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君民相見

作者:青絲如墨
距離進一步靠近的時候,衆人看到了五馬之車、龍鳳標識、金赤綢帶……

  一些出身不凡,很有見識的士人,忍不住驚呼出聲:“天啊,這,這是大漢皇室!”

  一路遷徙,雖然動靜頗大,但由於古代交通不便,加上沒有主動宣揚,天子隨行的消息知道的人並不多。

  而到了現在,就完全沒有必要遮掩了,甚至還需要大肆宣揚開來。

  考慮到這一點,孫賁招來程昱,安排他去向士子們宣佈喜訊。

  程昱領命,很快就帶着一隊甲兵來到衆士子面前,他凝了凝神,朗聲高呼:“董卓禍國,李傕亂政,陛下受辱,人神共憤。”

  “孫車騎感念皇恩,領兵入長安勤王,殺敗李傕,救下陛下。”

  “如今,陛下就在軍中,陛下有旨,一刻鐘後接見士民!”

  這話一說出,士子人羣中立即沸騰起來。

  幾個德高望重的大儒更是眼眸溼潤,先是對着五馬之車叩行大禮:“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即,大儒們又朝着孫賁恭敬拜下:“董卓、李傕欺主禍國,幸得孫車騎忠義勤王,方解陛下罹難。”

  “又有孫車騎治政清明,扶植農桑,疏修壩渠,與民休息,鄉野爲之歡騰。”

  “孫車騎又聚兵練卒,除賊匪,平蠻夷之亂,四方爲之靖寧。”

  “孫車騎忠君愛民,我等無以報效,請受一拜,若有驅使,即當奉命!”

  大儒們做了表率,士子們也紛紛拜禮:“孫車騎忠君愛民,我等無以報效,請受一拜,若有驅使,即當奉命!”

  五馬之車內,漢獻帝雖然看不到外面的場景,但此起彼伏的山呼聲,卻讓他暗暗心驚:“看來,孫賁很得士人之心啊!”

  如此一來,本想打開車簾看看外面風景的漢獻帝,卻是生生遏制住這個想法,任由夕陽透過金色絲簾,映在他那黯然的臉龐上。

  孫賁不知道漢獻帝此時的複雜心思,他的注意力全投注在了人才問題上。

  人才這事,關係到一方勢力的氣運。

  穎川文風天下聞名,號稱‘天下人才半出穎’,這雖然是誇張,但可見對士人的影響力。

  參加穎川文會的千餘士子,雖然不能盡入自己麾下,但就算投了別家諸侯,也沒有關係。

  因爲,一旦自己成就大勢,需要投降和內應……或許就會出現這樣一幕。

  有士子跑到孫賁軍中,對孫賁說道:“故人來此,孫車騎可願接納否?”

  到時候,孫賁只需演一出倒履相迎即可!

  既然要收士子之心,當然要藉助漢獻帝的影響力。

  於是,孫賁傳下號令:“衆大儒和士子其心可嘉,怎能避禮,請陛下撤去乘輿,緩緩而行,以正天下之心!”

  沒過多久,便有侍從將車簾車座撤去,露出一身明黃龍袍的漢獻帝。

  異變突生,漢獻帝嚇了一跳,在衆目睽睽中,他下意識地擡頭挺胸。

  長年漢宮禮儀的薰陶和習慣,讓他身上透着一股雍容華貴的氣質,不過,卻是少了一分威嚴。

  衆士子都望了過去,年輕士子沒見過,但有幾個大儒,卻是在洛陽見過漢獻帝:“果然是陛下!”

  大儒上前大禮參拜,深深叩下頭去,已是淚流滿面:“幸睹天顏無恙,臣等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到幾個大儒叩拜,衆士子也立刻跟着叩拜,目睹漢獻帝的聖顏。

  黑壓壓千餘士子,最後跪成一片:“恭迎陛下聖駕!”

  “諸位平身,不必多禮!”漢獻帝心中微微有些複雜。

  在他看來,孫賁這個舉動,固然是利用他的影響力,但同時也穩固了他的地位。

  漢獻帝知道,只要他對孫賁還有價值,只要士子們心中還有他這個天子,那他就沒有性命之憂。

  士子們朝拜的場景,也讓不少百姓看到了,雖然他們不懂裏面的政治意義,但漢室在民間的影響力還深入人心。

  於是,他們也紛紛跟着叩拜:“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叩拜中,護衛將士不由昂首挺胸,軍容更是嚴整。

  看到這一幕,漢獻帝身子微微一顫,恍惚間,他憶起了自己的幼年時光。

  那時,他的父皇還在,那時,漢室的威嚴在士子和百姓心中,就是真正的天!

  這種久違、熟悉而陌生的衝擊感,讓他微微有些迷醉。

  可惜……

  漢獻帝微微一嘆,擡手示意:“衆位平身!”

  走完了過場,車駕繼續前行。

  當晚,遷徙隊伍在潁川郡城歇息,第二天上午,又開始前往南陽宛城。

  快要到達宛城時,漢獻帝和孫賁商量道:“孫愛卿,待會兒進入宛城時,朕就不拋頭露面了吧?”

  孫賁卻是搖了搖頭:“陛下入宛城,代表的是大政遷移,必須宣稱出去,讓子民們看到陛下的榮光。”

  漢獻帝聽了後,微微一嘆,不再說話。

  沿途景緻飛快倒退,草木蔥蘢,空氣清爽,彷彿帶着一種新清靈氣。

  飛虎騎在前頭開道,步卒緊隨,車駕越過一片草地,宛城漸漸出現在視野中。

  自古以來,一座正規城池都有兩道城牆,內牆長數裏叫城,城裏面集中住着權貴、官吏、工匠,集中手工業是城市的原始職能……

  外牆長十餘里叫郭,郭裏面住着普通百姓,許多是工匠家屬以及服務行業的居民。

  郭的出現比牆要晚,這城郭的區分是一種分工明確的城市規劃傳統,還有雙重保護的作用。

  但隨着人口繁衍倍增,圍起來的牆郭就不夠用了,中原一帶外族絕跡,這種保護限制漸漸失去意義。

  許多中原繁華城市的城郭外面也聚集了民居、街道,甚至還有着集市。

  從孫賁計劃遷都宛城開始,便調來蔣琬和尹籍,負責宛城的規劃改建。

  只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整個宛城便煥然一新,人口倍增,商業繁榮,秩序井然。

  今天正好逢着每月的大集市,遠遠近近的村民、行商都趕了過來。

  再有城裏的市民擺攤出售一些手工器物,整個城市顯得熱鬧非凡,生機勃勃。(未完待續)

  。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