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幹一架!誰贏,我幫誰!
“而且!”
言至於此,輾遲牧着重強調道:“我軍發展極其迅速,所過之處,各地軍民盡皆響應,截至目前,已經擁兵二十餘萬,只是擔心暴露實力,這才謊稱十萬軍隊而已。”
能臣氐纔不信這個邪:“歷來的造反,恨不得誇大自己的軍隊,以震懾羣雄,爾等居然會反其道而行之,掩蓋自己的真實實力?莫不是擔心幽州內部反抗意志不堅?”
“這......”
輾遲牧與能臣氐接觸較少。
只感覺對方外表粗獷,便以爲其少智愚昧,因此內心頗爲不屑。
但現在來看,對方是粗中有細,且內心早有計較,跟這樣的人耍心眼,早晚必受其害。
果不其然,不等輾遲牧繼續言語,能臣氐再次言道:“爾等聲勢雖然浩大,接連誅殺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廣陽、右北平郡守,可謂勢如破竹。”
“不過......”
話鋒一轉,能臣氐冷聲言道:“如今南下冀州,緣何只派了峭王蘇樸延一支,以及部分的張純叛軍?想必幽州內部,依舊存在不少反抗的勢力吧?”
輾遲牧頓感不妙,眼前這個糙漢子,居然身在代郡,便把幽州的局勢揣摩的像是親身經歷過一樣,簡直令人不可思議。
怪不得,人家可以當上代郡的烏桓首領。
要知道代郡可不比幽州其餘郡縣,這裏有太行山、燕山的阻隔,實際上代郡跟幷州更加親切些,他們在這裏生存,勢力相對比較薄弱,尤其與鮮卑相比,更是如此。
因此,代郡烏桓首領對於漢庭的依賴性,明顯要比幽州其餘郡縣烏桓對漢庭的依賴性更強,而因爲有山脈的阻隔,他們雖同出一脈,但對其餘郡縣烏桓的親密性,反倒不如漢庭。
歷史上,烏桓的滅亡也是分成兩個部分的。
第一次,曹操征討三郡烏桓,在柳城大獲全勝,幾乎將其全滅;
第二次,則是曹彰出征代郡烏桓,同樣大獲全勝後,代郡烏桓轉投鮮卑;
至於漢末時期的張純、張舉叛亂,代郡烏桓根本沒有參與。
歸根到底的原因,還是因爲山脈的阻隔,導致代郡烏桓與其餘三郡烏桓在地緣政治上的親密性不高。
這也是爲何,王昊敢於徵調代郡烏桓當自己打手,消滅其餘三郡烏桓,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同樣具有可操作性。
此刻的輾遲牧徹底懵了,良久不發一言,而是努力思考應對措施。
他清楚的明白,能臣氐既然給他見面的機會,就證明他們還是有機會合作一把的。
尤其,對方還是在見過漢家使臣以後,給的自己這次機會,便更是如此了。
“大王,天下苦漢室久矣。”
輾遲牧已經放棄了勸能臣氐歸順的想法,而是以烏桓大義出發,準備給對方展示烏桓的宏偉藍圖:“如果您能一起征討漢室,必將戰火席捲至幷州。”
“如此一來,鮮卑各路梟雄焉能不心動?他們必將聞風而動,從各路出發,分食漢庭這頭巨龍,那涼州的羌胡雖然落敗,但必不心服,我等將戰火席捲至此,必將令漢室北線,全線陷入震動。”
“如今的漢庭早已經被撼動了根基,連年的兵禍,令其難以爲繼,若是再遭遇這樣一場曠世大戰,必然分崩離析,一個小小的王昊,如何能夠力挽狂瀾?”
能臣氐饒有興致地點點頭,不得不承認,若當真能夠如此,那麼烏桓、鮮卑、羌人必將是翻身農奴把歌唱,不必再成爲漢庭的附庸,爲他們征戰四方。
但是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能臣氐心裏非常清楚,輾遲牧描述的事件,不確定性太多,想要實現太過艱難,他想不了那麼遠,更會爲眼前的事情而憂心,因此搖了搖頭,長出口氣道:
“爾等志向高遠,本王自愧弗如。”
能臣氐長出口氣,乾脆不再廢話,而是直言相告道:“本王還是直說了吧,爾等若想讓某加入,至少也要將王昊戰敗,否則本王是絕對不會跟着你們冒險行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