千人按照預先的計劃向壤平進軍。
李丹見二人的人馬到來,便下令開門迎接,王濬卻把大部分人馬埋伏在壤平城外的樹林之中。
就在王熬和張用的人馬剛剛進城之後,壤平城門一下子關上,將這一萬五千人全部圍在內城,城牆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弓箭手,齊齊對準了王熬和張用。
李丹在城牆上大喊:“無恥反賊,枉我平日對你二人不薄,今日竟然聯合外敵反水與我,還不下馬速速就擒。”
張用二人大喫一驚,不知此事怎會敗露,但也知現在承認必然是萬箭穿心,也不敢承認,只得大呼冤枉,李丹從一個隨從模樣的人中那過來一封信扔下城去。
張用二人一看果然是自己的字跡,也確實是和王濬當時的書信,自己事情敗露,正欲命軍士做好防禦,卻不料李丹已經命人射下箭矢,一萬五千人在擁擠的內城中劇都是被射城了刺蝟,張用,王熬也喪命於此。
李丹見反賊以除,便率大軍準備襲擊王濬大營,命士兵換上張用二人的旗幟,率領城中僅有的一萬餘人,直奔王濬的大營而去。
李丹爲自己的聰明所折服,你王濬不是想要派人誘殺我嗎,看本將軍給你來個將計就計,李丹到達王濬大營之時,先派人自稱是張用二人前來投奔,一路順暢無阻的進到了王濬的大營。
李丹進入營寨之中沒有看到王濬和杜預,反倒是一座空營,此時的李丹下意識覺得不好,正欲掉頭之時,卻不料周圍殺聲四起,見到爲首一員將領身騎白馬,手中卻沒有兵器,一身白袍,白盔,身體看上去十分瘦弱。不是杜預又是何人。
李丹自己知道已經中計,但卻不知道爲何會識破,杜預催馬上前道:“李丹還不投降更待何時,看看你的周圍已經佈滿火油,炸藥,只要我一聲令下,你和你的士兵都會葬身火海。”
李丹也是不甘心,提槍上前道:“大丈夫死則死矣,有何懼栽,衆將士隨我....啊...!....你!”
只見李丹話還沒有說完,便被剛纔侍從打扮的人從懷中掏出匕首,一下刺中心臟,李丹捂着胸口從馬上跌落了下來,瞬間斃命。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李丹大軍猝防不及,只見此人快速割下李丹頭顱,上馬大喊:“李丹已死,降者免死,李丹已死,降者免死!”
原來此人正是蔡冒,當日,王濬和杜預商量之後,杜預設下此計,派人將張用二人反叛的計劃告知李丹,李丹即時多疑,但在射殺張用,王熬之後必然會深信不疑。
李丹必然會一鼓作氣的來攻打王濬大營,到時候只需守株待兔便會擒殺李丹。只是可惜了張用,王熬二人的一萬多人馬,還有問題就是派何人前去送信,蔡冒因爲前日得罪了王濬,便自高奮勇的請戰,冒充侍從前去報信。
一切也正如杜預的預料一樣,剛開始李丹並不相信,直到蔡冒拿出了書信,並提議在內城射殺張,王二人以便真假。李丹便一步一步的相信了蔡冒的演技,導致此次的殺身之禍。
李丹的士兵見主將已死,便也不在猶豫紛紛扔下兵器投降,杜預和蔡冒順勢將其全部收編,而在壤平城外埋伏的王濬早已經拿下了壤平城,等着杜預和蔡冒二人的進入。
王濬,杜預,蔡冒三人收編了李丹的士兵,埋葬了張用,王熬和其士兵的屍體,王濬便下令命杜預和蔡冒各領兩支隊伍分別收復遼東其他各縣,自己坐鎮壤平處理政事,安撫百姓。
此時正在下邳城中爲衆將慶功的吳範收到了陀螺的提示音,恭喜造物主,蔡冒斬殺遼東太守李丹,獲得白銀特權一次,李丹屬性,武力78,統帥86,智力81,政治32,魅力68。”
雖然只是一個白銀屬性,但吳範還是興奮了起來,李丹被斬代表着遼東郡被拿下,只是沒有想到竟然是蔡冒斬殺了李丹,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件值得慶祝的事情,這遼東的數十萬難民正好有地方安置了。
當晚便又多喝了幾杯,與衆人開懷暢飲,共談國事。
第二日吳範便於法正商量,該留何人鎮守東海郡,張遼,黃忠,虞子期三人均爲人選,太史慈自然不必說,吳範目前還沒有讓其在外徵收打算,韓成又是剛投奔自己,在軍中威望不足,難以服衆,而東海郡的形式又十分微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