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夜襲袁敘大營
今夜的天空猶如潑墨一樣漆黑,半輪明月和滿天的星辰都顯得格外暗淡。
此刻呂布帶領着魏續、成廉等幷州衆將已經到達聯軍大營外十里地待命。
呂布爲了避開聯軍的探子,還特地繞了一大圈到達聯軍大營後方。
根據探子來報,袁敘負責掌管糧食,所以駐營相對聯軍大營偏後方。
李儒的計謀,今夜偷襲聯軍的糧倉——袁敘的大營。
聯軍兵馬高達數十萬,每天人喫馬嚼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如果今夜襲營成功,燒燬了聯軍的糧倉,必定會讓聯軍膽寒,人心惶惶。
昨天剛到汜水關,今天鬥將,第二天凌晨時分突然發起夜襲。
節奏之快,讓人措手不及,出人意料。
呂布看了看漆黑的夜空,估摸着時間,下令道:“差不多了,準備動手。”
幷州衆將壓低了聲音道:“諾!”
人銜枚,馬裹蹄,盡最大程度的減少聲音。
藉着昏暗環境的掩護之下,呂布的幷州兵馬正一步一步,靜悄悄地接近袁敘大本營附近。
雖然說已是深夜了,但是袁敘大營裏仍然有袁軍士兵高舉火把,來回地巡邏,沒有一絲鬆懈。
而大營正大門處整整齊齊擺放着一排又一排的鹿角橫欄,用來防禦西涼鐵騎。
呂布以極佳的眼力觀察了一會兒,隨即一揮手,數十個身穿夜行服的黑衣人輕手輕腳地摸黑而上,企圖悄無聲息地幹掉袁軍的哨兵。
這羣黑衣人猶如猴子一樣靈活,三五下就翻上了營寨,同時配合呂布等幷州軍中的神射手,收割起了袁軍哨兵的生命。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呂布心中竊喜道:“看來李儒的計謀多餘了,有我呂布就夠了。”
就當呂布得意洋洋之際,不知道從哪裏傳出一聲驚呼:“敵襲”打破了這寧靜的夜晚,顯得格外的響亮。
不多時,袁軍整個大營開始震動了起來。
呂布暗罵一聲“可惡!”。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呂布隨即高舉起方天畫戟,大聲喝道:“隨我殺啊!”
營寨之上的黑衣人開始和袁軍的士兵開始拼殺了起來,試圖阻止袁軍的弓箭手對下方的幷州軍放箭。
呂布一馬當先衝到寨門這裏,用方天畫戟插入鹿角橫欄,爆喝一聲:“起!”
巨大的鹿角橫欄被呂布輕鬆挑起,然後用力一甩,猛地砸向袁軍寨門。
魏續、成廉等人見狀,當然是有樣學樣,紛紛用手中的武器挑起鹿角橫欄,狠狠砸向袁軍寨門。
其餘幷州的騎兵力氣沒有那麼大,他們就三五成羣結隊地用長槍挑起鹿角橫欄,使勁扔向袁軍寨門。
袁軍大營寨門遭到連番撞擊,頃刻間出現一些裂縫。
呂布見狀,大喊一聲“住手”,示意衆人不要再用鹿角橫欄砸了。
然後呂布驅動赤兔馬一個飛身起跳,配合方天畫戟那天崩地裂之勢,重重地砸向那幾道裂縫。
伴隨着一聲“開”,只見寨門瞬間裂開了一個大口子。
緊接着後面幷州的士兵有序跟上,用盾牌抵在身前,竭盡全力地撞向破敗不堪的寨門。
只聽“轟隆”一聲,袁軍大營寨門倒了,連同還壓倒了數十個企圖過來頂門的袁軍士兵。
呂布嘴角揚起一絲得意的笑。
寨門已開!全軍出擊!
呂布以自身的勇武,充當幷州軍的箭頭,毫無意外地鑿穿了袁軍的第一道防線,一路披荊斬棘殺入袁軍前營。
呂布一邊肆意地屠殺袁軍士兵,另一邊口中還大呼道:“黃忠速速出來,與我呂布決一死戰!”
正應呂布所想,伴隨着一聲爆喝,黃忠手持九鳳朝陽刀來了。
“黃忠在此!呂布休要猖狂!”
雙方也不過多廢話,就真刀真槍地交手起來。
瞬間兩人方圓數十米內形成了一道無形的禁區,雙方士兵十分默契地沒有去打擾兩個大佬對戰。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作爲呂布的箭頭被黃忠抵了下來,幷州軍迅猛的攻勢一下就被遏制住了。
袁敘、蒯越等人也披甲執銳趕了過來。
看着前營雙方將士拼殺,明顯訓練有素的袁軍並不是長年跟異族作戰,久經沙場的幷州軍的對手。
不斷的有袁軍士兵倒下。
袁敘心裏都在滴血啊,這些可都是自己從荊州帶來出來的士兵。
袁敘來不及多想,沉聲道:“伏猛、仲康速去增援!”
聽到袁敘的命令,許褚遲疑了一下,問道:“那主公身邊不就是沒人保護主公。”
典韋也看向袁敘。
袁敘焦急道:“不用管我,殺退敵兵就是對我最好的保護。”
“這是命令!快去!”
既然主公有令,典韋、許褚兩人只好手提武器,滿懷殺意地衝向幷州軍。
此時的蒯越突然間似乎想到了什麼,和袁敘說了幾句話,就急匆匆地帶着一支兵馬前往了存放糧食的地方。
這邊許褚猶如猛虎下山一般,縱馬殺入幷州軍,便發現了正在指揮燒營寨圍牆的幷州軍將軍郝萌。
許褚二話不說手持鑌鐵寶刀帶着狂風暴雨之勢衝向郝萌。
待郝萌發現之時,許褚已經離他不過十步,躲是來不及了,倉促之間郝萌只能雙手舉起兵器進行格擋。
兵器相碰,郝萌只覺得虎口傳來一陣劇痛,緊接着雙手抓不住武器,當即就脫手而出,不偏不倚地正好砸中了一個幷州騎兵,生死未卜。
郝萌心中驚駭道:“我命休矣!”
許褚面呈兇色,手中寶刀徑直劈向郝萌腦門。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支利箭照着許褚的面門射去。
許褚沒有猶豫,迅速收回劈向郝萌的鑌鐵寶刀,反手那麼一撥,就掃開了利箭。
還沒等許褚再次揮刀劈向郝萌,又是一支利箭朝着許褚胸口飛速射去。
許褚面露戾氣地揮刀再次擋着了這一箭。
也就是趁着許褚擋箭的功夫,郝萌抓住機會,頭也不回地駕馬逃命而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