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宗預鬧夫餘
而且,這些高句麗人對於大漢王朝的赫赫威名亦是早有所聞。
或許正是出於對大漢的敬畏之情,當他們看到這羣遠道而來、飢寒交迫的使者時,給予了極爲熱情周到的款待。
經過一番深入的交流之後,宗預逐漸瞭解到自己被優待的原因。
原來公孫氏與高句麗之間的仇怨已然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無論是哪一方,無論漢魏,只要向對方發起攻擊,高句麗都必然會毫不遲疑地幫幫場子。
三十多年前,高句麗王國正經歷着一場權力更迭。
當時的國王高男武突然離世,他的離去如同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千層浪。
在這動盪時刻,高男武之妻於王后挺身而出,毅然擁立其子高延優(又名伊夷模)登上王位。
然而,這一決定卻激怒了另一個野心勃勃之人高發歧。
他對王位覬覦已久,眼見伊夷模稱王,心中憤恨難平,於是悍然起兵圍攻高句麗王都。
但令人意外的是,儘管高發歧來勢洶洶,可在國內竟無一人響應支持他,於是落敗。
孤立無援之下,高發歧不得不做出一個冒險之舉,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度,並向其借兵三萬,妄圖憑藉外力反攻高句麗國內城,奪回屬於自己的王座。
可惜天不遂人願,即便有了三萬援軍,這場氣勢洶洶的反攻最終以失敗告終。
高發歧走投無路,只得拔劍自刎,結束了自己充滿野心與不甘的一生。
不過,伊夷模也是慘勝,夫餘趁機來攻,高句麗差點亡國。
經此一戰,國內城遭受重創,城牆倒塌、房屋焚燬,昔日繁華的國都如今已變得殘破不堪,難以繼續作爲國家的政治中心。
面對這滿目瘡痍的景象,伊夷模於公元198年暫時遷居小城。
並下令開始修建丸都城,希望能爲高句麗打造一座嶄新且堅固的國都。
整整歷經十一個寒暑春秋之後(公元209年)這座耗費無數人力物力建成的城池總算修好。
伊夷模率領臣民們再次遷入其中,向公孫氏復仇是高句麗王國上上下下的國仇家恨。
不過,底層百姓不清楚的,但是高句麗的王公貴族們卻是知道的。
大漢被曹魏滅亡了纔對啊,因爲地理阻隔,他們對季漢知之甚少。
宗預將劉備誇作高祖之風,將劉禪誇作光武再世,表明季漢已經如閃電般強勢歸來。
宗預義正言辭地說出那一番話語之後,在場的高句麗王公貴族們皆是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然而儘管季漢可能很強大,但現在這些高句麗的權貴們心裏十分清楚,這位來自大漢的使者此次前來乃是向他們借兵的。
彼時彼刻的漢朝廷並不能直接派遣大軍對公孫淵發動進攻。
因此,面對宗預的請求,這些高句麗的王公貴族們陷入了深深的猶豫之中。
當然,對於攻打公孫淵這件事本身,他們並沒有太多的顧慮。
畢竟像這樣的戰爭,即便沒有人主動邀請,只要有合適的時機出現,他們自己都會毫不猶豫地揮軍出征。
真正讓他們感到猶豫不決的,是一旦決定派出己方的兵馬前去征討公孫淵,那麼位於其後方的夫餘國極有可能趁此機會從背後發起突襲,給高句麗帶來巨大的威脅。
高句麗人雖然心中充滿着對敵人的憤恨,但尚未被這股仇恨完全矇蔽住理智的雙眼。
在同一時間內同時應對兩個方向的戰事絕非明智之舉。
而當了解到高句麗人的困擾之後,宗預提議,由他這個漢使出面,調停兩國紛爭。
甚至最好是能說服兩家合力攻打公孫淵。
雖然高句麗人對此表示不看好,但是這個漢使既然這麼積極,他們便也抱着試試的心態讓他嘗試一番。
給他籌備了一些物資,還配備了嚮導,讓他們看上去還像是使者那麼一回事。
隨後,宗預一路向更深入的東北的夫餘進發。
歷經無數艱難險阻,風餐露宿,終於,經過艱辛的跋涉抵達目的地。
然而,等待他的卻是與高句麗截然不同的待遇。
夫餘對於大漢王朝的威名可是相當深刻。
雙方之間已經有着長達一百多年的複雜關係,可以說是相愛相殺。
東漢建武二十五年,夫餘王就曾派遣使者前來向漢室納貢,表示對漢朝的尊崇和臣服。
光武帝劉秀也不吝嗇,給予了豐厚的賞賜作爲迴應。
自那以後,東漢朝廷每年都會派使者前往夫餘傳達使命,雙方一直保持着較爲密切的聯繫。
但是到了漢安帝永初五年,情況卻發生了突變。
那一年,夫餘王率軍侵犯邊境,率領着七八千名步騎衝向樂浪郡。
數年之後,夫餘王又選擇了再度歸附漢朝。
永寧元年,夫餘王派遣王子尉仇臺專程前往洛陽朝貢。
漢安帝不僅賜予了他象徵身份地位的印綬,還賞賜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和華麗的綢緞。
這次會面進一步鞏固了雙方之間的友好關係。
漢順帝永和元年,夫餘王更是親自帶領使團來到京師洛陽朝貢。
漢順帝爲了表示歡迎,特意安排了一場盛大的百戲表演來招待。
漢桓帝延熹四年,夫餘又一次派出使者入朝祝賀並進獻貢品。
就在人們以爲雙方的關係會一直這樣平穩發展下去時,永康元年,夫餘王夫臺竟然親率兩萬多人的大軍進犯玄菟郡。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軍,玄菟太守公孫域臨危不懼,指揮若定,最終成功擊敗了夫餘軍隊,並斬獲首級一千多級。
至漢靈帝熹平三年,再度朝貢……
他們也聽說過公孫淵改年號‘紹漢’了,顯然這兩個不是一個漢。
因爲與公孫氏關係友善,他們拒絕了宗預的合作。
然後宗預與一個旁系王子合作,密謀綁架夫餘王的王后和太子。
綁架失敗後放火燒了夫餘王的宮殿,國王受到驚嚇,斬殺了宗預的所有隨從,然後把他關押起來。
而國王年事已高,又受到驚嚇,半年後亡故。
他的幾個兒子爲了爭奪王位,互相混戰,打了好幾年。
最後,與宗預合謀的那位王子扶持的先王孫子繼位,自己擔任攝政。
放出來了頭髮鬍子沒打理,跟野人似的宗預。
宗預告訴攝政,如果他想要積累聲望,奪取王位,就要立下大功。
消滅燕國,便是足夠的大功。
於是,攝政決定與高句麗約定停戰,然後各自出兵攻打公孫淵。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