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上庸久無兵亂

作者:禿然好像你
或許是擔心孟達獨木難支,正收拾漢中殘局的劉備在下令孟達進攻房陵後不久,便派遣劉封領兵從漢中順沔水南下去進攻西城的申儀。

  按照原計劃,二人將在上庸合兵一處,共同逼降申耽。

  此時,孟達沒有殺死蒯祺,所以劉備並沒有用劉封壓制孟達的想法。

  所以劉封還是副軍中郎將,沒有升爲副軍將軍。

  劉封作戰勇武,申儀本想派遣軍隊埋伏一手,結果被反打一頓。

  待漢軍兵臨城下,申儀投降。

  劉封徵集西城的兵馬錢糧,隨後領兵東進準備與孟達合併一處。

  他此時還沒有收到上庸城已經被拿下的消息。

  劉禪和孟達合兵一處,起到了同樣的迫降效果。

  識時務者爲俊傑,申耽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見好就收,舉全郡投降,最大限度的保存了自己的實力。

  以至於孟達入城之後,對其也是客客氣氣的。

  “在這亂世之中,上庸在申府君治理下,倒是難得一見的繁榮之地,可見申府君實乃良兩千石。”

  孟達看着城內人口繁盛,庫房充實,由衷的發出讚歎。

  實際上,這裏能夠保持繁榮還是得益於它獨特的地理環境。

  東西狹長易守難攻,當年劉表勢力最具進取性的時候也僅僅是割下一塊房陵。

  劉焉時期對此地羈縻,繼任者劉璋闇弱,此地便事實上獨立。

  佔據漢中的張魯搞宗教是個好手,但是軍事能力方面,實在乏善可陳。

  在他掌控漢中郡時,對東三郡的掌控,幾乎爲零。

  所以申家其實就是本地的土皇帝,西城、上庸一直就是本地土豪自保的根據地。

  即便是後來歸順曹操,整個漢中之戰,申家也只是象徵性地給予除了實際支援以外的所有支援。

  天下擾攘,此地一直處於各個諸侯勢力的交接點,誰都沒有足夠的實力全據此地。

  東三郡尤其是西城、上庸罕見地經歷了幾十年的和平發展。

  而今不一樣了,蜀軍勢力已經包圍此地,自然不會容許出現國中之國的情況。

  府庫充實,申耽難道不怕露富而被惦記上嗎?

  當然怕,但沒用。

  因爲申家的富路人皆知,完全藏不住。

  就比如上庸連帶郡治一共六城,其中被申家子弟完全掌控的便有五城。

  另一城由姻親盟友張家掌控,所以申家在那裏也有非常大的話語權。

  而西邊的西城郡也掌握在申耽弟弟申儀手中。

  既然藏不住,索性便展現出自己的強大,令他人不敢輕視,然後坐在談判桌上好好交流。

  對於孟達的稱讚,申耽只是笑着謙虛道:“非我之能,只是上庸久無兵亂而已。”

  幾十年來,帶兵打到這的,也就只有你們蜀軍了。

  孟達聽出話中些許挖苦,語氣淡然:“左將軍玄德公天下英雄,自非張魯之輩所能比擬。”

  申耽點頭,這話他確實認可,這些年劉備勢力崛起之迅速讓人瞠目結舌。

  他們互相交談時,一名換上漢軍服飾的城門守衛跑來稟報道:“報,劉禪公子已率軍抵達城外五里。”

  申耽看了一眼孟達,面帶些許歉意道:“竟然還勞煩左將軍公子親自跑一趟,這是我的罪過啊。”

  後者笑道:“哈哈,申府君明大義歸心朝廷,公子寬仁自不會計較。我們一同出城迎接吧。”

  劉禪行軍速度很慢,本應與孟達軍保持一天的距離,但劉禪硬生生地拖成兩天。

  不是因爲懈怠,而是他不斷派遣兵士沿途四散,前往各鄉鎮探查地理環境、風土人情。

  重新繪製了更爲詳細精密的輿圖。

  同時也算是親身瞭解了本地的物產情況,以及百姓經濟生活狀況,基本心中有數。

  在進行此事的時候,劉禪意外地抓到兩名不似本地良民的傢伙。

  說來也是他們不走運,劉禪派遣的一隊士兵正在村裏訪問,因爲害怕村民擔心便穿的便服。

  這兩人裝作商人入村買東西的時候沒看出來他們,私下與村民說悄悄話,趁機散播申家兄弟忠心曹魏、意圖作亂的流言。

  不一會就來到他們身旁,鬼使神差的便拉着穿便服的漢軍士兵說起這悄悄話。

  然後就被逮了,漢軍將他倆扭送到劉禪跟前。

  劉禪聽完,忍不住搖頭撫額:“真是意外啊,江東的手伸的竟然這麼長,都到漢中來了。”

  隨後他又想到自己先前的佈置,算算時間應該施行了纔對。

  “難不成我的計策沒有效果,孫權他真的能對別人信任無間、推心置腹?”

  隨後劉禪將二人分開審理,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並告訴他們二人中誰先投誠和盤托出他們的任務與同夥,誰便能活,而另一人則會被處死。

  這是審訊中常用的方法。

  二人一開始都十分嘴硬,什麼都不肯說,似乎對自己的同伴非常信任。

  劉禪不願浪費時間,便耍了個小計策。

  他們正接受審訊的時候,忽然有漢兵闖進去,對負責審訊的人說:“行了,此人沒用了,另一人已經交代,他們是受江東陸議陸伯言指派來的細作。”

  突如其來的背叛瞬間擊破細作的心理防線。

  心底痛恨同伴的同時,立刻大呼饒命,並表示自己也可以談,他也可以愛大漢。

  結果,兩名細作都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隨後二人在俘虜營中看見彼此之後,哼哧一聲誰也不理誰的分道揚鑣。

  下屬建議劉禪按照他們所招供的線索去抓捕更多的細作,劉禪拒絕了他。

  “面對這股謠言,有人會比我們更急。”

  看着二人的口供,劉禪微微點頭:“這個陸遜,煽動人心的本事也不小嘛。”

  這些能史書留名的,果然沒一個好對付的。

  不過,劉禪並不認爲自己的謀劃會全然無用。

  陸遜即便如歷史上那樣繼任呂蒙都督陸口,但孫權也應對其心有顧忌纔對。

  孫權確實動搖了,無論他外在表現的如何,除了他自己,孫權無法完全信任任何一個人。

  年輕的時候精力充沛還能用手段周旋,晚年的時候心力不支本性暴露,東吳政壇上殺得血雨腥風。

  他甚至絲毫不能信任自己的任何一個兒子,多年的親信臣子說殺就殺。

  也不知如此猜疑的性子遺傳的誰……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