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局部戰爭的開啓
對於徐州提出的結盟想法,劉表展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與歡迎,並當場表示,要和徐州攻守一體,共同進退。
當然,對於這種說辭,所有人都不會當真。
劉表自己還控制不好荊州呢,自然希望外部勢力的友好態度。
至於最關鍵的出兵袁術一事,不出意外的出現了問題。
劉表的態度很簡單,結盟可以,出兵也行。
但是既結盟,又出兵,那可就說不好了。
既然結盟了,那咱們雙方就是盟友,我們荊州出兵,你們徐州難道要袖手旁觀?
不會吧,不會吧,天底下不會真的有這種盟友吧!
更何況,所謂出兵計劃,本就是你們提出來的。
於是,出使的步騭瞬間被逼到了牆角。
聽到這裏,張恆忍不住搖頭一笑。
劉表這個老流氓,這是想打秋風,佔便宜啊。
本來即便沒有徐州的提議,他也會出兵。不管規模如何,總要試探一番袁術的戰鬥力。
可現在徐州忽然湊上來,極力慫恿他出兵,自然被劉表當成了徐州也想進攻袁術,聯合出兵也就順理成章了。
正好,荊州在南,兗州在北,剛好可以對袁術進行南北夾擊。
“子山,關於此事,你是如何作答的?”劉備饒有興致地問道。
步騭連忙拱手道:“主公,劉景升如此請求,臣自然是答應了。但卻要求他率先出兵,只等他與袁術激戰正酣,我徐州卻從背後突襲。”
想讓別讓幫你辦事,肯定要給一定的權限。
步騭如此答覆,倒也無可厚非。
“如何,劉景升答應了嗎?”劉備繼續問道。
“自然是答應了。”步騭點了點頭道。
“那可有說何時出兵?”
步騭搖了搖頭,“劉景升只說大軍出征需要時間籌備,不可輕舉妄動。”
聞言,郭嘉立刻不滿道:“這不就是推辭嘛!誰知道他要籌備到何時?”
“郭軍師言之有理。”步騭苦笑道。
“這劉景升,他自己想拿回南陽,卻想拿咱們當槍使,實在不當人子!”郭嘉冷笑道。
“奉孝不必激動,如此也無可厚非。”
張恆搖了搖頭,打斷了郭嘉的憤慨。
天下人都在爭名奪利,誰也不肯喫虧。
你想讓劉表先出頭,人家劉表自然也想讓你先出頭,都是利益,實在談不上誰對誰錯。
聽到這裏,劉備大概也明白了,空手套白狼應該行不通,便把目光放到了羣臣身上。
“如何,咱們是否要出兵,諸位議一議吧。”
話音剛落,戶部尚書荀諶便起身拱手道:“主公,時下正值初春,青黃不接之時。不久前的封賞,幾乎耗盡了府庫中的錢糧,如今再要用兵,殊爲不智,臣以爲不妥。”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沒有錢糧,縱使韓白復生,也贏不了。
聽了荀諶的話,劉備不禁有些牙疼。
超額賞賜士卒,他還是始作俑者,衆人也是受益者,如今卻成了阻止動兵的藉口。
“如此說來,要今年秋收之後,才能再行征伐之事了?”劉備問道。
荀諶卻搖了搖頭,“即便秋收之後,府庫能剩下的也不多,臣也不建議大舉用兵。畢竟戰端一開,不得驟解,就怕後繼無力。”
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能積蓄幾年,直到把府庫撐滿之後,再動兵最好。
荀諶表達完自己的想法之後,趙昱、崔琰,甚至是簡雍,都立刻站起來表示贊成。
有反對派,就有贊成派。
郭嘉起身道:“主公,孫文臺新喪,袁術實力大損,又得劉景升爲臂助。若不趁此時用兵,無異於白白坐失良機,臣以爲當興兵伐之。”
“說的好聽,錢糧從哪裏來?”荀諶立刻駁斥道。
郭嘉也不甘示弱,針鋒相對道:“友若也太看得起袁術了,冢中枯骨耳,不過兩三萬人,就能大破之,何須勞動大軍!”
“錢糧從哪裏來?”荀諶還是搖着之前的話題不放。
“難道我徐州拿不出兩三萬兵馬所需的糧草?”郭嘉反問道。
“巧了,還真拿不出來。”
荀諶雙手一攤,表情很是欠揍。
“這……友若休得危言聳聽!”
望着場中吵吵鬧鬧的兩人,劉備有些無奈,還是把目光放在了張恆和荀彧身上。
“二位以爲如何?”
荀彧起身拱手道:“主公,封賞過後,錢糧的確喫緊。還有近七個月纔到秋收,各地賦稅更是要**個月才能收的上來。如今剩下的這點錢糧,還要應對可能出現的災荒飢禍,實在不宜妄動刀兵。
可正如奉孝所言,如今也是天賜良機,就算不能大敗袁術,也該出兵探探他的底細,爲將來的決戰做準備……”
聽完荀彧的發言,劉備忍不住瞪了大舅哥一眼。
好傢伙,我以前怎麼沒看出來,原來你纔是徐州最大的牆頭草!
