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抗
“造物主請稍等現在開始執行召喚,恭喜造物主獲得五行人才——,五維屬性:武力67,統帥99,智力91,政治78,魅力90,當前植入身份爲江東陸氏家族一員,對造物主對國家的治理理念十分認同,有意前來投奔。”
“!終於來了,也沒枉費本王對其的垂青,的統帥值竟然達到了九十九點,比羊祜還要高出一點,想想也可以理解,再時羊祜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吧,均未能攻克東吳,死後,羊祜也相繼去世,王濬杜預方纔攻克東吳。”
想不到上一輩子惺惺相惜的兩個對手今天都歸到了本王的手下。
其實,在羊祜那時候有一定的敘述,同樣也時‘七十二名將’之一,可謂是實至名歸,甚至後世的大部分學者認爲其比其父陸遜地位更高。
只不過羅老師對於的描寫十分少,寥寥數語,與被誇大的趙子龍等人想必,絕對是東吳後期的最後屏障。
乃是陸遜的次子,時年二十歲,被孫權拜爲建武校尉,領陸遜部衆五千人。葬父,還都謝恩時,孫權拿出以前楊竺告發其父的所謂二十條罪狀,與覈實。逐條對答,爲父辯白。孫權聽了之言,才消除了對陸遜的猜疑。
之前吳國一直是諸葛恪在掌舵,倒也沒有太過鋒芒畢露,直到後期之時,才掌管兵權,抗擊西晉。
晉朝建立後,馬上開始籌備攻打東吳的計劃,而吳主孫皓則如同冬天溫水鍋裏的青蛙,對外界的危險渾然無覺,還以爲是夏天呢。
其實,按照孫皓作死的程度,他早就應該亡國了。也許是上天的垂憐或者孫權的顯靈,孫皓的作死程度是在歷史上出了名的,年輕時期的孫皓也是懷有一顆治國抱負和理想的有爲青年,也能夠接納百姓的意見,休養生息,減少稅制。可是長期安逸的生活讓孫皓的性情大變,驕奢淫逸,殘酷冷血,自負驕傲,在這種情況下,大臣們紛紛居安思危,要麼叛逃他國,要麼被孫皓殺死。
此時的東吳還有一個,憑一己之力爲孫皓續命,讓他多放縱了幾年,否則這孫皓早就成了亡國之君。
孫皓徵召昭武將軍、西陵督步闡來朝,步闡不明就裏,擔心被喜怒無常的孫皓莫名其妙的殺掉,九月投降了晉朝。
西陵位於武昌以北,是東吳北部重鎮,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十月,坐鎮樂鄉的不敢怠慢,派出將軍左弈、吾彥前往征討步闡。
司馬炎對西陵志在必得,派出荊州刺史楊肇前往西陵接應步闡,車騎將軍羊祜進攻江陵,巴東監軍徐胤進攻建平,以此牽制東吳。
抵達西陵前,先命令諸將在西陵外圍築工事,諸將不解,勸說道:“應該趁着三軍集結的銳氣,火速攻擊步闡,一旦晉軍抵達,西陵必定失守,我們在這裏設圍徒勞無功!”
說道:“西陵城池非常堅固,糧谷又充足,防守設施都是我以前親自佈置的,沒那麼容易打下來。一旦攻不下,我們將在城外腹背受敵,何以抵擋?”
儘管如此,諸將還是不服,堅決請求攻打步闡。想讓諸將服氣,就姑且讓他們進攻,果然勞而無功,諸將這才老老實實的築圍。接着,準備親自趕赴西陵,諸將又認爲無此必要,因爲羊祜已經率領五萬大軍抵達江陵。萬一西陵拿下了,江陵卻失守了,豈不是得不償失?
不以爲然:“江陵城防堅固,無需擔心。即使江陵真的被羊祜拿下,他也沒法守住,損失很小。西陵則不同,一旦失守,附近的蠻夷羣起叛亂,後患無窮。
話雖如此,對付羊祜,其實早就有所準備。先前,在江陵以北的平地修了不少堰塞,將河道水位擡升淹沒平地,讓晉軍騎兵無從施展。
現在,這些堰塞卻成了羊祜用船運糧的便利條件。老謀深算的羊祜想借用堰塞,於是揚言,要將堰塞破毀方便步軍通過。聽說後,立即命令手下將堰塞自行破毀。如此一來,羊祜傻眼了,只得改用車運糧,大費周章,在路上浪費了許多時日。就在這時間差裏,已經完成了收復西陵的行動。
十一月,楊肇抵達西陵,東吳的一位都督俞贊見勢不妙,投降了楊肇。本來,將領臨陣叛逃對東吳是不利的,但在眼裏,恰恰是用奇的契機。
說道:“俞贊是我方高級將領,知道我軍的虛實,他一定會將薄弱環節告訴楊肇。咱們只需在薄弱處佈置精兵,必能讓他有來無回。”
果不其然,楊肇聽從俞讚的建議,進攻所謂的薄弱環節。而早已設下埋伏,晉軍到來時,矢石雨下,將楊肇迎頭痛擊,晉軍傷亡慘重。楊肇吃了個大虧,心虛不已,連夜退兵,則讓人先在後面大張旗鼓,讓楊肇軍心大亂、潰不成軍,再派出輕兵從後追擊,楊肇徹底兵敗如山倒。
聽說楊肇已經大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抵達江陵的羊祜自知戰機已失,無奈只得退兵。沒了晉軍接應的步闡徹底成了甕中之鱉,很快就被收拾了。
而羊祜被教訓了一番之後,非但沒有和以死搏命,反而成爲了惺惺相惜的朋友,羊祜則對吳國的百姓與軍人宣揚信義,每次和吳人交戰,羊祜都預先告訴對方交戰的時間,從不搞突然襲擊。
羊祜的軍隊行軍路過吳國時,收割田裏稻穀以充軍糧,但每次都要根據收割的數量算好價格,還以錦帛。打獵的時候,羊祜告誡部下,不許超越邊界線。如發現鳥獸等獵物是吳國人先打傷的,跑到這邊來被拿獲的,就還給人家。所以,當時連吳國的人們也都十分尊敬羊祜,稱他爲“羊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