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達
原來是想策反劉封,與其一同前去投奔吳範大軍。
劉封斷然拒絕,並且厲聲呵斥。
見到劉封的態度,也是值得先裝作玩笑的樣子,並且答應一同回到雲南面見劉備說清楚。
劉封才就此作罷,而卻是沒有按自己答應劉封的那麼做,反倒是趁機聯絡舊部,然後又給文鴦送去信息,表示自己願意歸降,文鴦和張飛看到之後,二人持有不同的態度,文鴦認爲這是小人,以後難免反覆。
而張飛卻是準確的抓住了這個機會,認爲這次是個天大的機會,一舉攻破趙雲就在此時。
張飛將自己的計劃向文鴦說出,文聽完之後也是對張飛刮目相看。
張飛計劃讓光明正大的叛逃,而張飛則是在中途埋伏,一旦有敵軍前來追擊,張飛順勢在半路將其伏擊,要是敵軍不來追擊,自己還多收了的軍隊。
至於的人品,那不是自己該操心的是,上面還有鄧艾,還有皇上,跟自己也是沒有關係。
的確是個小人,在前一世在關羽被圍時,廖化捨命出來要救兵。身在上庸的卻按兵不動,還挑撥劉封休要出兵。然後溜到魏國做了一個很不錯的官,依然掌管上庸,上庸雖是山城,卻是荊州通往漢中的唯一道路,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然後,後來羅老師虛構的安居平五路一事裏,礙於和李嚴的交情,硬是拖延了十萬大軍的作戰計劃。
後來起心反叛。任何一個人到了老年都會有點徹悟。說真的無法理解中爲何要造反。三國鼎立,誰的實力強大盡人皆知。諸葛亮無敵的神話在高人眼中是不確定的,而也斷非無謀之輩。但是這一世卻是動了謀反之心,不是因爲別人,正是因爲劉備。
假使當時沒有發現馬蹄的痕跡,也是和劉封率軍前去,那麼也只是徒增讓其損失更多的人馬。
上一世,是被破降魏,等到劉備去世之後,仍然想的是回到蜀國。所以這一點而言,是很有骨氣的。至少是迷途知反,還帶點悲壯色彩。
而劉封則是比更加悲慘,首先,繼承權問題,至少在阿斗出生以前劉備是有這個打算叫劉封接班的,然而阿斗出生以後劉封的地位隨即變的很尷尬,但是最初劉備都不能自保,根本不會有什麼基業和事業要傳,那段時間劉封也對劉備不離不棄,起碼忠誠指數很高,而到了取西川,稱王之後這個繼承權問題才變得尖銳起來,而這離着劉封死也沒有多久了。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就好比一個人窮人沒有衣服穿,突然有一天有人借了他一件新衣服,此時窮人一定很高興,而且借的人告訴他這件衣服你可以穿一輩子,但是就是這件衣服歸屬權卻不屬於你,但是你卻可以一直使用。
但是過後的日子裏又有人送了他一件舊衣服,而且告訴他這衣服就是他的了不用還了,但是你只能選擇一件,你說正常人會怎麼選擇。
再好比就是現在國家推行的廉租房一樣,你住不起房子,國家讓你一直能有房子住,但是這房子你卻沒有擁有權,可是房子質量卻是非常的好。
但是要是有人送你一套房子,房子質量不怎麼樣但是卻是你自己的,你可以買賣,現在呢只能選擇一套,這兩套房子你會怎麼選擇。
顯而易見,之前沒有孩子劉備就屬於窮人,之前穿着新衣服,住着質量好的廉租房,可是突然有一天,劉備有了屬於自己的舊衣服,和質量不怎麼樣的屬於自己的房子,於是就毅然決然的拋棄了廉租房和新衣服。
顯然劉封是屬於廉租房和新衣服,劉禪則是是那質量不咋地的新房子。
在這就是劉封名爲義子實爲武將,歷史上的劉封的才能是很高的,劉備對劉封的實力沒有高估也沒有低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不客氣的說句,劉封沒有魏延和法正混的好,但地位要和趙雲相比略高一些。
歷史上的劉封並不是劉備一心想要處死,而是諸葛亮勸劉備,最終被劉備賜其自盡。
而現在的劉封依然是對於劉備依然是極其的忠誠,即便是知道自己的父親有可能會處決自己。
這沒有劉封的忠誠,在得到文鴦和張飛的同意之後,親率自家兩萬人馬前去投奔,相約的時間卻是讓十分爲難,竟然實在正午。
一般這種事情,即便不是在半夜,也應該是在傍晚,這樣才能掩人耳目,不被察覺,可是這文鴦二人竟然約定的是這個時辰,這倒是讓有些難辦,可事已至此,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
也是決定凌晨起義,可是還沒在逃出多遠,趙雲就已經發現了,急忙點兵準備前去追擊。
此時劉封知道之後也是勃然大怒,這竟然真的敢做出反叛之事,這不是陷自己於不忠之地嗎,劉封現在越來越想親手殺了。
於是劉封親自向趙雲請命,請求追擊,趙雲此時則是犯難了,讓劉封前去,這劉封和之間關係過祕,而且這劉備的命令剛剛下達,讓劉封和二人回雲南詢問。
可是偏偏除了這個情況,但是要是不讓劉封前去,自己現在也是和張飛交戰在即,一旦有所差錯,自己則是三軍主帥,劉備可是再也輸不起了。
劉封也是看出了趙雲的顧慮,便是突然抽出旁邊軍士的佩刀,右手拿刀,對着自己的左手,一刀砍掉了自己左手的小拇指,然後鮮血順着刀留了出來,而斷指之處的血也是在桌案上留下一灘。
“少將軍,這是爲何啊”趙雲在一旁看的也是大喫一驚,急忙準備上前幫其包紮。
劉封卻是揮手阻止說道“子龍將軍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