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甄宓童言無忌的“威脅”
張氏也笑道:“是啊,宓兒和袁州牧真是……”
袁敘擺了擺手,說道:“我都稱您爲岳母,您在稱我爲袁州牧,實在不妥。”
“你就喚我承高吧。”
張氏心中大喜過望,表字可不是隨隨便便可以叫的,一般都是親近之人,或者關係好的人才可以能叫的。
雖然張氏那風韻猶存的俏臉上表現出惶誠惶恐的樣子,嘴上一直在推辭,但最後還是高興地說道:“承高,你和宓兒正是男才女貌,天作之合。”
袁敘也笑道:“宓兒從小就這麼傾國傾城,必定是繼承岳母您的美貌。”
兩人相談甚歡許久,一旁的甄宓根本插不上嘴,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東瞧瞧,西看看。
突然張氏俏麗的臉蛋之上掛上了一絲哀愁之色,說道:“要是宓兒那兩個不成器的哥哥有承高你十之一(十分之一)就好了。也能讓我省省心。”
袁敘一聽這話就懂了張氏是什麼意思了。
無非就是兩個字——要官。
畢竟這是當初袁敘誘惑張氏舉家來襄陽的承諾,袁敘沒有打算食言。
袁敘笑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兩位大舅哥只是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發揮才能的地方而已。”
“這樣吧,明天我讓他們先跟着沮授……”
甄宓這時卻開口打斷袁敘的話,面帶擔憂地說道:“不要讓二哥在做事了,他身體不好,經常咳嗽。”
張氏聽到甄宓這話,雖然臉上也閃過一絲擔憂之色,但隨即板着俏臉,訓斥道:“宓兒,不要亂講話!”
甄宓倔強地說道:“宓兒纔沒有亂講話,二哥他……”
張氏恨不得給甄宓一巴掌,讓她閉嘴。
袁敘輕咳一聲,說道:“岳母,要是真的身體不適,可以休息一陣子再安排他們……”
休息一陣子?
到手的錢,那纔是錢!
張氏立刻解釋道:“不過是從中山長途跋涉來到襄陽,偶感一些不適罷了,不必休息。”
“哦,對了。這次我一共從中山帶來錢財全都在這上面了。”
說罷,張氏從袖口拿出一塊帛布遞給袁敘。
帛布之上寫滿張氏從中山帶來的所有家產。
做完這一切後,張氏用着極其嚴厲的目光瞪向甄宓,讓甄宓不要說話了。
小甄宓頓時露出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樣,然後她小心翼翼地走向袁敘,兩隻小手緊緊抓着袁敘的褲擺。
看來甄宓也是人小鬼大,明白袁敘的重要性。
張氏本來想着袁敘和甄宓早年定下婚事,帶甄宓來可以增進一下雙方的關係,誰知道甄宓竟然變成搗亂的。
甄宓的大哥甄豫早夭,二哥是甄儼身體不好,在甄宓十幾歲的時候去世,也就是幾年後。
張氏也知道自己兒子有疾,但這是一個機會,她決不會放過。
袁敘看完帛布上,心中不由驚歎道:“不愧是河北鉅富,帶來金銀珠寶都夠維持一支數萬人的大軍好幾年的開支。”
而且這還是隻是中山冀州三成的家資。
難怪歷史上袁紹打仗從來不爲錢糧發愁,也難怪袁紹這麼要面子的人,會讓自己兒子娶商賈之女爲妻。
原來都是有存在的價值。
袁敘將帛布放在一旁,摸了摸身旁甄宓的柔軟的秀髮,沉思片刻後,說道:“這樣吧,我先讓甄儼、甄堯去沮授身邊學習如何處理政務,也好將來讓他們獨當一面;同時讓人也派醫者爲甄儼看病,調理身體。”
“岳母,你看這樣可以嗎?”
別看袁敘好像是在詢問張氏的意見,實則張氏根本沒有否定權,只能面帶喜色,開口笑道:“承高,你這樣安排最好不過了。”
張氏明白一點,袁敘給她面子,叫她一聲岳母;要是不給面子,狗屁都不是。
甄儼和甄堯的事情有了着落,袁敘又逗了甄宓這個小蘿莉一會兒,張氏這才滿臉慈祥地牽着乖巧的甄宓回府去。
袁敘看着母慈女孝的場景,不禁感慨道:“歷史上甄宓能夠賢惠,除了天性使然之外,我這個岳母也是教導有方。”
只是袁敘不知道的是,甄宓回去之後,她的小屁股被張氏狠狠地打了幾十巴掌。
本來張氏只打算打幾巴掌,讓甄宓自己不要亂說話。
結果甄宓被打哭了,張牙舞爪地威脅道:“我要告訴承高哥哥,孃親你打我屁股,我要讓承高哥哥也打你屁股,打爛你的屁股!”
張氏聽到這童言無忌的話,嬌軀一震,隨即臉色漲紅,呼吸急促起來,就這樣白皙的纖手毫無留情打向甄宓的小屁股。
“你這個小丫頭片子還威脅我!”
“啪!”
“還敢告狀!”
“啪!”
“我讓你告狀!”
“啪!”
“還敢讓承高打我屁股!”
“啪!”
“今天我就先打你屁股打爛!”
“啪!”
“……”
“啪!”
這場面,讓站在一旁的甄家另外四朵姐妹花看得心驚膽顫,都不敢開口爲甄宓求情。
就連當事人甄宓都沒有想到自己怎麼被越打越慘了,扁着小嘴,哇哇大哭道:“孃親不要打了!宓兒不敢了!啊!真的不敢了!”
“唔!唔!唔……”
張氏完全無視甄宓的求饒,一巴掌接着一巴掌。
最後還是甄儼和甄堯這兩兄弟實在看不下去,出言爲甄宓求情道:“娘,不能再打了,在打下去,妹妹的屁股真的就打爛了。”
“這要是讓袁荊州知道了,恐怕不太好吧。”
聽到“袁荊州”這三個字,張氏原本擡起的手,頓時停在了半空之中。
在甄儼和甄堯眼中,甄宓現在無疑是小祖宗的存在,她可不能有半點閃失。
張氏最後發出嚴厲的警告,對甄宓恐嚇道:“今天這個事,你要是敢跟承高說,小心你的屁股!”
甄宓抹着淚珠,哭哭啼啼地點了點頭,保證自己不會說出去。
……
同時袁敘讓袁十九傳信給田豐,是時候把當初在南陽爲留住華佗而組建的醫學院搬遷到襄陽來。
這不僅僅是爲了幫甄儼治病,同時也爲了自己。
人喫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道理。
華佗在南陽這麼多年,一定也培養了不少優秀的醫者,把華佗培養的醫者留在南陽郡繼續行醫,如果有解決不了的病情,也可以來襄陽醫治,反正襄陽離南陽郡也不遠。
袁敘把華佗調來襄陽也開一個醫學院。
有了華佗這道保命符,晚上睡覺也能踏實放心,不用擔心自己和自己親人的身體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