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馬騰之女——馬雲祿
聘禮已經給馬騰,那馬騰也收了聘禮,如果馬雲祿還是不肯嫁,那就別怪袁敘了。
而馬騰經過家族內部討論之後,本來就存有心思要把女兒嫁給袁敘,自然也是毫不客氣地收下了袁敘的聘禮——半個右扶風。
當兩波人馬碰面之後,袁敘當先十分熱情地問候道:“伯父,許久未見了,你仍然跟當年討伐董卓的時候一樣年輕啊!”
馬騰聽到袁敘這次竟然稱呼自己爲“伯父”,先是一愣,隨即心中微微有些驚訝。
要知道袁敘之前都是稱呼馬騰爲“馬將軍”或者“馬太守”之類官職相稱。
現在袁敘卻直接稱呼馬騰爲“伯父”,這很明顯是把馬騰當作自己的長輩來看。
雖然這聲“伯父”來得有些突然,但是馬騰心中很高興袁敘對他的稱呼轉變,心中還是暗自稱讚道:“袁敘不愧是四世三公培養出來的家族子弟,禮數這方面的確不錯。雖然還沒有娶老夫的女兒,但也知道該稱呼我爲伯父了。”
想到這裏,馬騰笑着回答道:“哈哈,承高你也是一樣啊,一點都沒有變,還是跟當年一樣英俊不凡。”
馬騰這邊也不含糊,也不再稱呼袁敘爲“袁荊州”,而是直接順勢稱呼袁敘的表字,表示兩人的親近之意。
袁敘見馬騰這麼上套,也是繼續和馬騰開始套近乎。
就這樣,兩人便開始相互一陣“噓寒問暖”地交談起來,全然不顧周圍的人。
而此刻馬騰軍陣之中,有一身穿黑甲的年輕小將雙目緊緊地注視着袁敘。
而這名年輕的小將不出意外的正是馬騰的女兒馬雲祿,這次聯姻的主人公之一。
馬雲祿認真地上下打量了袁敘一番,心中也頗爲滿意袁敘的相貌。
但見袁敘身材修長,劍眉星目,氣宇軒昂,他身上並沒有穿着鎧甲,而是身穿一件得體的華服,整個人顯得風度翩翩。
還得是袁家的基因好,袁敘幾個兄弟個個都是帥哥。
馬雲祿心中暗暗點頭,顯然袁敘在長相這一關是通過了,那麼接下來就是馬雲祿最在乎的武藝方面了。
馬家是東漢開國大將馬援之後,如果在往上追溯的話,同樣也是家世顯赫之輩。
雖然馬家後面家道中落,但是世家大族的教養猶存;再加上馬騰自己也是忠厚的人,管教出來的女兒自然也不會差。
馬雲祿可不是刁蠻任性的存在,所以她不會直接跳出來,然後口無遮攔的說:“你就是袁敘啊,如果想要娶我,那麼就必須打敗我,不然我就是死,也不會嫁給你”這一類的話。
馬雲祿雖然性格剛烈,但是也明白一件事:自己的幸福跟家族的未來不能相提並論;所以她才乖乖地跟隨馬騰、馬超等人來長安。
而且賈詡按照袁敘的吩咐,已經命手底下的人在西涼等地大肆宣傳“袁敘用半個右扶風作爲聘禮,來要迎娶馬雲祿”的事情。
包括馬騰的結義兄弟韓遂,他當然也知道這件事。
現在袁敘娶馬雲祿,和馬騰結爲秦晉之好的消息已經在西涼做到人盡皆知。
不過馬雲祿卻認爲,袁敘想娶到自己,可沒有那麼容易。
這邊袁敘和馬騰已經敘話了好一會兒,由於兩人都是各自陣營的最高統帥,所以其他人都不敢打斷他們,只能靜靜地看他們。
而袁敘感覺見面的客套話講得差不多了,當即笑道:“伯父,敘已經在長安城準備好了酒宴,特爲伯父等人接風洗塵,我們還是進城在聊。”
馬騰聞言,哈哈一笑,拍了拍袁敘的肩膀,說道:“好,我們進城在好好聊。”
就這樣,雙方大軍就向長安城進發。
沒有用多久的功夫,一行人就來到長安城外。
馬騰、馬超等人也只帶了五百親衛士兵進城,其餘的兵馬全部都駐守在城外,由袁敘派人提供糧草給西涼士兵食用。
此刻的長安城在袁渙、鍾繇、張紘三人通力的治理,再加上甄儼的廢寢忘食修建之下,長安已經慢慢地恢復起來繁華的生機。
很快,馬騰等人就跟隨着袁敘等人就來到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府邸前。
而這座府邸正是由當年董卓派人修建的豪華的府邸。
府邸的會客大廳也是異常得富麗堂皇,奢侈無比。
袁敘的“本意”是表現自己尊重馬騰,讓馬騰來坐主位,畢竟現在馬騰的身份是自己未來的岳父。
但是馬騰卻說什麼也執意不肯,他認爲袁敘是長安之主,自己是客,就應該由袁敘來坐主位。
經過雙方一陣“激烈”的謙讓,最後才達成共識,兩人並排而坐,不分主客。
袁敘以及他的文臣武將們坐在會客廳右列,馬騰和他的人則是坐在會客廳左列。
待衆人都入座好了之後,袁敘的餘光才發現坐在馬騰那一列第二位置的人,以前沒有見過。
是一位身穿鎧甲,披着紅色披風的女將。
如果只是單單看臉的話,那麼這名女將妥妥的軟妹子的形象,長相十分的甜美。
不過她身上穿着的鎧甲卻給她增添了不一樣的美,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感,讓袁敘不由地多看幾眼。
本來按照順序排列,袁敘以爲坐在第二位的是馬超纔對,而就馬騰這次來長安的事由來看,這名女將應該就是自己的未婚妻——馬雲祿。
而一旁的馬騰看到袁敘的眼神落在自己女兒身上,當即撫須一笑,便介紹了起來,鄭重地說道:“承高,想必你也猜到了,這位就是老夫的女兒雲祿。”
“雲祿啊,這位就是衛將軍袁敘,袁承高。”
馬雲祿出身將門世家,性格跟尋常女子大爲不同,她完全沒有扭扭捏捏的姿態,反而是聽後馬騰的介紹,當即起身對着袁敘微微一拜,絲毫沒有因爲自己將來要會嫁給袁敘,而感到一絲羞澀以及怯場的感覺,依舊大大方方地說道:“馬雲祿見過衛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