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難全_230
太史慈還要說什麼,趙子兒卻抱住了太史慈,說道:“將軍儘管安心,我和孩子在家等着將軍平安歸來。”
太史慈也是十分動容,更加抱緊了趙子兒。
不多時,太史慈一身金甲的出門,手持雙戟,威風凜凜,曹優心中也是十分激動,上次二人攜手共戰,已經是多年前的事情了,現在的自己已經身爲尚書,而太史慈也是貴爲三公將軍,二人雖然不過是不到四十的年紀,卻都有一些英雄暮年的悲壯。
也許是此次的出戰凶多吉少,二人不能調動軍隊,只能和這一百多已經退伍的老兵共戰,也許前方是刀山火海,明知是死路一條,但是是信念讓其必須一戰,是曾經的情誼讓其慷慨赴死!
太史慈上馬,對着曹優和身後的老兵們說道:“兄弟們,我們走,接祖將軍回家!”說完一隊人馬就浩浩蕩蕩的向城門處走去。
此時的城門早就關閉,除非有特許的令牌,否則任何人不得出城,太史慈本欲強闖,卻不料門衛認得太史慈,也是當年滎陽的兵士。
只不過這個門衛當年還是一個孩子,在吳範滎陽起事之時纔剛剛入伍,現在已經當上了守衛的統領。太史慈自然是不認得的,但是有的老兵卻是認識,其中一人邊說道:“王小!你還敢擋着衛將軍嗎?衛將軍出城是有要事,還不速速開門,信不信老子踹你!”
那個守衛看到了說話的正是當年和自己一個軍營的老兵,也是嚴肅的說道:“李叔,你不用瞞我,我知道你們出城是去孟縣,放你們出城我便是失職,有愧大王!”
“你小子現在能耐了!”那個老兵說完便要上去踹這個門衛。
門衛卻是十分鎮定的說:“衛將軍,曹尚書,衆位叔叔大爺,我王小雖然沒進滎陽兵營幾天,但是也長了滎陽兵的根,我也知道你們是去拿回祖將軍的屍首,今天這城門我爲你們打開,但原諒我不能與你們同去。”
“費什麼話,趕緊開門。”那個老兵不耐煩的說道。
太史慈卻是抱拳說道:“多謝兄弟,等我等回來時候,某必定親自向滿寵尚書求情。”
那門衛卻道:“多謝衛將軍好意,不必了,自古忠義難兩全,諸位快速速離開吧!”說完便讓人打開了城門。
衆人也不多說便穿過了城門,就在最後一隊人馬離開的時候,門衛手下的士兵問道:“大人,放衛將軍走了,事後我們怎麼辦?”
那門衛說道:“只是我讓的和你們無關,你們大可不必擔心,我馬上就給你們一個交代。”
那個門衛卻拔出了自己的佩刀,向着太史慈大喊:“衛將軍!一定要帶祖將軍回來啊!”說完竟然寒光一閃,鮮紅的血液從頸部噴出,那門衛也倒在了地上,身體剛開始還在顫動,最後卻是一動不動了。
太史慈和曹優等人還沒有走遠,自然也是看到這一幕,也是十分動容,那個剛纔還在罵門衛的老兵也是熱淚盈眶的說道:“原來這小子還沒有忘記。”
當年王小入伍便是祖茂招進來的,當時王小的家人都被抓去當勞力,王小連飯都喫不上,是祖茂路過他們村子看到了奄奄一息的王小,將其帶回來軍中,後來祖茂拱衛琅琊,王小便一直負責城門的安全,王小也是在琅琊城中安置了家業,這一切王小都是心中明瞭,但是職責所在,既然辜負了朝廷和大王的託付,便唯有以死謝罪。
王宮之中,吳範在書房之中看着最新繪畫出來的地圖,分析着現在的戰況。
身邊除了曹騰,還有剛剛進宮彙報的許貢,吳範率先開口說道:“子義他們走了?”
許貢便把剛纔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原來這太史慈和曹優的一舉一動都在許貢的監視之中,包括幾點幾時出門,來到的太史慈家,包括各個老兵什麼時候聯繫的,許貢的冊子上都有手下的詳細記錄。
吳範又問向曹騰:“給漢生他們的書信應該差不多道了吧。”
曹騰說道:“從大王離開衛將軍府上到現在,也應該差不多了。”
吳範則是又坐回到椅子上,閉上雙眼,低聲的自言自語道:“一定要平安回來啊。”
原來這一切都是吳範默許的,吳範知道太史慈的性格,只是沒想到這次曹優竟然如此血氣方剛,也許是得到的越多,吳範就是越怕失去,當時滎陽出來的五個將領,王源祖茂戰死,沮授重病在牀,要是太史慈和曹優再有什麼,自己當真是無法在承受了。
吳範早就給黃忠和文鴦寫信,一旦有什麼突發意外,一定要保證太史慈的安全,只是吳範沒想到又多了一個曹優。
太史慈一行人連夜趕路,這一百多騎兵雖然聽起來不算多,但要是大白天趕路必然也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四日後,太史慈等人來到了距離孟縣不遠的一個村子,現在村子裏基本已經沒人了,村民都知道顏良的殘暴,早就逃到東海東部了,太史慈也是打探到,黃忠和文鴦的軍隊也是昨日抵達了孟縣,正在離孟縣二十里處駐紮。
一旦黃忠攻城,則祖茂的頭顱必然會不存,太史慈等人便要率先一步搶下祖茂的頭顱。
當晚太史慈和曹優商議,子夜便動手,曹優率領一部分士兵佯攻東門,太史慈則是率領小部分士兵在北門處搶出祖茂的頭顱。
行動之前,太史慈對着衆人說道:“兄弟們,這次孟縣城內足足有一萬多人,百倍與我們,此次可謂是凶多吉少,家中有父母是獨子的都留下,其餘人和我走。”說完太史慈便催馬出去,身後的曹優跟上,然後便是這一百多人,只留下了空蕩蕩的村子,空無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