“子毅,你說。”
張恆聳了聳肩,“既然錢糧不足,那就小規模出兵吧。也不必動用徐州大軍,只讓雲長從兗州南下,選取沛國與梁國爲主攻方向,試探袁術軍的戰鬥力。”
如今這種情況,出兵是肯定要出的,無非是規模的問題。
之所以選擇梁國和沛國,則是因爲這兩個郡國不僅靠近兗州,也靠近徐州。萬一拿下來了,徐州可以立刻出兵駐紮,防止袁術反撲。
豫州這塊地盤,這幾年可謂是城頭變幻大王旗。
孔伷主政不過一年,又落入袁術手中。如今袁術才掌控了不到幾個月,並沒有進行深入治理,有很大的希望拿下來。
劉備點了點頭,“那出兵多少?”
張恆笑道:“不知道,臨陣決機乃前方將帥之責,下官未臨前線,不敢妄下定論。但云長麾下,乃咱們徐州最精銳的部隊,兩萬人就可抵袁術五萬大軍。”
“好,那就派兩萬大軍,由雲長親自率軍出征!至於所需錢糧,皆由兗州調撥。”
去年兗州大戰結束之時,獲取了張邈、袁遺好些物資,如今正好拿來用作征戰,支撐一兩個月不成問題。
見劉備下了決議,荀彧卻拱手道:“主公,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誰先動手。”
聞言,劉備不禁皺起了眉頭。
很顯然,劉表是想讓徐州先動手的,屆時袁術的注意力必然放在北邊,他卻好趁機攻打南陽。
但徐州顯然也存着一樣的想法,這便是個無解的難題。
張恆冷笑一聲,“派人給劉景升傳信,讓他率先出兵,我徐州必然從後突襲。如果不行,那就算了,畢竟咱們可沒有地盤被袁術侵佔。”
明明自己對南陽有着迫切的需求,卻想讓徐州當出頭鳥,也不怕想瞎他的眼!
“好,就這麼辦!”
劉備當即拍板同意。
這場會議之後,劉備便又派步騭南下荊州。
半個月後,世間來到三月中旬的時候,劉表那邊傳來消息,同意出兵。
只是他做了一個要求,他那邊一旦和袁術交手之後,徐州必須立刻出兵抄袁術的後路。
不然,他立刻罷兵。
這副欲拒還迎的姿態,讓張恆差點笑破肚皮。
明明想打,卻又扭扭捏捏的,跟個娘們兒一樣,劉表不愧是老坐談客。
笑歸笑,劉備還是當場答應了劉表的要求,同時派郭嘉前往兗州,給關羽傳令的同時,也擔任軍師。
沒辦法,就這傢伙吵得最兇,便只能讓他隨軍出戰了。
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就是戰爭的準備期了。
關羽接到命令後,立刻將兗州的軍政要務都交給了魯肅,自己卻開始集結民夫,調動糧草,往邊境集結。
只待大軍和錢糧輜重都集結完畢後,便立刻對豫州發動進攻。
關於這場局部戰爭,徐州的行動,可謂是李世民改年號——不講武德!
明面雙方表面上還是盟友,但徐州卻不宣而戰,鉚足了勁準備打袁術一個措手不及。
值得一提的是,劉備決定對袁術開戰的消息一經公佈,孫策差點沒樂暈過去。
本以爲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誰知道這麼快便有機會了。
他當場向都督府請命,自己前往豫州作戰。
結果嘛,自然是毫不猶豫地被拒絕。
這讓孫策十分失望,甚至心情有些低落。
走出州府的那一刻,整個人都渾渾噩噩的。
如此下去,何年何月才能報仇雪恨啊!
正巧此時張恆從州府內出來,看到了街上失魂落魄的孫策,便笑着走了過去。
“伯符何往?”
聞言,孫策急忙扭過頭來,見是張恆後,便趕緊拱手行禮。
“參見長史!”
“都是自己人,不必多禮。”張恆笑着擺了擺手,“伯符,你似乎有些不悅,還在爲剛纔之事憤懣?”
張恆還是都督府令,自然知道孫策的請求。
但拒絕孫策的請求,卻不是張恆的意思。
都督府向來是各抒己見,最後商討出一個合適的方案,而不是誰的一言堂。
孫策點了點頭,繼而又搖了搖頭,一張俊朗的臉上滿是鬱悶。
“到底是不是?”張恆有些奇怪。
“長史,末將知道州府自有章程,但請恕末將報仇心切。”
張恆伸手,拍了拍孫策的肩膀,語重心長道:“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其間苦痛,我又豈能不知。但恕我直言,你此時的狀態,卻是不適合領兵出戰。”
“爲何?”孫策鬱悶道。
“你看看你,心早已被仇恨所矇蔽。若真上了戰場,只怕會是全軍將士的劫難。”
只一句話,就把孫策弄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認,張恆是對的。
張恆搖了搖頭,輕嘆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將私仇混進國事中,如此是公私不分,非名將所爲也。”
“長史,末將知錯了。”孫策拱手道。
“知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改錯。”張恆解釋道,“戰爭有很多緣由,也牽扯着很多利益,可謂無比複雜。但它又非常純粹,因爲征戰之時,腦中只能想着如何擊敗敵軍。其他雜念,皆是敗亡之因,你可明白?”
孫策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末將受教了。”
“明白就好。與你而言,雖說最終的目的是斬殺袁術,報仇雪恨,但過程中心可不能歪了。等你什麼時候不會被仇恨所控制,便到了可以領兵出戰之時。”
孫策再次拱手,面色誠懇道:“長史教誨,末將必然銘記於心。”
“明白就好,且去吧。”
“遵命!”
望着孫策依舊興致不高的背影,張恆不由微微搖了搖頭。
這小子的軍事才能是夠的,但一天不放下這個心結,便一天無法躋身當世名將序列。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