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陶謙、糜竺密謀曹操
這一日,糜竺得到了密令,便來面見陶謙,進言道:“使君,如今袁術被滅,我們是時候要考慮下一步計劃了。”
陶謙問道:“不知子仲有什麼好的建議?”
糜竺一字一頓地回答道:“出兵兗州,討伐曹操!”
陶謙聞言,頓時錯愕,不太理解糜竺爲什麼建議攻打曹操。
糜竺沒有管陶謙不解的表情,繼續說道:“曹操一直對使君有殺父之仇,他在這次攻打袁術中,成功地佔據兗州大部分的地盤,勢力暴漲;這對於我們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陶謙思索片刻後,問道:“子仲認爲我們應該如何?”
糜竺見陶謙來了興趣,立刻說道:“我們應該先下手爲強,出兵討伐曹操,將戰火放在兗州,從而保護我們徐州不受戰火。”
陶謙聽後,陷入了沉默,心中萬分糾結。
現在曹操不打他,他反而去打曹操,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嗎?
糜竺知道陶謙心中的顧慮,便忽悠道:“使君,曹操此人曾經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由此觀之,曹操是個不折不扣的奸雄。”
“我們決不能把希望寄託在曹操身上,保佑他不會再次攻打徐州上。”
“想當年那十幾萬無辜百姓的慘死,屍體截斷了整條河流的慘景,雖然過了這麼多年,但竺依舊銘記於心。”
“此仇,我們怎麼能不報!”
陶謙沉默不語,心中權衡着利弊,到底要不要出兵兗州。
糜竺再下了一劑猛藥,道:“使君,這次平定袁術之後,竺敢斷言:曹操必定會再犯徐州。”
“曹操的四周分別是使君、袁紹、呂布、孫堅。”
“曹操他不敢,同樣他也沒有那個實力和袁紹交戰。”
“當初瓜分袁術地盤的時候,豫州的地盤絲毫不要,反而只要經歷過數次大戰,民生凋零的兗州。”
“因爲袁敘在豫州汝南郡佈下了重兵,所以曹操不想和袁敘有所接壤;這麼一來,曹操也不會選擇攻打呂布、孫堅,因爲他要留下呂布和孫堅作爲他和袁敘之間的緩衝地帶。”
“如此一來,曹操就只剩下我們徐州一家了;並且曹操正需要徐州這塊富庶之地來壯大他的實力,所以曹操下一個目標必然是我們!”
“如果我們不能先發制人,他日曹操必定還會以報父仇爲名進犯徐州,讓徐州民不聊生。”
陶謙聽到這裏,心中微微動容,思考片刻之後,下定了決心,但還是有所顧忌地問道:“可是老夫和曹操還處在六方聯盟,算是盟友,現在我們應該用什麼名義攻打曹操。”
凡事都要師出有名。
糜竺獻策道:“主公,泰山郡內有一夥勢力,領頭的叫闕宣,他本是徐州下邳人,後面趁着泰山郡戰亂的時候,他在那裏發展自己的勢力,現在已經擁有數千名手下。”
陶謙問道:“子仲的意思是聯合闕宣,裏應外合攻打曹操?”
糜竺說道:“是,也不是。闕宣他公然讓手下稱他爲天子,這擺明是造反。”
“使君可以先聯合他,暗中資助他糧草軍械,讓他攪亂泰山郡,等泰山郡大亂的時候,我們就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以闕宣妄稱天子爲由,進攻泰山郡,曹操要是阻攔我們,那就是包庇闕宣,我們就更加師出有名。”
“等時機成熟的時候,我們在下黑手,殺了闕宣,收降闕宣的兵馬,然後製造曹操和闕宣往來信件,說曹操企圖養寇自重,故意讓闕宣稱天子。”
陶謙思考片刻之後,點頭道:“雖然誣陷曹操養寇自重這個說法,經不起推敲,但也顧不了這麼多了。”
“就按子仲你說的辦,老夫也修書一封給開陽的臧霸,讓他們一同出兵兗州,這次必須讓曹操爲當年枉死的徐州百姓血債血償!”
臧霸、孫觀、吳敦、尹禮四人屯兵在開陽,雖然名義上是陶謙的部將,但實際上是獨立的存在,屬於聽調不聽宣。
因爲臧霸他們算是保衛徐州一方太平,軍勢也不弱,而且跟陶謙沒有發生過沖突,算是井水不犯河水,陶謙這才默許了臧霸的存在。
見陶謙同意攻打曹操,糜竺嘴角上揚起一絲得逞的笑容。
主公,你計成了!
你可要在你的功績本上給我記上一筆:糜竺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陶謙攻打曹操,功勞很大!
……
荊州
這邊纔剛剛率領大軍回到襄陽的袁敘,正打算回去見見自己的妻妾兒女們的時候,沮授來找他了。
沮授笑道:“主公,你回來得正是時候,一切都準備好,三天之後就是黃道吉日,可以登臺稱王了。”
袁敘點了點頭,說道:“這段時間辛苦公與了。”
沮授搖頭道:“爲主公效力,何談辛苦。”
袁敘問道:“最近荊州有發生什麼事嗎?”
沮授回答道:“荊州一切正常,風調雨順,百姓們也豐衣足食。”
最後沮授猶豫了一下,這才道:“還有一件事:主公出發西涼前,曾經讓袁十九派人前往益州招募甘寧。”
“現在甘寧已經到襄陽了,不過發生了一些事情,甘寧想要走,屬下目前已經留住了甘寧。”
袁敘皺眉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今天聽到沮授提起甘寧,袁敘才這件遺忘的事情想了起來。
沒辦法,現在袁敘手下人才太多了。
劉焉去世,劉璋繼任益州牧,政權的交替,難免會發生一些內亂,沈彌、甘寧等人發動叛亂。
那個時候甘寧的名字才進入袁敘的視線,便讓袁十九派人去找甘寧,讓甘寧來荊州,讓他當襄陽水軍的副都督。
因爲甘寧等人在益州發動叛亂,並不順利,敗亡是遲早的事情;這個時候甘寧得到袁敘的招攬之後,二話不說就帶着人動身前往襄陽投奔袁敘。
沮授也按照袁敘先前的安排,封甘寧爲水軍副都督;但襄陽水軍的大都督是蔡瑁。
蔡瑁不僅是荊州大族出身,而是還是袁敘的內兄,在荊州也是位高權重的人。
所以蔡瑁瞧不起甘寧一個新人,並且這個新人還在益州發動叛亂,就這樣兩人之間引發了一系列的矛盾。
襄陽水軍的所有將領肯定向着蔡瑁,這也導致甘寧這個水軍副都督沒有一點存在感,跟一個普通的水軍士兵差不多,說話一點用都沒有。
甘寧性格暴躁,哪裏受得了這些委屈,當即就打算帶人離開。
沮授得知後,親自帶人將甘寧攔了下來,一番好言相勸,甘寧這才留下,等袁敘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