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
以法正爲首的一些激進派支持吳範親征,認爲會鼓舞軍隊士氣,威懾敵方,同時也能在前線做出第一手的決策。而以法正的師傅孔鮒爲首的老年保守派卻是堅決發對吳範親征,認爲有一定的危險,並且吳範乃是王,此舉有失天王風範。
這師徒二人在朝堂上脣槍舌箭,孔鮒擺出老師的姿態,法正也是據理力爭,但終究不敢向孔鮒態度強硬,最後,吳範見法正雖然是嘴上不肯服輸,但畢竟不敢得罪老師,只得勸下二人,最終吳範還是決定親征,畢竟此次的戰爭關乎於整個戰局的發展。
然後就是出兵的人選,鄧艾在東海郡鎮守,不能調動,然後就剩曹仁和羊祜二人地位最高,太史慈雖然位列三公將軍,但更多的是名義上的,除了吳範的命令,太史慈從不掌管三軍。
而曹仁和羊祜誰留誰守,羣臣也都是各有建議,最終吳範還是決定任命羊祜爲主將出兵白馬,將曹仁從高密調回琅琊鎮守,閻行暫代高密大營主帥一職。
吳範不是不信任曹仁的能力,但是攻守兩方面來說,吳範更相信曹仁的防守能力,無論如何琅琊是自己的根基,一定不能有失。
主將定完了便是副將了,現在張遼在遼東郡,王平在東阿防禦燕國,黃忠接替鄧艾前去齊郡鎮守監視齊王田假,閻行鎮守吳範的軍隊中樞高密,祖茂還要負責琅琊城的日常治安,六個**將軍中,只剩下高順一人可隨軍出征,但高順的王牌陷陣營又僅僅只有一千人。
吳範無奈只得調真正蓬萊水寨訓練的王濬和杜預前來,同時啓用剛剛提升爲徵南將軍的虞子期,剛剛回歸的韓成,老將伍徐等人。
此次吳範陣容的短板暴露無遺,羊祜,杜預,王濬等人均是千古名將,但是其武力值不足,尤其是杜預甚至可以用手無縛雞之力來說,最後導致吳範不得不將齊郡的黃忠召喚回來,命閻行兼任齊郡的統帥,負責監視田假。
最後,吳範任命羊祜爲主帥,黃忠爲副帥,王濬,杜預爲主將,虞子期爲先鋒,韓成,伍徐,周倉,廖化等人隨從,法正爲軍師,同時啓用荀彧剛剛引薦的侄子荀攸爲參軍,太史慈護衛中軍,高順的陷陣營緊隨太史慈的部隊,點兵十萬準備兵出琅琊,直奔白馬。
而華夏國的整個國家的防禦由曹仁統一指揮,沮授,荀彧在吳範不在期間統領政事,琅琊的日常治安仍由祖茂負責,蓬萊水軍的日常訓練由蔡冒暫替。
吳範點完了將,並沒有着急出發,而是打探到糧食卻是已經離開趙國多日之後,吳範才準備動身出發,吳範在後宮之中與妃子依依道別,許負和戚懿雖是依依不捨,但也知道自己夫君乃是胸懷天下的君王,只得恭祝吳範凱旋,到是這黃月英哭哭啼啼,說吳範回來也不理自己,沒多長時間又走了,吳範也是連說帶哄的才把這小丫頭逗笑。
看着依偎在許負懷裏的黃月英已經日漸成熟,本身就大於常人的胸部發育的越來越好,吳範下定決心,回來一定要將這小丫頭收服。
吳範沒有去和蔡文姬、蔡玲、虞微見面,雖然整個琅琊城都知道這些女人都是大王的女人,但畢竟有禮法約束,吳範也沒有承諾過什麼,唐突前去,必然會遭人詬病。
時至立夏,吳範親自統領十萬人馬,羊祜爲主帥,黃忠爲副帥,一行人浩浩蕩蕩的直奔白馬,半路與趙國的運送糧草的趙軍相遇,吳範令韓成接收糧草,並負責糧草的供給和運輸。
各個仍在觀望的諸侯,見到天王吳範已經率兵出征,也劇都是點齊人馬,準備救援趙國,第一個響應的就是吳範的結拜兄長項梁,項梁將項羽留在會稽繼續攻打障郡,自己率領大將龍且,鍾離眛,以及新收復的武將英布率五萬大軍前往。
還有就是韓廣也令手下將領王木率率領兩萬人馬前去,臧荼親自率三萬大軍,葛嬰率五萬大軍,馬騰率領大將龐德出征也統帥四萬大軍南下,陳勝派剛剛歸順的宋義和雍齒統領兩萬人馬,劉邦留蕭何鎮守泗水郡外,也是親自帶領着手下的將領,和僅有的兩萬人馬前來。
除了這幾路人數多的諸侯之外,吳範還將書信給到了在廬江剛剛有一定實力的彭越,彭越收到吳範的書信之後可謂是受寵若驚,急忙點齊自己這不足一萬的人馬前去。
周巿的魏國因爲戰線拉的過長,大部分部隊全部被困在定陶,而魏王咎的弟弟魏豹不得不也將大本營中的兩萬人馬調出,前去救援周巿的定陶。
至此,加上週巿和趙王歇總共是十二路諸侯齊齊出兵,雖然是各懷鬼胎,但終究還是聚在了一起,加一起的人馬也有將近三十萬左右。
而不得不說白馬縣的李良也的確是一名帥才,僅僅以三萬人馬抵抗章邯的五十萬大軍竟然挺住了一個月之久,現在終於聽到了各個諸侯一齊出兵救援,手下的士兵更是軍心大振。
而章邯那面也得知了吳範率先出兵,諸侯緊隨其後的戰報,當即下令強攻白馬,一定要趕在諸侯的到來之前拿下白馬。
其實現在的白馬城早就已經破敗不堪,李良自知也是難以鎮守,只求能儘早到達。
章邯手下將領趙賁請求攻城,並立下軍令狀定要攻下白馬,章邯撥給其十萬人馬,趙賁身先士卒,不顧李良的箭雨滾石,手提短刀,率先攻上城牆,斬殺敵軍。
趙賁果真拿下了白馬城,李良見大勢已去也不過多糾纏,率領殘部坐上早就準備好的船隻,渡過白馬巷,向邯鄲退守,等待的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