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6章:蜀隋秦三國分唐(下)

作者:秦昊
第2516章:蜀隋秦三國分唐(下)

  李白《蜀道難》中曾言: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而陽平關就是入蜀的第一難。

  不同於函谷關、武關等古關,陽平關其實是一座新關。

  據《三國志?武帝紀》載,曹操於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七月征討張魯時,張魯的本意是收兵封倉,獻城歸降,但是張魯的弟弟張衛及部下將領們卻極力反對。

  張魯迫於壓力,命張衛等人“橫山築城十餘里”,據守“陽平關”。曹操在此地久攻不克,遂率部退還。

  這纔是史料中首次出現陽平關的記載。

  這一世張魯都沒當過漢中太守,陽平關自然不是他所建,而是李孝恭。

  當初董卓身死,楊堅急着掌權,而一旦其軍政大權在手後,第一盯上的必定是漢中的李孝恭。

  楊堅勢大,李孝恭不敢與之力敵,只能趁着楊堅急着排除異己,無暇他顧之際,於散關和安陽交界處的兩山之間新建一關,也就是平陽關。

  李孝恭所建的平陽關,三面環山,兩水盤護,北邊是秦嶺山脈,南面是大巴山、米倉山,嘉陵江水依鎮而過,可謂是易守難攻。

  初建的平陽關其實很簡陋,畢竟李孝恭也沒有那麼多資源來建關,直至後來經過李世民的數次擴建,才形成了如今的規模。

  如今平陽關,南北寬約兩千米,周長約七千五百米,城內有東、南、西三個城門,分別命名爲鎮江門、定軍門、拱漢門。

  望着巍峨的平陽關,蜀國使者張鬆,心中止不住的驚訝。

  沒來陽平關之前,他還覺得別說是劍門關、白水關這些險關了,陽平關甚至都比不上綿竹關。

  可來了之後他才知道,陽平關之險,哪怕在雄關衆多的益州之中,也絕對是排名前幾的存在。

  據張鬆觀察,益州所有的險關之中,也就只有劍閣能穩壓陽平關一籌。

  現在張鬆總算是明白,劉裕爲何對陽平關志在必得了。

  毫不客氣的說,這一座關卡將會決定漢中的歸屬。

  陽平關歸蜀,則漢中歸蜀。

  陽平關歸秦,則漢中歸秦。

  一念至此,張鬆只感覺身上壓力倍增,畢竟對於他來說,這次任務絕對不能失敗,萬一失敗的話他也沒臉繼續效忠劉裕,只能以死謝罪了。

  張鬆在蜀國可是三朝老臣了,劉嫣還活着時,他就已經身居高位,後來劉裕繼位,他也同樣備受信任。

  可隨着劉季的崛起,劉裕的處境也愈發艱難起來,大量益州世家都背叛了劉裕,轉而投入了劉季的麾下。

  張鬆雖堅持到了最後關頭,可終究還是倒向了劉季,背叛了劉裕。

  本以爲這件事會到此爲止,卻不想劉裕竟在最後關頭,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鹹魚翻身,徹底取代了劉季。

  任誰也沒想到會變成這樣的局面,而之前背叛了劉裕的那些人,處境一下子也都變得尷尬了起來。

  畢竟說一千道一萬,無論他們有什麼理由,都是已經背叛國劉裕的人了。

  可如今劉裕卻王者歸來了,又會如何對待他們這些叛徒?

  對此,包括張鬆在內的所有叛臣,都感動無比的忐忑。

  劉裕對於這些叛臣自然是極爲憤恨的,畢竟他沒有對不起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可就算如此對方還是背棄了他,他心中怎麼可能沒有怨念?

