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星耀仔打不了巔峯賽
當然能打,這是毫無疑問的,不然袁紹也不會如此看重他。
但能打也是分等級的。
自古華夏神州,就中原這個地方最能征善戰。而到了南方的揚州、西南的益州、甚至是荊州半壁,部隊的戰鬥力就不太行了。
總之一句話,長江以南的戰鬥力都不太行。
這其中,自然有深層次的原因。
除了裝備和士卒訓練上的差距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心理。
北邊的中原大地,大多是平原之地,無險可守。想要脫穎而出,必須要經過血與火的廝殺。
只有最終的勝者,才能登臨絕頂,俯攬天下!
反觀南方的士族政權,因其擁有着長江天塹,卻總會產生出偏安一隅的想法,往往會成爲守家之犬。
君不見從漢末開始,歷朝歷代沿南北而治的亂世中,大的趨勢都是北攻南守。
而且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防守時候,南方政權往往是同仇敵愾,齊心協力,挫敗北方的進攻。
可等到進攻之時,南方政權就沒有不拉跨的。
原因很簡單,防守戰打不贏,是要失去一切的。
而進攻戰役,打下來的好處又沒我的份兒,一個月才幾百塊,玩什麼命啊!
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南邊軍隊的戰鬥力,始終比北邊弱一個層次。
但哪怕是中原軍隊的戰鬥力,也是有差別的。
涼州、幽州、幷州作爲大漢的遍地,雖然人煙稀少,但卻民風彪悍,盛產戰馬。因其整天和異族作戰,戰鬥力自然強出其他地方一截。
而公孫瓚麾下的兵馬,兵源大多來自幽州,其戰鬥力自然不弱,說是天下第一等也不爲過。
所以,他的信心來源便在於此。
可惜,他遇到了徐州大軍。
趙雲的騎兵軍團,底子可是西涼鐵騎,並不比幽州兵差。
而且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於軍隊制度的建設。
冷兵器時代,對於戰術戰略,古人早就玩出了花,張恆也不敢說自己有多厲害。
但關於制度層面方面,他可是有着領先兩千年的眼光。
這些年他對軍隊制度的建設,大致可以分爲兩個方面。
其一,給足待遇,保證士卒的紀律性。
其二,精神建設,凝聚軍魂。
第一點自然不用多說,只要從軍,家中就有待遇。喫得飽、穿得暖,家裏能過上好日子,士卒才肯爲你賣命。
至於第二天,纔是最關鍵的一點。
張恆給軍隊明確了一個方向,到底爲何而戰!
他用盡量簡潔明瞭的話語,告訴所有士卒,征戰是爲了保家衛國,是爲了不被敵人入侵家園,是讓眼下的好日子能過得長久!
可別小看這一點,過去士卒只知道服從命令,宛若機械式的征戰,根本沒有主觀能動性。
但張恆主導的思想建設,卻讓大軍從內部生出了動力。
自思想建設大成之後,再配上日常充足的操練,徐州軍就已經成爲了當世最強的軍隊。
此次冀州之戰從一開始,就是徐州進攻,袁紹和公孫瓚被動防守。
他們爲何不主動進攻,是不想嗎?
還不是打不過!
所以對於這場遭遇戰,張恆心中是沒有什麼顧忌的。
你公孫瓚要戰,那就戰吧。
有了張恆的命令,趙雲已經開始列陣。
攻城戰可以讓顏良的降卒頂在前面,這種正面遭遇戰,就不大合適了。
顏良的降卒,肯定打不過公孫瓚的大軍。一旦潰敗,損傷士氣不說,還會反過來衝擊本陣。
既然是野戰,自然得上來就動用最強的戰力。
朱靈被留下防守鄴城,高順和張郃在圍攻靈縣,此次出征,張恆身邊便只有趙雲、張繡,和孫策三人而已。
趙雲率軍繞過三萬顏良的降卒之後,便開始做着最後的準備。
公孫瓚麾下自然是有騎兵的,而且很多,但趙雲麾下卻全是騎兵,自然沒有被動防守的道理。
所以,他打算主動出擊。
此時,公孫瓚大軍已經突進至數裏之外,並且還在加速。
以這個速度,最多再有半刻鐘的時間,就能衝到眼前。
只是他這個行爲,讓張恆看得直搖頭。
玩命狂奔十里甚至更遠的路,你還有力氣打嗎?
兵法上來說,這叫逆戰,大概率是要輸的。
公孫瓚這貨到底哪來的自信啊!
而後續的結果,也跟張恆預料的差不多。
等到公孫瓚大軍突進至兩裏的時候,趙雲大軍動了。
率先出擊的還是張繡,一萬騎兵跟在他的身後,開始了猛烈的衝鋒。
這個距離是趙雲算好的,以公孫瓚目前的速度,等張繡衝到跟前時,大軍剛好處於衝鋒速度最快,氣勢最盛的時候。
見敵軍非但不列陣防禦,反而直接衝了過來,公孫瓚微微一愣,卻立刻反應過來了。
但此時已經晚了,這個節骨眼上他要是停了下來,下場可比繼續衝鋒慘多了。
無奈之下,公孫瓚只得硬着頭皮繼續衝。
張繡麾下全是騎兵,公孫瓚這邊打頭陣的自然也是騎兵。
兩方大軍,就在脩縣前的平原上,展開了一場硬碰硬的廝殺。
直到交手的那一刻,公孫瓚才終於感受到了徐州軍可怕的戰鬥力。
儘管雙方都是騎兵對衝,可撞上之後,張繡的騎兵卻猶如一柄鋒利的寶劍,一頭就刺進了公孫瓚的大軍中,並且在裏面不斷翻滾攪動着。
見此,公孫瓚高高皺起眉頭,眼中的鋒芒全然消失。
取而代之的,則是濃濃的疑惑與不解。
不對勁啊!
