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語出驚人的賈詡

作者:順心平淡
對於賈詡說的第一個理由,馬騰心中還是一點兒都不信。

  以袁敘的出身,什麼樣的美女得不到;怎麼可能對自己女兒連面都沒有見過一面,就說仰慕已久。

  雖然馬騰心中也認爲自己女兒是最漂亮的。

  至於賈詡說的第二個理由,正是馬騰心中所猜測的,也是可信度極高的一個理由。

  畢竟袁敘掌管荊、揚兩州的步兵和水軍總和高達到十萬以上;可是騎兵卻只有不到五千人。

  現在袁敘唯一的短板也就是沒有一支強勁的騎兵。

  這纔是袁敘想跟自己聯盟的理由。

  馬騰想通了之後,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故意假裝思考片刻,這才緩緩開口問道:“如果袁荊州只是單單組建一支騎兵,爲什麼還要娶小女呢?”

  “而且想要組建騎兵,也不一定要找我。在西涼,袁荊州也可以找文約(韓遂)合作組建騎兵?”

  “最後,袁荊州組建騎兵,意欲何爲?他的下一個目標是誰?”

  三個問題直逼賈詡而來。

  馬騰能夠白手起家,他可一點都不傻。

  幫袁敘組建騎兵,誰知道袁敘將來會用這支騎兵對付誰。

  賈詡臉色鎮定,逐一回答馬騰的問題,說道:“馬將軍的第一個問題,詡剛纔已經解釋過了,是我主聽聞令愛乃是西涼第一美女,所以纔有求娶之意,跟組不組建騎兵沒有關係。”

  “只不過是想求娶令愛的同時,順便打算組建一支騎兵而已。”

  對於賈詡避重就輕的說法,馬騰一個字都不相信。

  賈詡繼續恭維馬騰道:“再加上馬將軍爲人忠厚,乃是當世的英雄豪傑;所以我主也想和馬將軍拉近關係,結爲秦晉之好,在這亂世之中共同進退。”

  賈詡又一套冠冕堂皇的話下來,但是馬騰依舊不爲所動。

  於是賈詡改變策略,半真半假地說道:“至於馬將軍的第二個問題,我主爲什麼不找韓遂,而是找馬將軍你;完全是因爲韓遂他心術不正,絕非值得相信的人。”

  “想當初在長安城中,是韓遂提議鬥將失敗之後,雖然他信守承諾和馬將軍一起讓出了右扶風一半的地盤,但是他卻把杜縣和郿縣周圍的老百姓全部都強制遷走,使得兩縣方圓數十里沒有人煙。”

  “強迫老百姓遠離故土也就算了,但是他的手下沿途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導致不少老百姓被韓遂的手下殺害。”

  聽到這裏馬騰神情略微尷尬,因爲遷走兩縣老百姓這件事,他自己也有份。

  馬騰是個耿直的人,他原先是沒有打算遷老百姓走的,但是架不住韓遂的勸說以及麾下幾名將領的進言,最後才同意這件事。

  不過在遷走老百姓這件事,馬騰做得比韓遂人道多了,雖然也是強制遷走老百姓,但是碰到以死相抗,不願意遷走的老百姓,馬騰也就不勉強他們,讓他們留在故土。

  但是有些事馬騰沒辦法控制,因爲總有幾個害羣之馬在,也有一些老百姓死於馬騰麾下士兵的手下。

  不過,就總的而言,遷人口這件事是韓遂提出來的,所以這個鍋主要的罵名就是要他來背。

  因爲這個罵名,所以袁敘不願意跟韓遂合作,也是合情合理的。

  最後賈詡解釋了馬騰的最後一個問題,說道:“我主組建騎兵,一來是爲了自保,以防有外敵窺視荊州等地;同時也有觀天下之大勢,伺機而動的意思。”

  馬騰問道:“何爲伺機而動?”

  賈詡解釋道:“就是與時俱進,根據天下大勢的變化,做出正確的選擇。”

  正確的選擇?

  馬騰眉頭一皺,這是什麼意思?

  賈詡看着馬騰這副模樣,心中不知道馬騰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

  思慮再三,賈詡準備給馬騰來一劑猛藥,滿臉嚴肅地盯着馬騰的眼睛,一字一頓地正色道:“馬將軍,今天的天下姓劉,但是明天就不一定還姓劉。”

  “天下有可能姓袁,但也可能姓馬。”

  “總之,將來的一切皆有可能。”

  “馬將軍,這個時候時候多個盟友,無疑是多了一條條路,你現在可可不能自誤了!以免將來追悔莫及!”

  馬騰聞言,猶如腦中響起一聲驚雷,同時眼睛瞪得老大,一臉不可思議地看着賈詡。

  繼“越頑劣越好,我主就喜歡頑劣”的之後,馬騰再度認爲自己聽錯了或者是賈詡說錯了。

  但看着賈詡的一臉“我要造反”的模樣,馬騰再次確定自己沒有聽錯,賈詡也沒有說錯。

  同時,馬騰聽出了賈詡話裏的意思:如果將來時機成熟了,那麼袁敘就不一定還是漢臣了。

  馬騰深吸一口氣,頭腦風暴之後,面露嚴肅之色,雙眼如炬地盯着賈詡,問道:“賈文和!剛纔那一番話到底是你自己的意思,還是袁荊州他的意思!”

  賈詡反問道:“馬將軍,這些話是誰的意思,對於你來說,現在還重要嗎?”

  “難道你看不出現在天下大勢嗎?”

  “馬將軍,我是看在大家都是西涼人的份上纔跟你有話直說的。”

  “自高祖建立大漢開始,再到光武帝中興大漢到現在爲止,大漢已經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了。”

  “漢已經失去其鹿,現在天下有野心的諸侯全部都在逐鹿了!”

  “你看從和帝(劉肇)開始到現在爲止,大漢每一任的皇帝不說別的,你就說說以他們當時的年紀,真的能夠管理好這天下嗎?”

  東漢十二任皇帝,除了第一任皇帝劉秀和第二任皇帝劉莊到了登基的時候,年齡都有三十歲以上了。

  但是從第三任皇帝開始,皇帝登基的年齡也大幅度下降了。

  第三任皇帝劉炟好歹是十九歲,已經成年後才登基,可是從劉炟之後的皇帝,他們繼位的年齡沒有最小,只有更小。

  有十五歲登基的,也有十三歲的,還有十歲的,甚至還有八歲和兩歲。

  最年輕當屬是東漢第五任漢殤帝劉隆,登基的時候纔剛出生一百多天。

  現任皇帝劉協,當年也是九歲的時候登上皇位。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