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戰況升級,涼州震驚,左昌欲發戰爭財!
“你難道忘記了這麼多年,漢庭的官員在咱們涼州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的日子了?你難道忘記了這麼多年來,你在刺史府受的委屈了?”
“你瞧瞧那個梁鵠?一個鴻都門學畢業,只會寫字的傢伙,憑什麼可以當上涼州刺史?騎在你們頭頂上拉屎撒尿?不就是因爲他來自河洛嗎?”
“如今,此人因爲怯戰而被罷黜,危難之際,朝廷依舊沒有給涼州人機會,反而再次派來一個叫做左昌的傢伙,皇帝老兒從內心深處,壓根沒把涼州籍官員當成漢人!”
“你可是去過河洛的,應該對此有深刻的體會吧?”
李文侯一腳踩在帥案上,腦袋湊近,雙目灼灼地凝視着他:“難道你認爲河洛的官員會比你強?難道你認爲皇帝陛下真的能一視同仁?”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此刻。
即便是韓約、邊允二人,也說不出半個字來。
因爲,這些年來他們受到的委屈,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梁鵠只是衆多刺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除了禍害老百姓撈錢外,壓根沒有半點能耐,所有的事情都是府中官員完成。
若不是王昊仗着後臺比較硬,敢於硬剛梁鵠,其餘人哪敢放半個屁,自己也是有血性的疏闊男兒,但偏偏在漢庭官員的壓迫下,被逼得直不起腰來。
有苦難言!
憋屈自知!
正如李文侯所言,歸根到底,非是官員之過,而是皇帝之過。
因爲,從內心深處而言,皇帝陛下始終沒有把涼州士族當作真正的士族,只是替自己鎮守邊疆而已,即便是北地皇甫氏,若非黃巾之亂,只怕也難以崛起。
而韓約、邊允呢?
兩人盡皆是金城郡人。
在涼州處於中部靠西的位置,涼州屬性更濃,根本沒有往上爬的機會,就更別提能高居廟堂,指點江山了。
李文侯深吸口氣,又緩緩呼出:“你以爲我們願意造反嗎?這可是掉腦袋的事,但若是不造反,涼州百姓更無出頭之日。”
“我們也是迫不得已,需要靠造反來爭取權益,這便是我們邀請二位當頭領的真實想法,希望你們可以好生考慮,不把漢庭打疼打怕,他豈能把咱們當回事?”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李文侯極其鄭重地言道。
“沒錯!”
北宮伯玉再次附和道:“你們二人一直負責涼州東部的軍務,若是能有你們的幫助,必可一鼓作氣,橫掃涼州,而後虎視關中,進而威脅河洛。”
“而在那個時候,朝廷纔會真正重視起來,肯定要派皇甫嵩來進攻,咱們與之周旋時間越久,對咱們而言,便越是有利。”
邊允吐口氣:“我說過了,王昊這一關,你們過不去!他已經派人佔據了阿陽、冀縣,若是拿不下這兩座縣城,咱們打不通進入關中的路。”
“這又何難!”
李文侯立刻言道:“只要二位肯加入我們,咱們立刻橫掃隴西、安定,然後集中兵力與王昊決戰,我還真不信了,他一萬兵馬而已,能與我十餘萬大軍抗衡?”
北宮伯玉傲然道:“文約,那王昊或許能擋得住黃巾的兵馬,但咱們涼州士卒各個精銳,絕非黃巾士卒可比。”
“他便是再厲害,也不可能擋得住我涼州士卒的鐵騎,如今已然十一月底了,我們的目標是在十二月底,橫掃整個涼州。”
“有二位相助,方纔可以實現。”
言至於此,北宮伯玉欠身拱手道:“請二位助我等一臂之力。”
滿帳文武盡皆拱手:“請二位助我等一臂之力!”
韓約、邊允互視一眼。
憋屈已久的心,在此刻終於可以宣泄。
韓約起身,親自攙扶起北宮伯玉:“諸位快快請起,我等亦是涼州人,自然希望涼州百姓能更好,今日便助爾等一臂之力,讓漢庭瞧瞧我涼州百姓的憤怒。”
“沒錯!”
邊允肯定地點點頭:“匹夫一怒,血濺三尺!我涼州雖是苦寒之地,但也絕非任人欺凌之輩,漢庭既不把我等當人,我等又何必視其爲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