  本來劉裕是準備將背叛自己的所有人全部罷官的。

  可要是真這麼幹的話,蜀國官場必將迎來大換血,近二分之一的官員都要被裁換掉,對於蜀國來說無疑是一場大地震,而且他手下也沒有那麼多官員來替換。

  最終劉裕聽了蘇秦的勸慰,決定放下心中的憤恨,選擇原諒這些叛徒,畢竟誰讓當初他連自身都難保呢。

  劉裕的大度原諒,讓張鬆、譙周、龔祿、程畿、龐羲、許靖這些叛徒羞愧難當,紛紛發誓絕不再叛,否則必不得善終。

  劉裕自然不會信這種口頭上的誓言,他暫時既然離不開這些叛徒,就算心有芥蒂也只能用他們,索性這些人還都要臉,叛而復降後的態度都還算不錯。

  張鬆也是叛而復降的衆多蜀臣之一,如今劉裕命他爲使出使陽平關,將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了他這個叛臣,這是何等的新任。

  這要是萬一失敗的話,整個蜀國都會遭到動盪,那張鬆怎麼還有連回蜀國?

  所以此行對於張鬆而言,這次出使陽平關,最好是能說服李嗣源歸降,其次是讓李嗣源保持中立,可一旦李嗣源降秦的話,那他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

  “希望此行可以順利些吧。”張鬆輕嘆道。

  可在表明來意,進入陽平關之後,即將入殿面前李嗣源之前,張鬆的心卻咯噔了一聲。

  大殿前竟擺放這一座大鼎,鼎下堆滿了柴火,而鼎內則滿是滾油。

  “李嗣源這究竟是下馬威?還是已經倒向了大秦,準備活烹了我?”

  張鬆心中有些犯嘀咕的想道,可見面後,李嗣源說的第一句話,就讓他放下心來。

  “蜀使此來是爲了送死否?”李嗣源冷冷道。

  張鬆心中反而鬆了口氣,沒有在第一時間殺他,說明李嗣源還未倒向大秦。

  “非也,在下此次前來,是來和將軍談合作的,兩家繼續共抗暴秦。”張鬆鎮定道。

  “呵呵。”

  李嗣源冷笑起來,寒聲道:“蜀唐兩國,本爲盟友,多年來一直相交莫逆。

  當初劉季稱霸益州,劉裕勢頹,是吾主出兵益州解困,纔有了劉裕如今的翻身。

  可劉裕又是怎麼回報我大唐的?”

  “呃,這……”

  饒是張鬆口才了得,也被李嗣源這番話給懟得,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反駁。

  畢竟李世民對劉裕雪中送炭是事實,而劉裕卻在李世民死後,在唐國最困難的時候落井下石。

  劉裕這事幹的確實不地道,但也沒錯,畢竟國與國之間哪有什麼友誼,有的不過是利益罷了。

  “殿外的大鼎,先生來時應該看到吧。

  劉裕忘恩負義,撕毀了盟約,先生既然代表劉裕而來,若是不能給本將一個解釋的話,可就怪本將心狠手辣了。”李嗣源冷冷道。

  張鬆聞言心中頓時一凜,隨即言辭委婉的爲劉裕開脫起來,並將劉裕撕毀盟約的原因對推到了李唐內部人心不穩,根本不可能在大秦的攻勢下守住漢中,而蜀國取漢中卻是爲了完善益州北部防線上面,是爲了抗秦大局而不得已爲之。

  張鬆這樣的說辭,別說是說服李嗣源了,就在在場衆將也都不能接受,紛紛叫囂着要將張鬆投入鼎內。

  李嗣源冷冷的盯着張鬆,淡漠道:“先生解釋看來不能讓我等滿意,咱們也沒有必要繼續說下去了,來人,送張鬆先生入鼎。”

  “諾。”