以往對戰之時,都是他沖垮別人的軍陣,怎麼今天倒過來了!
要知道,自己的大軍可是南征北戰,幾無敗績的,就算狂奔十里,也不至於如此拉跨吧。
但任憑公孫瓚如何納悶,戰局卻還向着不利的方向發展。
眼看張繡就要突破自己的騎兵陣列,公孫瓚終於忍不住了,一揮手叫來了自己的從弟公孫越。
“你率領一萬步卒加入戰場,阻擊敵軍!”
“遵命!”
公孫越一抱拳,轉身上馬而去。
隨着這一萬步卒加入戰場後,局勢終於穩定了下來。
雖然大軍還是處於劣勢,但總不至於被張繡一頓亂殺了。
但沒過多久,趙雲的第二波大軍也衝上來了。
趙雲麾下的西涼鐵騎,除了上次解救張恆之外,從未一把全壓上過,都是一波一波的進攻,以消磨敵軍的士氣和銳氣。
這種用兵方式,也比較符合趙雲的性格。
所以這第二波的兵馬,還是一萬人,卻是由夏侯蘭統領。
他衝陣的能力雖然比不上張繡,但第一波的惡仗張繡已經打完,如今只是讓他繼續衝鋒,卻是綽綽有餘了。
隨着夏侯蘭率大軍進入戰場,勝利的天平繼續向徐州軍傾斜。
無奈之下,公孫瓚只得繼續增派兵馬。
好在他麾下有六萬大軍,倒是不怕拼消耗。
戰場上鏖戰小半個時辰後,眼看公孫瓚的兵力已經投入近半,趙雲終於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鋒芒,開始了下一步的行動。
這次,卻是他親自披掛上陣,帶隊衝鋒。
作爲一軍主將,這些年趙雲其實很少親自衝鋒,不過如今有張恆在後指揮大軍,他便能放心地衝殺。
隨着趙雲帶領最後的三萬騎兵衝了上去,公孫瓚立刻瞪大了眼睛。
“快,全軍壓上去!”
公孫瓚大吼一聲,也親自展開了衝鋒。
他實在不敢慢了,萬一趙雲直接將前軍打崩了,自己就真的敗了。反而是自己親率大軍阻擊,還能保證不會敗得太快。
就這樣,一場十萬人的大混戰,就此展開。
戰爭進行一個時辰後,之前公孫瓚狂奔的壞處顯現出來了。
他麾下的士卒盡皆疲憊不已,反而趙雲這邊,卻依舊士氣高漲。
勝利的天平,繼續向着徐州軍傾斜。
公孫瓚在陣中左衝右突,雙頭矛無情收割着一條又一條鮮活的生命,如入無人之境。
只可惜好景不長,這般暢快的廝殺沒能持續多久,他就撞上了趙雲。
或者說,根本就是趙雲主動來找他的。
因爲擋住了公孫瓚,就等於擋住了敵軍主力。
面對突然衝過來的白袍將軍,公孫瓚剛開始還沒怎麼在意。
畢竟他上陣廝殺多年,親手斬殺過的敵將不計其數,無論是誰,都不過是他的槍下亡魂罷了。
尤其是與他齊名的孫堅,數年前被袁術幹掉之後,這位北地豪雄更是有一種無敵的寂寥感。
關張趙的威名他當然聽過,但公孫瓚認爲,這三人雖強,卻應該還不是自己的對手。
抱着這種想法,他和趙雲開始了交手。
然後,他就不出意料地悲劇了。
公孫瓚當然很強,但論及個人武力,他還達不到關張趙的程度。
而且……他也老了。
公孫瓚今年已經四十多歲了,雖然槍法愈發純熟,但氣力方面,終究不復當年巔峯之時。
交戰十餘回合後,他就感受到了一股壓力。
趙子龍怎麼這麼強!
那作爲徐州武將之首的關羽,豈不是更強!
一時間,公孫瓚心中不禁生出了一個疑問。
到底是自己變弱了,還是這個世界變了?
但好在趙雲並不求速戰,公孫瓚也就還能勉強抵擋。
五十回合之後,公孫瓚徹底撐不住了,氣息紊亂之時,連帶着槍法也出現了破綻。
反觀對面的趙雲,身上的氣勢卻是越來越盛,好像熱身剛剛結束一般。
這人是怪物嗎?
如此下去不行!
正當公孫瓚陷入苦戰之時,戰場上卻又生出了變化。
後方大纛下,張恆看着前方膠着的戰況,心中盤算着時間。
過了沒多久,眼看場中戰況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方,雙方都無暇他顧之時,張恆眼中卻閃過一抹精光。
就是現在!
“伯符,率軍出戰,將敵軍分割包圍!”張恆大袖一揮道。
“遵命!”
孫策早就等不及了,連忙抱拳應道,隨即翻身上馬,帶着四千重甲騎兵發動了攻勢。
歷經兩個月的圍城,這批重甲騎兵損失了足有一千人,但剩下的四千人,意志卻再度得到了錘鍊。
所有殺不死你的,都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
如今這支重騎兵,說是天下第一精銳也不爲過。
伴隨着這支重騎兵緩緩發動,整齊的馬蹄聲響徹戰場,之後隨着速度的加快,聲音也越來越響,卻依舊整齊有序,並無絲毫雜亂。
一邊衝鋒,孫策還一邊望着剛纔張恆所指的地方。
只要從這裏殺個對穿,就能將敵方的大軍分割開來。上令無法下達,敵軍必然會陷入混亂。
屆時,此戰可勝!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