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_250
吳範對於的人品也是十分欽佩,吳範最早在《三國演義》之中看到追擊劉備,然後被劉備的幾句話就被說的面紅耳赤,放棄了劉備,先不說這件事的真實性,但就是這羞恥心,當時還是讓吳範十分不解的,但是畢竟《三國演義》是劉備有主角光環的,吳範倒也沒有注意。
但是現在想想來看,足見的人品,反觀蔡瑁張允,和就是天壤之別。劉表死後,劉表幼子劉琮即位,他聽從蔡瑁張允等人的勸告,決定歸降曹操。劉琮攜衆人一同去拜見曹操,而唯獨遲遲不肯來。曹操安排人前去把叫來,問道:“來何遲邪?
說,我身爲守將不能保全荊州,只有等着受罰的份。《三國志》記載:“聘不能全州,當待罪而已”。哭着說,當初我沒能好好輔佐劉荊州效忠國家,現在荊州雖然失去了,但是我還總是希望能夠守住漢川,保全這裏的土地。這樣,活着不辜負幼主劉琮,死了在九泉之下也無愧於心。無奈我所想的不能實現,直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我心裏又悲傷,又慚愧,沒臉早來見你啊。“先日不能輔弼劉荊州以奉國家,荊州雖沒,常原據守漢川,保全土境,生不負於孤弱,死無愧於地下,而計不得已,以至於此。實懷悲慚,無顏早見耳。這一段話說完,可謂是感人肺腑,完全讓人感受到他對劉表和劉琮的忠心耿耿。這便是著名的泣誠。
吳範之後每每對於這一段也是十分動容,在吳範看來身爲武將,南征北戰東擋西殺,自然崇尚有淚不輕彈。但是垂首而立,爲不能爲舊主盡忠而放聲哭泣的樣子,卻贏得了曹操的尊重和信任。
其實歷史上的,雖然默默無聞,但是在江夏卻是成爲了曹魏的一道屏障,赤壁之戰後,曹操安定荊北局勢,唯一脆弱的一環就是江夏郡,曹操派據守江夏,封關內侯,讓他做江夏太守,委以邊防重任。對於曹操的信任十分感恩,更加效忠於曹操。憑藉着一己之力,阻擋着關羽和孫權的大軍,力保曹魏南方無憂,給曹魏積攢實力,爲日後的收復江東做了準備。
自身也是一個矛盾體,既不想辜負曹操的厚愛,又難以面對自己沒能守住劉表的基業,所以只能選擇守住故土,便放棄了朝廷的榮華富貴,一輩子便守護着江夏。鎮守江夏一守就是幾十年,江夏都沒出過亂子。誰也沒有在跨過江夏一步。
聯同武將樂進與關羽部隊在尋口一帶開戰,多次擊退關羽有功,被曹操封爲討逆將軍,加爵延壽亭侯。後來與關羽又在漢津一帶發生衝突,十分英勇,帶領部下搶奪和搗毀了關羽軍中大量的軍用物資,接着又殺到了荊城用火連連攻下了關羽的幾艘大戰艦。
曹丕正式登基爲帝,孫權發兵五萬親征江夏,但是正值夏季雷雨頻繁之際,江夏城牆多處已經被暴雨毀壞,城牆來不及修補。得知孫權大軍馬上就要殺到的時候十分惆悵,心生一計,只有和孫權故弄玄虛,讓他無法得知江夏城實力的虛實才有可能戰勝對方。隨即他下令叫城中百姓全部藏匿起來,自己也在府中寸步不出。
結果孫權果然就很懷疑,他跟手下說,這個人,北方的人都說他很忠誠,所以才委派這個郡給他把守。但是今天我都來這了,他卻沒有動靜,這如果不是密有所圖的話,肯定就是外面有援兵來搭救。然後孫權想了想,不敢進攻,走掉了。孫權的兵馬在江夏城駐守進攻了將近二十多天後,孫權下令撤兵。隨即親自率兵追擊,結果孫權兵馬大亂,大敗而逃。
吳範心中想到:“既然上一輩你遇到明主晚,才導致了你只能默默的堅守自己,那麼這一世,本王便讓你在本王的手下大放異彩!”
吳範堅定了要重用的決心,文鴦和的人品還是都是不錯的,這正是吳範想要扶持的,雖然文鴦有過反叛的歷史,但是這件事和他沒有太大的關係,現在朝中大臣的勢力紛繁複雜,吳範有的時候還是有些害怕造成朝臣大權在握,削弱自己的地位和權力。
吳範雖然不知道自己這培養自己的勢力,會不會同樣造成同樣的局面,但是這是目前吳範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
“繼續召喚吧,還是一個黃金特權,不指定人物屬性和地點。”既然有個好兆頭,那便接着召喚吧,現在的人才時召喚一個少一個了。
“造物主請稍等,現在開始執行召喚,消耗一個黃金特權屬性,恭喜造物主獲得四星武將霍峻,霍峻五維屬性爲:武力79,統帥86,智力71,政治69,魅力69,當前植入身份爲陸抗的家丁,一直跟隨陸抗,現正在江東陸氏家族中。”陀螺說出了第二個特權的人才。
霍峻,同樣也是一個被人們忽視的人物,同樣也是因爲演義中對其的刻畫,導致人們認識不深,演義中他守葭萌關,是受孟達舉薦,結果得知馬超來攻的消息之後,他直接選擇了向上級彙報,根本未與馬超交戰,也沒有什麼其他戰績。
也就是說,小說中他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物。然而真實歷史上,同樣是葭萌關守將,他雖未對上馬超,卻曾僅率數百人,抵禦劉璋萬餘大軍,一年之久,並以少勝多,斬殺了劉璋軍的一員主將。要知道這個比例是有多麼懸殊,而且當時正是劉備在西川最艱難的時期,換句話來說,要是沒有霍峻的這幾百人馬,劉備絕對不會這麼順利的拿下西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