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鄭玄算什麼東西,我蔡邕不服

作者:於秋隕S
想明白了蔡邕的顧慮後,張恆整個人卻鬆了口氣。

  我當是什麼事兒呢,原來就這事啊!

  我張子毅,君子也!又豈會出爾反爾?

  老頭你瞧誰不起呢!

  對於兒子過繼給蔡邕這事兒,張恆是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的,甚至樂見其成。

  一者,依照制度,自己只能有一個兒子承襲家業,其他的都註定是混喫等死的貨色。

  與其如此,倒不如交給蔡邕這個當世大儒調教,將來能成爲飽學之士,甚至士林領袖,也不失爲好的出路。

  二者,則是不能對任何人說的顧慮了。

  張恆活着,憑他自身的功勞,以及和劉備的關係,家族肯定會成爲當世頂尖權貴。

  可等到自己死了,過幾代之後,餘蔭自然也就消失了。

  這時候的後代子孫,若是出了一個不開眼的貨色,幹出什麼大逆不道之事,免不了連累家族。

  歷史上這種事兒多了去了,張恆不認爲自己的後代,能夠逃出這個怪圈。

  如此,留一支血脈在蔡氏,也不至於落得個絕嗣的下場。

  “岳丈大人放心,去年潁川約定之事,小婿不敢忘懷,時時銘記在心。”張恆滿臉嚴肅道,“若昭姬所出是男丁,兩歲之後,便請岳丈大人帶走,用以承襲蔡氏家業。”

  此言一出,張恆本以爲蔡邕會欣喜若狂,但誰知蔡邕卻皺起了眉頭。

  “賢婿啊,可不敢等到兩歲。老夫年事已高,怕是沒幾年好活了,生下來便教給老夫吧!”

  這種話當然是推託之言,蔡邕有其他的顧慮。

  孩子現在在肚子裏,宛若一件物品一般,怎麼割捨都好說。

  可一旦降生之後,養着養着就有感情了,到時候可就不捨得了。

  蔡邕身爲當世大儒,對於人性,已經洞悉到了透徹的地步。

  張恆點了點頭,“那就等到滿月之後吧,岳丈大人以爲如何?”

  蔡邕這才露出了笑容,破天荒地向張恆拱了拱手。

  “如此,便多謝賢婿了。”

  “岳丈不必多禮,實在是折煞小婿了。”張恆趕緊笑道,“不過……若是個女孩,岳丈可不能帶走。”

  聞言,蔡邕立刻瞪了張恆一眼,神情滿是不悅。

  “賢婿休說這等不吉利的話,老夫上知天文,下察地理,陰陽五行,無所不通。此事老夫早已占卜過,昭姬肚子裏的孩子,必然是個男孩!”

  張恆立刻瞪大了眼睛。

  這麼神奇的嘛,能不能教教我?

  倒也說不定,畢竟這些老傢伙讀書讀多了,甚至都快成了精。

  傳聞鄭玄就擅長替人占卜,而且無有不中,蔡老頭說不定也有兩下子。

  想了想,張恆試探性地開口問道:“那敢問岳丈,女荀腹中的孩子,是男是女?”

  “呵呵……”

  聞言,蔡邕傲然一笑,伸手捋了捋鬍鬚,道:“此事老夫亦占卜過,女荀腹中的孩子,雖貴不可言,但可惜是個女娃娃。”

  張恆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心中基本可以確定,這老頭就是在胡說八道。

  無論如何,今日一番會談,總算是解決了老丈人的一塊心病。

  這時候,荀採和蔡琰也得知了消息,急忙出來拜見。

  又是一陣閒聊後,眼看時間差不多到了中午,管家李叔當即命人排宴。

  一家人美美吃了一頓飯後,張恆卻和蔡邕說起了另一件事。

  “岳丈,不知您與康成公可有交情?”

  聞言,蔡邕不禁眉頭微皺。

  “鄭康成?”

  “不錯,正是鄭康成!”張恆點了點頭。

  蔡邕沉默片刻,開口道:“鄭康成博學多才,性情高潔,堪爲當世學宗。然其人一生不仕,老夫與他不過數面之緣,談不上相識。賢婿問此人作甚?”

  “倒是有些要緊事。”張恆笑道,“征戰二載,如今玄德公掌控了徐、兗二州,地盤是有了,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再繼續擴張了。所以明年的重心,應當放在內部。”

  蔡邕點了點頭,他畢竟當過京官,能跟得上張恆的思維。

  “可這和鄭康成有何關係?”

  “岳丈以爲,內部治理當以何者爲先?”張恆笑問道。

  “自然是民生教化爲先。”

  蔡邕毫不猶豫地說道,給出的答案也十分符合儒家思想。

  張恆點頭道:“岳丈高論!民生倒是好說,只是這教化……沒有讀書人,如何教化天下?”

  “子毅,你的意思是……要開學宮?”