  兩個關西大漢上前,扛起張鬆就往殿外走,一副要將其扔進鼎內,活活炸死的姿態。

  張鬆故意沒有說話,就是想看看李嗣源的反應,可直到他被扛出大殿,李嗣源也沒有任何反應。

  這讓張鬆意識到,李嗣源雖還沒有倒向大秦,卻也有了降秦之心。

  他要是在沉默下去的話,可就真的被活烹了,當做歸秦的投名狀了。

  “慢着,在下還有一言,將軍聽完後,在殺在下也不遲。”張鬆掙扎着大喊起來。

  【叮咚,張鬆技能‘巧舌’效果1發動;

  巧舌:巧舌如簧,多爲口才出衆者擁有,且不同的人所擁有的效果不同。

  效果1,此計能發動後,可以通過言語的刺激,並根據對方智力的高低,降低對方1~3點智力。

  效果2,若是戳中對方的痛處,還有可能降低對方的統帥、武力,上下幅度在1~2點之間。

  李嗣源:統帥98(+1),武力102(+4),智力94(+2),政治98(+1),魅力95;

  當前‘巧舌’效果1,降低李嗣源2點智力,當前李嗣源智力下降至】

  李嗣源聞言,心中莫名一動,當即命人將張鬆又給扛了回來。

  暫時保住小命的張鬆,卻也被驚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接下來的談判才最爲關鍵。

  蜀國所給出的籌碼,若是不能讓李嗣源滿意的話,他恐怕真的會舉關歸秦。

  被滾油薰的大汗淋漓的張鬆,一邊擦着額頭的汗漬,一邊道:“李嗣源將軍,能否單獨談談?”

  顯然他接下來的話不方便當衆說出來。

  李嗣源心中一動,略作思量後,帶着張鬆來到後堂。

  “你想說什麼?”李嗣源淡淡道。

  張鬆拱手道:“只要將軍能舉關歸漢,我主願上表天子,封將軍爲隴西王,封地爲隴西郡,並且保留大王的兵權,那些不願歸降的唐軍,也可都會歸於大王帳下。”

  聽到此言,李嗣源瞳孔猛地一縮,他知道陽平關的重要性,卻還是爲劉裕的大手筆給驚到了。

  封他爲王,並且還保留兵權?

  難怪張鬆說的是合作,而不是勸降,劉裕這是要保留他的獨立性,分封他爲蜀國,不,是南漢的第一個附屬國呀。

  老實說,李嗣源此刻很是心動,一直被他隱藏的野心,如今也被劉裕給勾起來。

  李嗣源雖心動,卻也沒有直接答應下來,而是淡淡道:“劉裕已經背信棄義過一次,他所做出的承諾,你覺得本將軍會信嗎?”

  張鬆卻是心中一喜,李嗣源沒有直接拒絕,說明已經心動了,只是雙方還沒有新任基礎罷了

  “軍師說的沒錯,李嗣源果然有野心,只是一直被李世民壓着,從不敢顯露出來半分罷了。”張鬆心中暗道。

  蘇秦看人非常準,他不只看出李嗣源有有野心,還看出李克用、宇文泰、姬發等人都野心,只是不過之前有李世民在,這些人都不敢顯露野心而言。

  由此也足可見,李世民確實比董卓強得多,他不但能鎮住手下的野心家們,而且還能驅使,反觀董卓就壓不住楊堅和李淵。

  “將軍大可不必多疑,我主也知此番對不住李唐,故想在將軍身上,彌補對李唐的虧欠。”

  說着,張鬆竟從袖中取出一封聖旨,攤開口指着印在上面的璽印,說道:“此物足應該可已證明我主的誠意了吧。”

  李嗣源連忙接過,一目十行的瀏覽起來,而看完後又開始閉目沉思,權衡起利弊來。

  劉裕這次確實是誠意十足。

  李嗣源手上的派並不多,除了上萬守軍之外,也只有一個陽平關而已,其中以陽平關的價值最高。

  若不是正好卡在秦軍大軍壓境,而劉裕又沒能徹底拿下漢中的這個時間段話,單單一個陽平關顯然並不值劉裕開出這麼高的價碼。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