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司馬
只見陣中的章平正欲出馬,卻見斜地裏殺出一名將領拍馬而出,仔細看去正是章邯手下大將司馬仁大聲喊道:“章將軍這頭功必是我司馬仁的了!”
只見那司馬仁來到聯軍陣前大聲叫陣,吳範見章邯已經派人來戰,便看向身後衆人道:“諸公可有迎戰之人?”
畢竟此次是爲了營救趙國,趙王歇便看向張耳和陳餘,張耳也是心領神會道:“在下麾下有一員大將名爲司馬昂,可與敵軍一戰?”
吳範回頭看向張耳,這個司馬昂吳範還是略知知一二,雖然史書上只有寥寥數語,但其行爲也算是一個小人,喜歡渾水摸魚賺取利益。
史書上記載司馬昂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身爲趙將的他,在諸侯都和章邯大眼瞪小眼的時候,打下了河內郡,居然還想鑽空子比諸侯都先入關。
劉邦知道後差點猛揍司馬昂。他可能也看清了自己的實力,轉而投靠項羽,被封殷王。田榮、劉邦等人不服分封而造反時,這小子居然也學他們造反。被項羽派去的陳平給平定,又乖了段時間。
劉邦出關,他去跟劉邦打,被抓了,成爲和劉邦一起入彭城的五諸侯之一。後來不知所蹤。喜歡混水摸魚的傢伙。對於其實力吳範不是很看好,但既然張耳推薦此人,那便去試試看吧,正好吳範也想看看這兩個司馬到底誰更厲害。
司馬昂聽到張耳說自己的名字,心中便是大罵張耳,但也實在沒有辦法,總不能當着衆人面說自己不想去吧,只得硬着頭皮,拿着長戟,催馬上前。
司馬仁見到聯軍一人出陣迎戰,便大聲喊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我司馬仁槍下不戰無名鬼混。”
這司馬昂本身就有有些吐字不清楚,再加上可能有些緊張,便回答成:“司馬啊”
這司馬仁以爲司馬昂在叫自己,便說道:“什麼事?本將再問你叫什麼?”
司馬昂也是越急越亂大聲又喊了一遍:“司馬啊!”
司馬仁也是徹底蒙了,以爲這司馬昂莫不是認識自己?也是不敢輕舉妄動,回答道:“你認識我嗎?有什麼事你就說,我是姓司馬。”
這下可把聯軍的將士逗的仰頭大笑,趙王歇和張耳更是面紅耳赤,吳範更是憋着笑意看向趙王歇。
司馬仁看到敵軍陣營的將士笑的前仰後合,雖然不知道爲何,認爲是自己被嘲笑了,氣急敗壞的挺槍殺向司馬昂,司馬昂心中這個憋屈啊。
本身還想和司馬仁好好談談,卻不料激怒了司馬仁,只得也是持戟想迎,兩人武器碰撞在一起,擦除巨大的火花,不出十個回合便分出高下了,在司馬仁帶着怒火的攻擊下,司馬昂只有招架的份,再加上司馬昂本身就無心戀戰,只能勉強招架。
司馬昂見實在無力抵抗,便虛晃一槍,拍馬就逃,司馬仁哪肯捨棄,催馬就是要生擒司馬昂,報羞辱自己之仇,司馬昂見司馬仁緊追不捨,便大聲喊道:“我說我叫司馬啊!”
馬匹疾馳帶着呼呼的風聲,司馬仁又只是聽清了司馬啊三個字,更是十分惱怒,又猛抽了幾下胯下戰馬,大聲罵道:“小賊安敢一再辱我,看我今天不斬你首級。”
眼見司馬仁就要趕上司馬昂,手中的長槍對準了司馬昂的後心,正欲刺去,卻不料一支利箭帶着風聲呼嘯而來,要說這司馬仁也是久經沙場,感覺不對,急忙手收起手中長槍向後倒去,利箭擦着其面頰飛去,就差一點就射中司馬仁的面門。
司馬仁也是向後用力過猛,後仰的跌落馬下,司馬昂只知道一味的逃命,並不知道身後發生了什麼事,即時知道了想必他也不敢回頭再與司馬仁廝殺。
原來,吳範見這司馬昂果然是草包一個,本不想管他,但這畢竟是第一次正面交戰,怕有損士氣,便示意黃忠射出暗箭救下司馬昂。
張耳見到是吳範手下的大將黃忠出手相助,便也是投以感謝的目光。
再說司馬仁跌落馬下之後摔的夠嗆,看見司馬昂逃跑,心中實在咽不下這口氣,便拿起手邊的長槍向司馬昂投去,一槍正中司馬昂的戰馬,馬匹受驚之後,也是將司馬昂摔了下來,摔的司馬昂也是七葷八素,昏天黑地。
吳範和章邯見狀都急忙下令出兵搶回自己的主將,就這樣司馬仁還要上前去殺死司馬昂,幸虧讓自己方的士兵拉了回來。
雙方也都是鳴金收兵,這場由一句話沒說明白的鬧劇纔算結束,雙方各自回營,來日再做計較。
司馬昂回到城中之後,張耳到沒有說什麼,畢竟自己也有用人不淑的責任,但是趙王歇卻是認爲司馬昂的表現丟盡了自己的臉,讓士卒將其拉下去,打了而是軍棍。
司馬昂心裏這個恨啊,張耳心中也是愧疚,向趙王歇求情,趙王卻是不準,不處罰這司馬昂,趙王歇難嚥下心中的這口惡氣。
本身前一陣的李良戰敗就給自己抹黑了不少,今天陣前又發生了這樣的一幕,徹底讓趙王歇顏面無存,只得將所有的怨氣發泄到了司馬昂的身上。
司馬昂在戰場上沒有受傷,反倒是回來之後,竟然捱了而是軍棍,打的自己是皮開肉綻,心中對趙王歇的憎恨更加劇烈。
司馬昂暗中發誓必將要報復趙王歇,回到帳中之後聽到手下士卒說道,今日射箭救下自己的正是吳範手下的大將黃忠,司馬昂對吳範便有了感激之情,心中也是安升起一條毒計。
司馬仁那面卻是得到了章邯的嘉獎,司馬仁卻是心中仍是十分憤怒,要不是敵將營中有人暗放冷箭,今日肯定能斬殺司馬昂,立下首功,反而卻落得倉皇而逃,司馬仁仍向章邯請命明天前去叫陣。
章邯好言寬慰了司馬仁幾句,讓其回營好生休息,明日再做計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