  “不錯,岳丈慧眼如炬,小婿正有此意。”

  一個穩定的社會,必然要有一批讀書明事理的人,作爲中堅力量。

  也只有讀書人的基數足夠大,纔能有科舉制生長的土壤,也才能打破世家壟斷知識的局面。

  之前是硬性條件不足,可當張恆把造紙術和印刷術拿出來之後,書籍的價格大幅下跌,條件也就成熟了。

  恰逢徐州即將進入想對平穩的時間,自然要開始培養下一代人才。

  種種條件的水到渠成,讓張恆感覺到,開學宮、立教化的時機已經成熟。

  就如星星之火一般,第一批學子畢業之後,便可以迅速向四面擴張,繼而點燃整個天下的向學之風,最終達到開啓民智的效果!

  而這一切的初始,自然是州府出面,建立一座龐大的學宮,開啓這新的篇章。

  因爲只有州府牽頭,才能抵擋住來自某些士族的壓力,同時掃除敝帚自珍的舊黨。

  但是學宮這玩意兒,總得有老師吧,而且老師的水平還不能太差,所以張恆就在鄭玄身上打起了主意。

  要說鄭老頭的一生,也是傳奇的一生。

  兩漢以來,儒家處於統治地位後,內部又發生了矛盾。

  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兩派吵得不可開交,人腦子都快打出狗腦子了。

  可鄭玄卻和別人不同,他表示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我全都要!

  他幼時家貧,四處遊學,先後師從於第五元先、張恭祖、太尉陳球和大儒馬融。

  這幾個人可了不得,第五元先曾任兗州刺史,張恭祖是東郡名士,二人都是大儒級別的人物。

  而太尉陳球,卻是出身下邳陳氏,當時的天下名士,博學多才,胸懷寬廣。

  嗯……他有個小有名氣的侄孫,名叫陳登,字元龍!

  而大儒馬融,則更是顯赫名門,伏波將軍馬援的後裔,年輕時曾拜在班昭門下,成爲第一批習得《漢書》的學子。

  而後他又潛心苦學,終成關西學宗!

  這些人裏面,可是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兩派兼而有之。

  跟着這些人學習,先後數十載,鄭玄的學問終於大成。

  返回家鄉之後,鄭玄更是創立了鄭學,正式將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融會貫通,隱隱有天下第一人的感覺!

  更難能可貴的是,鄭玄求學求名卻不求官,一生守節不仕,哪怕生活清苦,卻依舊開門授徒。

  去年他在青州時,門下弟子三千餘人!

  除了不能打之外,鄭玄在方方面面,都幾乎可以比肩孔老二。

  這麼一位當世學宗,對於學宮有着重要的意義,如果他能加盟,天下的讀書人都會爭先恐後前來投奔。

  而那些想維持知壟斷的士族們,也就好對付多了。

  什麼,你反對開設學宮?

  有問題跟鄭玄說去,只要你的學問能超過他,我立刻關閉。

  以鄭玄的水平,就算閉着眼,也能將那些士族虐的體無完膚!

  對於邀請鄭玄,張恆自然是非常上心,但蔡邕卻不這麼認爲。

  “賢婿啊,教化之道,功莫大焉!你欲開設學宮,老夫自是歡喜,但不知學宮是何等規模?”

  面對蔡邕的試探,張恆爽快地給出了答案。

  “三萬人!”

  “這麼多!”

  蔡邕當場失態,連鬍子都揪斷了幾根。

  張恆笑道:“昔年武帝設立太學,容納學子三萬餘人。如今天下讀書人比武帝時多了何止數倍,三萬學子又有甚稀奇之處?”

  一瞬間,蔡邕明白了張恆的目標。

  居然要和太學比肩,可你現在的地盤只有兩個州啊!

  不過,蔡邕立刻又高興了起來。

  要收容多少學子是州府的事,但對於自己來說,豈不是越多越好!

  自雒陽來到徐州後,蔡邕對仕途已經沒了心思。

  可儒家學者,總是好爲人師,對於教化知道的追求,卻絲毫沒變過。

  教授數萬學子讀書成才,這是多麼大的教化之功,肯定是要青史留名的!

  一念及此,蔡邕的心思便活絡了起來。

  “賢婿啊,不知老夫可有幸入學宮?不求一官半職,只要能教授學問,就心滿意足了。”

  蔡邕又繼續捋起了自己的鬍鬚,臉上滿是自矜之色。

  張恆愕然道:“岳丈,您方纔不是說自己老眼昏花,精力不濟……”

  蔡邕頓時有些抓狂。

  那是託詞,託詞,懂嗎!

  “老夫雖年邁,卻也願爲教化之道增光添彩,雖死無悔!”

  蔡老頭都把話說到這份兒上了,張恆如何還不明白。

  “既如此,岳丈便入學宮當個祭酒如何?”

  蔡邕立刻眉開眼笑,點了點頭後,卻又問道:“學宮當以何者爲尊?”

  張恆答道:“小婿打算將學宮設立在城外羽山旁,學宮中設山長一位,祭酒三位,博士若干,教習若干。”

  一聽這話,蔡邕頓時不樂意了。

  感情祭酒不是最大的官啊!

  “不知賢婿打算任命何人爲山長?”蔡邕壓着胸中的火氣,開口問道。

  “自然是康成公。”張恆笑道。

  砰!

  蔡邕一拍桌案,起身對張恆怒目而視。

  “我哪裏比不得他鄭康成了!”

  憑什麼他是山長,而我是祭酒!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