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在即
孫恆性子硬,雖然也是知道是自己的錯誤,但是也是不肯求饒,孫堅看到之後則更是來氣,便喊人要斬孫恆。
衆將急忙求情,孫策也是說道“父帥息怒,現在正是兩軍交戰之際,陣斬大將,也是不吉利,不如留着恆兒一條命,將來在戰場上多殺敵軍,哪怕戰死在沙場也好啊。”
孫堅見到衆人求情,也是趁着臺階就下來了,本來孫堅也沒打算要真的殺了孫恆,但是孫恆無事軍紀,孫堅也是不能就這麼姑他,樣子還是要給別人做的,於是讓人帶下去打了二十軍棍作罷。
而吳範這面則是整頓軍隊,收拾昨晚的參軍,吳範也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派人將滄海君和曹騰的屍首拉回了琅琊,好生安葬。
然後便讓杜預駕駛船隻渡河,這次吳範則是留了個心眼,畢竟吳範玩了一輩子的偷襲,這次卻被被人玩了偷襲,吳範也是變得小心翼翼,在張良的建議下,吳範先是派小股部隊進行在周圍搜索是否有伏兵,在周圍的山林之中還真的發現了有聯軍的伏兵。
負責搜索的淳于瓊和鞠義,也是毫不客氣,也不硬拼,只管放箭,在不就是放火燒山,孫堅軍見到之後也是不敢硬碰,四散潰逃。
淳于瓊和鞠義也不追趕,按照張良的囑咐,沿途確定一處沒有伏兵,便設立一處崗哨,然後後續部隊前來安營紮寨,這一路倒也是步步爲營穩紮穩打,抵達了據洛陽城五十里的地方作爲大軍的營寨。
而聯軍當中也是在洛陽城內完成了編制,正式確立了又孫堅爲統領的主力軍隊,呂布軍爲先鋒,準備應對吳範大軍的進攻。
而吳範這面則是太史慈爲主帥,黃忠副將,李進爲先鋒,張遼統領中軍,曹仁負責輜重,而樂進和高順則是爲應急部隊。
說白了樂進就是攻城,而高順則是進行激動和偷襲。
大戰一處即發,兩軍都是做好了決戰的準備。
對於上一次的偷襲,雖然孫堅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但是孫恆還是差點擊殺了吳範,對於這聯軍的士氣還是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吳範也不在是顯的那麼不可戰勝的。
而吳範這面則是折了滄海君,吳範也是覺得不合適,畢竟周泰這種角色,在吳範眼裏雖然算不上是看不起,但是也絕對不會是和滄海君等同的。
吳範和聯軍都急切的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己方的士氣,兩方都是約定好了第二日城下列陣。
吳範這面則是有一個算的上是好的消息,那就是項羽領兵來援,雖然只有一萬餘人,但是這也是項羽現在的所有人馬,而且這同樣意味着項羽願意歸降吳範。
雙方倒是平安無事的過了一晚,吳範軍肯定對於夜襲有防備,吳範也是絕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而孫堅也是怕吳範報復,對於自己軍的防守自然也是小心意義。
相安無事的過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吳範便派出大軍前去叫陣,當先的便是甘寧甘興霸,自從從南方戰場回來之後甘寧看着身邊同期的將領接二連三的提拔,唯獨自己的功績不夠,也是心急如焚,這次西征更是主動請命,要求擔任先鋒,可是吳範越是對於這種自告奮勇的就越是害怕馬失前蹄,所以還是沒有讓其擔任先鋒一職,甚至連自己的大舅哥虞子期也是沒有擔任先鋒,要知道虞子期可是幾乎是自己一直的先鋒不二人選,可是這次的戰爭非比尋常,吳範要面臨的幾乎是這個時代和三國時代最強的對手。
有三國第一武將呂布,明震江東的小霸王孫策,古之惡來典韋,還有那劉邦第一猛士樊噲,甚至包括特殊人物孫恆等等,這幾個人單拿出來,那一個都不是虞子期等人能夠招量的,吳範只好派出了手下的第一武力巔峯,李進。
之前吳範也想過將張飛調來,後來,吳範也是覺得成都裏這裏太遠,而且即便是張飛調來之後效果不一定有李進好,還不如讓張飛和文鴦在成都大顯神威。
事實也是證明,這李進果然沒有讓吳範失望,當然其中也是有着不少其他大王因素。
李進雖然適應當第一個叫陣,可是卻被身邊的魏延搶先一步,魏延跟隨杜預之後,一直就是統領着水軍,可是現在明顯的是水軍幾乎已經退出了這場戰爭,而魏延也無法向杜預那般淡泊名利,便請求吳範,不想就此在後方,也想上陣殺敵。
吳範知道魏延的品行,加上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便也是同意了魏延的請求。
魏延一馬當先手提七尺大刀,胯下黑色戰馬,直奔洛陽的敵軍而去,勒住戰馬,大聲呵斥,指名要呂布出陣。
呂布也是暴跳如雷,畢竟這魏延現在也是有點名氣,但絕對不是擁有和自己叫囂的資本。
可是畢竟這麼一個角色要是自己出面的話又有點跌份,於是看向自己身邊的武將,一個個也失眠面面相覷,最後還是魏續一馬當先衝了出去,畢竟自己也算跟隨呂布多年,也知道呂布的意思,加上這敵方陣營的將領自己也是沒聽說過,或許不是一個太厲害的選手,自己上去比劃比劃也就這麼地了。
現在吳範軍中最有名氣的肯定是太史慈,然後便是武大將軍,只不過這次啓用李進到是讓很多人不熟悉,不過這魏延的名字更是很少人知道。
即便是熟悉的話,恐怕也只有劉邦的手下會認識。
魏續拍馬而出之後,面對魏延一副瞧不起的樣子看着魏延,這魏續的身高要比魏延高出去許多,加上胯下的馬也比魏延的戰馬高大,頗有一點居高而下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