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徐州第一屆招賢考試

作者:於秋隕S
由於是初次舉行考試,並沒有什麼經驗可以借鑑,再加上報名的人足有千人之巨,普通的場所也容不下,張恆索性便把招賢考試的場所設在了州府大院中,不夠就往大街上延伸。

  用木製柵欄臨時圍起來,再從城北大營調來數千名兵馬守在外面,擋住百姓來回經過,同時維護秩序,一個臨時考場就算成了。

  考試共分三科,限期四個時辰,期間不準離開考場,逾期未交卷者,視爲不及格。

  至於考試的題目,除了經學這一科之外,政論和民論,張恆在與州府衆人商議之後,便出了一個相對務實且簡單的題目。

  政論的題目:國何以強?

  民論的題目則是:民何以富?

  至於作答方式,並沒有諸多限制,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畢竟是第一次,一切都要摸索着前進,放寬些限制也不妨事。

  冬月的最後一天,張恆一大早便來到了州府。

  身爲主考官,他不得不提前巡視考場。

  但身爲副考官的趙昱,卻是比他來得還早。

  “拜見長史!”

  見張恆來到,趙昱趕忙行禮。

  張恆一擺手,忽然見趙昱神情憔悴,雙眼通紅,似乎沒休息好的模樣,不禁有些疑惑。

  “元達昨夜未眠?”

  “讓長史見笑了。”趙昱有些慚愧道,“此等招賢考試,乃是開歷代之先河,下官受使君所託,不敢不慎,是以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趙昱的直覺告訴他,似這等盛事,可謂前所未見,若能成功舉辦,必然青史留名。

  一想到千百年後的史書上記載招賢之事時,自己能夠留一個名字,趙昱就忍不住渾身發抖。

  所以,他是激動到睡不着覺。

  張恆看出了他的心思,卻也不點破。畢竟人生在世,追求各不相同。

  “元達來得如此之早,想必早已巡視了考場。”

  趙昱重重一點頭道:“不錯,下官已整整巡視了三遍,桌案筆墨也都一一查看過了,並無任何異常!”

  聞言,張恆不禁肅然起敬。

  就衝這股做事認真的模樣,這個考官他就沒白當。

  嗯,自己就不必再看了。

  “天色還早,吩咐下去弄些喫食,咱們先填飽肚子再說。”張恆笑道。

  “遵命!”

  孫康應命而去,不久州府後廚便端上了早食。

  用完早膳之後,考場外面早已聚集了衆多考生,只是時間未到,把守的士卒不敢放他們入內。

  又過了一會兒,張恆看時間差不多了,便率衆大步走了出去。

  “諸位,本官乃徐州長史張子毅,今日奉玄德公鈞命,爲此次招賢考試之考官。”

  衆考生連忙躬身行禮。

  “不必多禮,在入場之前,本官還要提醒爾等。考場紀律就在告示牌上,爾等千萬注意,違者將逐出考場甚至問罪。有個晉身之路終究不容易,還望爾等好生珍惜。”

  說罷,張恆大袖一揮,士卒馬上放開柵欄,大聲喊道:

  “考生入場!”

