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主動投靠

作者:青絲如墨
就在張鬆快要踏出會客大廳時,關羽、張飛也恰好走了進來,關羽朝着張鬆拱手一禮,而張飛卻是對張鬆冷哼一聲。

  張鬆已猜到了關羽、張飛的身份,出了大廳後,並沒有徑直離去,而是故意放慢步子,側身傾聽。

  “大哥,我早就說了劉璋那小子不地道,現在你看,他還真想對大哥不利!”張飛一進入客廳,便大聲囔囔起來。

  “是啊,大哥,劉璋要調走漢中的三萬兵馬,這要害大哥之心,已是昭然若揭,還請大哥早作防範!”關羽也出聲勸道。

  “漢中乃是劉州牧轄下之地,一應兵馬錢糧都歸劉州牧所有,他要調走漢中三萬之兵也是權限所在,並無不妥之處!”劉備似乎還不相信劉璋對他懷有歹心。

  “大哥,你怎麼到現在還沒醒悟?劉璋將大哥辛辛苦苦訓練的三萬兵馬調走,分明是忌憚大哥的賢名,想要將大哥除掉。”關羽和張飛有些急了。

  客廳外,張鬆聽到這裏,心中不禁在想,這劉備也太迂腐、太中肯了,這般作爲可不符合他心中的明主形象。

  就在張鬆搖搖頭準備離開的時候,劉備接下來說的話,卻讓張鬆對劉備的印象再次發生變化。

  “醒悟?呵呵,二弟、三弟,我何曾不明白你們說的!”

  “那大哥你……”

  “我只是不想給益州百姓帶來戰禍而已,畢竟,如果我抗命不遵,劉州牧必定怒而發兵來攻,到時候,益州必然生靈塗炭,這讓我於心何忍,我寧死,也不願連累益州百姓。”

  “主公真乃仁義之主也!”一直沒開口的諸葛亮,悠悠讚道。

  同時間,客廳外的張鬆也給劉備設定了真仁義的標籤,心中激盪的他,差點沒忍住返回大廳。

  張鬆得到了心中想要的答案,也擔心被人發現偷聽不好,他最終選擇了暫且離去。

  傍晚時分,諸葛亮爲張鬆準備的館舍內,張鬆正和法正、孟達祕密聊着什麼。

  只聽張鬆率先開口問道:“孝直、子度,你們白天在城中暗訪,情況如何?”

  孟達給法正使了個眼色,示意由法正來回答,法正沒有忸怩,徑直回道:“子喬啊,所謂百聞不如一見,今天城中一訪,方纔知曉世上當真有明主。”

  “開倉放糧救流民、除惡吏、滅盜匪、興農事、修水利、禮賢士、勤政事、善練兵……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沒人不說劉備的好。”

  “能得到滿城百姓的擁戴,劉備的賢德毋庸置疑,難怪他才入川一年多,仁義之名便傳遍了益州。”

  說到這裏,法正話題一轉,反問向了張鬆:“子喬,白天你和劉備接觸後,有何感想?”

  張鬆神色感慨,朗聲回道:“孝直、子度,因爲我的相貌問題,一直以來,我受到過不少輕視和折辱。”

  “這次,我和劉備見面,他沒有對我的相貌產生絲毫嫌惡,這是我對他心生好感的第一個理由。”

  “在我代劉璋宣告調離劉備麾下兵馬的時候,劉備沒有因爲這個壞消息憤怒失態,反而好言告慰,邀我晚上赴宴,這是我對他心生好感的第二個緣由。”

  “離開會客大廳的時候,我偷聽到他的二弟、三弟勸劉備對劉璋早作防備,可劉備卻拒絕了,一開始,我認爲劉備這般應對太過迂腐。”

  “可後來才知曉,劉備之所以不願和劉璋對立,並不是他不知曉劉璋的歹心,而是他不想因爲自己引起益州的戰亂,最終生靈塗炭。”

  “劉備曾說,他寧死也不願連累益州百姓,這便是我對他心生好感的第三個緣由。”

  說到這裏,三人目光對視,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決然。

  夜入一更,張鬆與法正、孟達離開館舍,一同前往府衙飲宴。

  因爲諸葛亮已提前將法正、孟達的一些情報告知給了劉備,所以,對於多了法正、孟達這兩個不速之客,劉備不但絲毫不介意,反而熱情接待起來。

  對於人才,劉備一直極度渴望,更何況按照諸葛亮的說法,張鬆、法正、孟達等人或許會成爲他奪取益州的最大助力。

  是的,在關羽、張飛、諸葛亮的極力勸說下,劉備‘終於放棄坐以待斃,準備強力反擊,一舉拿下益州’。

  酒宴開始後,劉備頻頻向張鬆、法正、孟達三人敬酒,好似一點都不擔心兵權被奪一般。

  感受到劉備的熱情,張鬆、法正、孟達心中暗暗點頭,對劉備越發滿意起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鬆、法正、孟達齊齊來到劉備面前,恭敬一拜道:“不才張子喬(法孝直、孟子度)拜見主公,還請主公收留!”

  “這,這是何意?”劉備故作驚訝,伸手準備將三人扶起。

  “我等三人仰慕玄德公已久,希望投在玄德公麾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張鬆、法正、孟達再次一拜。

  就在劉備準備開口接納三人的時候,諸葛亮卻是突然插口道:“子喬、孝直、子度,你們乃是劉州牧麾下文武,現在轉投我家主公怕是不妥吧!”

  張鬆口齒伶俐,連忙解釋道:“不瞞玄德公、孔明先生,我們對劉璋早已徹底失望,劉璋這人不識英傑、胸無大志、貪圖享樂,實非亂世明主,現如今,他更是嫉賢妒能,想要對玄德公出手,我們仰慕玄德公的爲人,特來投奔,還請玄德公收留!”

  劉備聞言心中暗暗激動,在看到諸葛亮朝他點點頭後,他一邊將張鬆、法正、孟達三人扶起,一邊說道:“當今天下,奸臣當道,天子蒙羞,國將不國,每每想到此處,我都心如刀絞。”

  “我劉玄德雖然只是漢室末胄,勢單力薄,但也常懷忠君報國之心。”

  “如果子喬、孝直、子度願意助我中興大漢,恢復朗朗乾坤,那我劉玄德必將感激不盡!”

  聽劉備如此說,張鬆、法正、孟達又是重重一拜:“玄德公高義,我等願鞍前馬後追隨!”(未完待續)

  。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