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招攬典韋
既然今天被袁敘碰到了,那麼典韋只有兩種結果。
要麼死,要麼跟我混!
不爲我所用,必被我所殺!
袁敘熱情地說道:“典壯士,你保護蔡師回京,我一定要好好謝謝你。”
典韋直接搖頭,甕聲甕氣地拒絕說道:“不必了。我是敬重蔡學士的爲人,所以我才護送他回洛陽的。若是換作一般人,我還不願意呢。”
袁敘當然不死心,繼續勸說道:“這可不行,典壯士你一路風塵僕僕。我一定要替蔡師設宴好好款待你。”
這時,蔡邕也說話了:“承高,你別勸了。一路上,老夫已經不知道說了多少次。典壯士就是不願意進洛陽城。你就彆強人所難了。”
袁敘一愣,進洛陽城幹嘛,我都出洛陽城了,當然是拉上典韋一同去南陽。
袁敘重新自我介紹道:“蔡師你久離洛陽,可能還有所不知,南陽又亂起了,敘已經被陛下封爲南陽太守,現在帶兵前往平定南陽賊寇。”
聽到袁敘是南陽太守,典韋眼神開始閃爍,有點不太願意和袁敘交流。
蔡邕餘光一瞄袁敘的車隊,你這拖家帶口的,你說你是去打仗的?
不知道的還以爲你袁敘是帶着一家老小出去遊玩的。
但是蔡邕並沒有把這些話說出來,而是聽到南陽又起戰火,頗有感慨地嘆息道:“這天下何時才能迴歸往日的安寧啊?”
袁敘也說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蔡邕詫異地看向袁敘,又細細地思考袁敘的話,覺得袁敘說得有幾分道理。
現在袁敘的目標是典韋,並沒有太在意蔡邕的目光。
於是袁敘轉頭向典韋再次發起邀請說道:“我看典壯士,身材魁梧,兩臂有千斤之力,一看就是勇猛過人之士。不如典壯士跟隨我一同前往南陽剿滅逆賊,建功立業,將來也好衣錦還鄉,受世人的敬仰,豈不美哉?”
建功立業,衣錦還鄉。
聽到這八個字,典韋眼神中不由浮現一絲憧憬;這八個字承載了多少人的夢想。
頗有意動的典韋隨即想到了什麼,又眼神一下子就黯然了下來,神色中略帶可惜地搖頭,拒絕了袁敘的招攬。
袁敘心中直呼“什麼鬼!”
曹操能招攬得到典韋,難道我袁敘就不行嗎?
不行!我必須想想法子。
突然,袁敘腦海裏突然想起了關於典韋的一件事。
對啊,典韋好像是犯過事的,難怪不願意,原來是害怕暴露了,導致他殺人的案底被翻出來。
典韋有一個老鄉和李永有仇,被殺了;仗義的典韋便爲老鄉報仇,殺了李永和李永的妻子,從而背上殺人犯的罪名。
既然知道原因了,袁敘打算以這爲突破口。
“典壯士,我邀請你的原因有三。”
“一來,是感謝你護送蔡師一家人安全返回洛陽。”
“二來,你這一身的武功,如果不在戰場一刀一槍地博出一個功名,浪費這一身驚天的本事,豈不可惜了?”
“三來,我袁敘一生最敬重英雄好漢,而典壯士你就是個響噹噹的好漢,敢於爲好友擊殺當地惡霸;如此膽識,我袁敘敬重你的爲人,是個好漢。”
典韋一聽擊殺惡霸這事,瞬間整個人就警惕了起來,兩眼也冒出了兇光,身上散發出了一股危險的氣息。
這一突然的變故,讓袁敘心中一緊,怎麼回事?
這典韋要是突然暴起的話,那就不好收場。
身爲武者的王越等人也立刻察覺到典韋身上的戾氣,一手紛紛放在劍柄之上,準備着隨時拔出腰間長劍。
而身爲袁家死忠的袁十九卻是拔劍而出,劍鋒直指典韋面門,大聲呵斥道:“放肆!”
袁敘見狀,在典韋還沒有暴怒而起的時候,急忙說道:“不要亂來,不要亂來!”
袁敘趕忙示意袁十九放下長劍來,不準輕舉妄動。
面對這一情況,蔡邕整個人都懵在原地了,什麼情況?剛纔那是什麼感覺?
而此刻典韋離暴起也只有一絲一毫的距離了。
袁敘嚥了咽口水,重新組織了一下語言,解釋道:“典壯士,我袁敘沒別的意思。就是想結交你這樣的好漢,僅此而已。”
“希望你不要誤會。”
“當初我聽到你替友誅殺惡霸的消息,我那可是心中大呼:大丈夫就該如此,爲友報仇,快意恩仇。”
“甚至我還曾經派人去陳留找過你,想見見你這位英雄豪傑,一睹風采。”
袁毅額頭都有點流汗了,這典韋要是不聽他解釋,那就難辦了。
不過難辦,也有難辦的辦法。
袁敘一番合情合理地解釋下來,典韋心中的警備也放下了那麼一點點,就一點點。
典韋臉露疑惑之色地問道:“此話真的?”
見典韋有些鬆口了,袁敘當即發誓道:“如我袁敘此言欺騙典韋,袁敘五雷轟頂!”
演義中,孫堅發毒誓說自己沒拿傳國玉璽,一下子就得到大部分諸侯的信任,可見古人對誓言可是看的很重的。
現在袁敘這誓言一出,典韋又對袁敘也放鬆那麼一點警惕。
這個時候田豐更加深入人心地勸說典韋道:“這位壯士,我家主公乃是汝南袁氏子弟,其叔父現在更是三公之一的太傅。”
“如果你所誅殺之人,確實是該殺之人,我家主公就一定會爲你翻案,洗去身上的罪名,恢復清白之身。”
還得是田豐,說的正是典韋想要的。
典韋臉色更加動容了,沒有人願意揹負着殺人犯的罪名。
袁敘趁機再次誠心誠意地邀請典韋加入自己的團隊說道:“典壯士,我敬重你的爲人,才真心實意的希望你能加入我的麾下,一起建功立業。”
“如果在南陽戰場上,你能斬殺敵將有功,我袁敘親自爲表功,洗去身上那本不屬於你的罪名。”
這時蔡邕也在一旁打起輔助來,說道:“典壯士,雖然老夫也不知道你殺人的前因後果。”
“但是這一路上你的爲人,老夫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老夫相信你所殺的人,絕對是該殺之人。”
“袁太守說得在理,你就和他一同前往南陽,爲國效力,建功立業,將來衣錦還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