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袁敘出手幫助何氏兄妹
就說劉辯登上皇位來說,有人歡喜,那就有人憂。
喜的是何皇后、何進等人,憂的則是劉宏的生母董太后,現在的太皇太后,劉協的鐵桿支持者。
董後的不滿立刻引起了張讓等人的注意,張讓等人心想:“與其在何太后這裏寄人籬下,不如去董後那裏搏一搏。”
這樣一想,張讓等人自然不願在何太后那裏苟延長喘,便主動獻計幫助董後,支持劉協。
次日早朝之上,董後帶着張讓等人簇擁之下來到了議政殿。
何進等人看這情況,心中雖然疑惑不已,但也感到了一絲不妙的氣息。
果然,董後越過新皇劉辯,直接下了兩道懿旨。
封自己的侄子董重爲車騎將軍掌管禁軍和西園軍;
封劉協爲陳留王。
這兩道聖旨下來,百官震驚,面面相覷。
何進當然要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這擺明是要扶持劉協。
何進出列揚聲說道:“封王如此大事,太皇太后你怎能如此不經朝堂商議,如何就草率決定了!”
面對何進的話,董後不屑一顧道:“陛下尚且年幼,哀家必須站出來,垂簾聽政,以防劉氏的江山被外人所奪去。”
聽到這話,何進臉色一變。
何太后也是面露不悅之色,說道:“母后,我等皆是後宮婦人,不宜參與朝政。”
接着何太后語氣冰冷地威脅道:“昔日呂后也是想要掌權,最後宗族千餘人被殺!”
“國家大事還是交給陛下和大臣來治理,我們還是不要摻和的爲好。”
面對何太后的恐嚇,董後破口大罵道:“你給本宮閉嘴,你這個蛇蠍心腸的毒婦也配立於大殿之上!”
何太后也不甘示弱,反聲怒道:“本宮好言相勸,你別不識好歹!”
董後也不讓着何太后,對罵道:“你只不過屠戶出身,有什麼資格當這個太后!”
何太后:“你……”
董後:“你……”
頓時兩人猶如潑婦罵街一般,互不相讓,完全沒有了太后和太皇太后該有的端重。
新皇劉辯雖然身居龍椅之上,但完全沒有皇帝的威嚴,反而是唯唯諾諾,一聲不吭地聽着自己母親和奶奶在那裏對罵。
百官公卿雖然也有勸諫,但是完全勸不住這兩個陷入罵戰的貴婦。
不過百官公卿大多數都是勸董後,基本沒有人在勸何太后。
沒辦法,現在何氏勢大。
董後聽到百官公卿勸諫,眼珠子一轉,突然誣陷何太后罵道:“別以爲哀家不知道你這個賤婦深夜私下暗會朝臣,做了見不得光的事!”
說完,董後還掃視了一下羣臣。
不得不說,這招還是有用的,剛纔還在勸董後不要吵得百官公卿一下子安靜了許多。
原本袁敘只打算當一個喫瓜羣衆的,可是聽到董後這句話突然擡頭,正正好對上董後的眼睛。
袁敘心中不由一慌,隨即又鎮定自若了,畢竟自己和何太后併發生沒什麼事。
而董後也根本是胡說八道的;對上袁敘的眼睛,也只是掃視羣臣時,碰巧對上的,純屬巧合。
但是袁敘不知道這個情況,心道反而暗暗揣測起來:他的確是在劉宏舉行劉協的生辰宴前深夜去過何太后的宮殿,但是袁敘他什麼都沒有幹。
萬一被董後誣陷了,把沒幹過的事算在他頭上,袁敘豈不是冤死了。
何太后和董後的罵戰,持續升級,已經從個人攻擊到了家人攻擊,衆人勸說不住。
就在此刻,袁敘出列,猛地大喊一聲道:“陛下在此!朝堂之上!如此大聲喧鬧!成何體統!”
劉辯,何太后,董後及在場大臣被袁敘這麼大喝一聲,頓時安靜了下來。
見此場景,袁敘沉聲道:“先帝殯天,陛下年幼且剛剛繼位登基,太皇太后此舉也是爲了大漢江山着想。”
“臣覺得合情合理!”
董後認出袁敘是袁隗的侄子,以爲袁敘是受了袁隗的指示,當即笑道:“袁卿所言甚是。”
何太后則是皺着精緻的眉毛地看着袁敘,何進也一臉不悅地看着袁敘。
而袁隗古井不波站立在那裏,似乎袁敘跟他沒有一點關係。
就當衆人以爲袁敘是站在董後這邊時,袁敘話鋒一轉說道:“不過,臣記得慣例,先帝已經駕崩,那麼董後身爲藩國的王后就不能留在洛陽了,要返回原籍——河間。”
面對袁敘的突變,衆人一下就反應過來了。
這袁敘還是站在何氏這一邊的。
董後也明白了這麼一回事,剛要開口辯解之時,何進搶先一步說道:“請太皇太后移駕河間!”
見勝利的太平再次倒向何氏,大臣們說道:“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羣臣施壓,沒有人站在董後這邊。
董後見大勢所趨,知道自己無力迴天了,惡狠狠地盯了袁敘一眼,落寂地離開議政殿。
而何太后一雙美眸重新帶上喜悅之色看着袁敘,心中嬌嗔道:“就會嚇本宮,下次本宮也要嚇嚇你。”
何進心中也是頻頻對袁敘點頭,不虧是袁氏子弟,果然值得信賴!
隨着董後黯然的離開場,她那所謂的懿旨也失效了。
董重、張讓、趙忠等人臉色難堪,不知所措。
……
當天晌午,大將軍府中,何進單獨設宴招待袁敘,以表示自己對袁敘的重視。
何進舉起酒杯對着袁敘笑道:“今日之事多虧了承高,不然麻煩事就多了。”
袁敘也舉起酒杯,笑着迴應道:“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袁敘之所以出面幫助何進,第一是董後那無心之言,讓袁敘誤以爲董後準備誣陷他和何太后有染;第二則是袁敘順水推舟,因爲歷史上何進就是有這個手法扳倒了董後。
何進這時說道:“我出宮前,太后已經把事情都跟我說了。”
袁敘一愣,把事情都說了?說什麼了?我跟她啥事都沒有啊?
何進繼續說道:“你和公主的婚事,依我要推遲了,一來萬年公主還未成年,二來先帝剛剛殯天。”
“現在急得嫁公主不太合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