  衆考生依次入場,倒也沒發生什麼擁擠,進入之後立刻尋找座位坐了下來,靜待考試開始。

  半個時辰後,張恆眼看時間差不多了,便命士卒關閉柵欄,發放試卷。

  考試正式開始。

  漢代也是有造紙術的,但由於工藝的限制,質量並不算高,且不易保存。因此古籍經典,大多還是使用竹簡。

  張恆任命糜竺爲工商府令之時,便把簡易的造紙工藝一併傳給了他,雖說遠比不上後世生產的紙張,卻也夠日常書寫所用了。

  如今數月時間過去,工商府生產的第一批紙也出來了,正好作爲考生答題所用,也算變相做個廣告。

  由於沒有事先報名,所以張恆索性每位考生都發放了三張試卷,擇一作答即可。

  試卷發放下去後,立刻便有士卒在考場點起一炷香。

  一炷香的時間約爲兩刻鐘,也就是半個小時,等十六炷香燃盡之後,考試就算結束。

  一切準備就緒後,自有士卒維持紀律,張恆倒是成了閒人。

  喝了幾壺茶水,百無聊賴的張恆開始在考場中轉悠,看看有沒有值得自己注意的人才。

  那些寒門士子,張恆自然是不認識的,但提前走過關係的人,先前都被官員們舉薦了上來,張恆也就留意了不少。

  其中也不乏真正有才能的人,比如出身琅琊王氏的王祥。

  這傢伙或許不怎麼出名,卻是古代行爲藝術的集大成者,臥冰求鯉典故的主人公,後來出仕曹魏,最終官拜太尉。

  當然,他還有一個不怎麼出名的曾孫,名叫王羲之。

  再比如出身彭城的嚴畯,這傢伙在東吳孫大弟手下,一度做到尚書令的官職。

  還有出身下邳,和魯肅相識的步騭,也是一時俊傑,在陸遜死後接任東吳丞相。

  他的族侄女步練師,則是孫權的皇后。

  還有出身廣陵的秦鬆,這傢伙曾在孫策時期擔任謀主,若非早亡,也必能大放異彩。

  此外,還有呂岱、陳矯等人……

  這些人裏面,雖然沒有當世第一流人才,但若能全部收入囊中,也足以豐實徐州班底。

  更重要的是,這些名留後世的文臣武將,此刻還都年輕,還都風華正茂,還能崗位上發光發熱數十年,這纔是張恆最在意重的。

  這時代又沒有什麼退休的說法,便是讓他們幹到死,也是莫大的恩澤。

  “時間是個好東西啊……”

  張恆口中唸叨着,在考場上逛了一圈,遠遠觀望了一遍這些人的作題情況,嘴角的弧度越來越翹。

  不錯,這些人不愧是聰明人,居然不約而同地避開了經論,選擇了政論和民論。

  經學雖是兩漢以來最重要的學問,但對於當今世道,並無太大用處。而且凡是讀書人,基本都學過經學。

  所有人都擅長,也就代表着很難脫穎而出。

  再者,聰明人都能看得出來,州府設立這三科,其實重點全在後兩科。

  這些人能夠看清形勢,已經比絕大多數人要強了。

  如不出意外,這些人應該都能通過考試,爲徐州大業增磚添瓦。

  四個時辰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隨着十六炷香依次燃盡,考試也終於進入了尾聲。

  趙昱隨即命士卒開始收繳試卷,之後糊名封存,結果會在十日之後公佈。

  再看場中的考生,卻是神態各異。

  有神情興奮者,也有信心滿滿者,當然也有惴惴不安者,甚至迷茫惶然者。

  一時間,人生百態全都匯聚在了一個小小的考場之內。

  但機會已經給了他們,錯過了便只能等下次。

  考生散盡之後,趙昱和魯肅抱着幾摞厚厚的試卷走進來,卻正好碰到準備開溜的張恆。

  八個小時的班,上的他是腰痠背痛。一想到接下來還要批改試卷,張恆便心生懼意,只想腳底抹油,趕緊跑路。

  “長史何往?”

  趙昱見狀,急忙喊了一句。

  “呵呵,如廁,我去如廁。”

  趙昱當然看出了張恆小心意,不禁翻了個白眼道:“長史,這近千張試卷,若只是咱們二人批改,十日之內,怕是無法給出結果。下官以爲,理應找人一同批改。”

  張恆本就在頭疼這件事,一聽這話,連忙點了點頭。

  “元達此言甚是,我這便去稟報玄德公,選出十位賢良之臣,與你一同批改選才!”

  趙昱聞言一愣,立刻捕捉到了華點。

  什麼叫與我一同批改,身爲主考官,你幹什麼去?

  可這次張恆卻是說完就走,壓根沒給他再度開口的機會。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最終州府選出了十人來批改試卷。

  爲了能夠服衆,張恆甚至請出了蔡邕、盧植、荀爽、張溫四人爲臨時嘉賓。再加上荀彧、趙昱、孫乾等人,如此團隊也算豪華了。

  至於規則,此次招賢考試,畢竟是要授予官職的,所以不得不慎。

  若要判定一人不及格,需三人以上同意。

  想要入選圍觀,則必須十人全部同意纔行。

  按照張恆的推算,如今徐州大小地方官的缺口,約在五十人左右,而州府官員的缺口,也差不多這個數。最後以名次錄取,依次錄取百人剛剛好。

  值得一提的是,郭嘉那傢伙閒的蛋疼,竟然也想參與評審團隊。

  結果自然是被張恆毫不留情地拒絕。

  也不撒泡尿照照,就你肚子裏那點墨水,去考試都不一定能通過,還想當考官!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