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中央集權(下)

作者:禿然好像你
劉禪之所以這樣做,其目的非常明確。

  他希望藉助於這些深受自己信任和倚重的臣屬的職務變遷,來起到一種引領和示範作用。

  往後但凡涉及到人員選拔與晉升之事,都會優先考慮那些有過擔任縣級首腦職務經驗的人選。

  因爲只有真正深入基層,親身體驗過縣級事務的繁瑣與複雜。

  才能更好地瞭解民間疾苦、掌握實際情況,從而提升自身的行政管理能力。

  相反,如果某位官員未曾有過擔任縣級長官的履歷。

  那麼當他想要進一步升遷至州郡等更爲高級別的地方長官時,所面臨的困難將會大大增加。

  如此一來,便能夠有效地促使中高級官員們主動關注基層狀況,積極投身於基層工作,不斷積累實踐經驗,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事實上,由於國家幅員遼闊、官員數量龐大。

  以至於在選拔官員之時,朝廷想要對每一位候選人都能做到全面知曉是不可能的任務。

  畢竟人數有限的吏部官吏們根本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深入探究所有官員的道德品行究竟如何。

  無論處於哪一個時代,這無疑都是一個令人極爲頭疼且難以妥善解決的難題。

  正因如此,朝廷在針對那些至關重要的崗位任用以及衆多普通官員的升遷過程當中,廣泛地採用了薦舉保任之法。

  受到察舉制下清議點評舉薦這種長期以來所形成的歷史慣性影響。

  通過他人推薦從而得以入朝爲官的情況仍然屢見不鮮。

  走人脈入仕,自古有之,不可斷絕,即便是到了如今,劉禪也依然無法將此等現象剷除。

  況且,科舉制度固然有其獨到之處,但它絕非無所不能。

  任何朝代晉升的渠道總會多種多樣,只是存在大衆小衆,法內法外之分罷了。

  既然這些人如此熱衷於舉薦他人,劉禪就順着他們的心意。

  但是,自己的規矩他們也要遵守。

  於是劉禪提出建立舉薦擔保人制度,並這項新的制度被鄭重地寫入了法律之中。

  根據薦舉制度的明文規定,無論是處於中下級別的地方官員,還是在其階官以及職務升遷的過程當中。

  都必須要有具備一定級別和相應數量的中高級官員承諾共同承擔罪責予以保舉。

  倘若沒有得到任何人的推薦,那麼這名官員就休想獲得升遷的機會。

  毫無疑問,這樣的規定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能夠有效地遏制由於各種各樣的人情關係所導致的胡亂舉薦官員的不良現象。

  即便是知縣和縣令的職位升遷,也不能成爲特例。

  當選拔人員擔任縣令一職的時候,需要至少兩名官員一同承擔罪責來進行保薦。

  而當選拔人員想要更改官職去擔任知縣之時,則必須要集齊五位現任的上級官員一起承擔罪責來提供保薦纔行。

  如此一來,只要那些受到舉薦的官員膽敢觸犯法律法規,那麼所遭受打擊的範圍絕對不會僅僅侷限於他們個人或者是他們所屬的家族。

  這種嚴格的連帶責任機制無疑會對官員們形成一種強大的約束力量。

  促使他們在舉薦人才的時候務必謹慎行事,確保所選之人真正具備相應的才能與品德。

  同時,爲了削弱各官署之內拉幫結派、以及鄉土勢力侵害朝廷的基層政權。

  劉禪還按照後世經驗制定了詳細的親屬迴避法。

  規定所有官員不能和有法定親屬關係的內外親戚及家人同時在一個部門、一個地方,或者有職務關係的部門之間任職。

  爲了減少地方官在自己家鄉任職時受親情故舊的干擾,完善了地方官員任用中的鄉官迴避制度。

  規定官員不得在家鄉所在的本縣乃至本郡任官,這方面便是將東漢的三互法更一步推行到了縣級政府。

  而劉禪並沒有滿足於這種簡單的操作,他不怕麻煩的制定了更加細緻的三互法。

  規定不允許官員在鄰縣、長期定居地、田產所在地及親屬常住地擔任官職。

  這項規定有助於預防縣級官及其親屬濫用職權、以權謀私。

  此外,縣級官員還要實行嚴格的任期制度。

  縣級長官一般三年一任,任滿以後原則上不允許連任,絕對不允許連任超過三屆,要回到京城等待新的任命。

  即便是朝廷根據現實需要而不對他進行調動,讓他依舊回去連任的情況,在任期結束後他也要回到京城等待新的任命文書才能回去繼續上任。

  劉禪很重視任期制,某個官府首腦如果能一直連任乃至於終身連任,終究是有隱患的事。

  而任期制則有助於防止地方官在一個崗位上勢力坐大,也有利於減少縣官長期任職一地而滋生腐敗問題。

  劉禪對地方的集權還不止於此,他一直以來堅持嚴苛的選任考覈制度。

  季漢區別於兩漢的地方治理一大特點便是高度重視對郡縣各級各類官員的考覈監督。

  地方官員的考覈既有針對任職年限積日計月的嚴格覈算,也有對履職效果的等級評定。

  既有針對人品德行的“三最”、“四最”標準,也有針對績效評定的7條、30條等。

  不同時期考覈的側重點不同,一般情況下,對知縣、縣令考覈的主要內容是覈准:

  賦稅簿籍、均平差役、興修水利、平決獄訟、維持地方治安、興辦學校、把朝廷的詔令及時傳達給民衆,有水旱災害及時賑濟……等方面。

  縣級官員在任命時會受到皇帝詔令的一再叮囑,要勤政愛民。

  在制度上,朝廷爲官員頒發印紙、歷子,每年由所屬長官在上面書寫其任職功過,作爲下一任差遣授官時獎懲的依據。

  劉禪推進的紙張和印刷方面的技術進步,確保了這項制度實施的物質基礎。

  在這一過程中,州郡治中、功曹、監察御史等發揮着對所屬縣級官員的重要監督考覈作用。

  轄區內郡縣官吏的過失或罪行如果沒有被所屬長官提前發現,而是被中央監察官員揭露出來的話。

  本地長官負有失察之罪,必受懲處。

  在近乎嚴苛的選任制度下,季漢的知縣、縣令羣體的總體素質與行政能力相較於兩漢時期得到普遍提高。

  勢必會涌現出一大批忠君愛國、勤政愛民、敢於作爲的優秀縣官。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