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林寒對話張良】

作者:六兩橘貓
林寒。

  聽到蕭何的描述,劉邦想起固陵之戰時,那個在項羽身邊衝殺的青年。

  劉邦從垓下的降兵口中知道這麼一個人的存在。

  此子來歷神祕,卻足智多謀,勇武無敵。

  聽垓下投降的將士所言,早在他撕毀鴻溝協議之前,林寒就警告過項羽此事。

  後來也警告過項羽,莫讓龍且戰韓信,項羽不聽,才導致他們的困境。

  若項羽聽從林寒之言,必不會如此輕易敗退。

  而追殺項羽的將士彙報,在垓下也是一個青年將項羽救走。

  現在林寒出現在韓信身邊。想到此事,劉邦一顆心往下沉。

  “早知如此,就不應該給他兵馬攻打齊國,現在壯大,便背叛於我。”

  劉邦怒氣上涌。

  “軍師,項羽的人已出現在韓信身邊,可有對策。”

  聞言,張良思索片刻,篤定說道:“王上莫急,韓信信義,重諾言,感恩義,不會叛。”

  “可是如今項羽身邊的心腹,已入住韓信軍營多日,如何能信?”

  “王上,昔日陳平用計,離間范增等人,以致項羽身邊無人。若對方用離間於我等呢?莫亂陣腳,韓信重信諾,不會叛。”張良篤定說道。

  “可他爲何垓下之戰後,領兵離開,如今連見我都不願見?不敢迴應,是爲何事?”劉邦問道。

  張良看了眼劉邦,欲言又止,最終嘆息搖頭。

  “此事還未有定論,王上可信韓信,莫猜疑,否則真讓韓信知曉,恐怕會逼上絕路。”張良盡力勸說。

  見張良篤定,劉邦稍稍平息心情。

  “軍師可有辦法,讓韓信回來?”

  “吾往韓信軍營一趟,看看此林寒虛實。”張良說道。

  “好。”劉邦毫不猶豫答應。

  ……

  送走蕭何,來了張良。

  這讓林寒無比意外。

  自入副本以來,林寒就未見張良,正好這次有機會。

  蕭何勸不回韓信,張良過來,可見劉邦對此重視。

  見到張良時,林寒仔細打量着這個傳說中的半聖。

  謙謙君子,體質弱,面白無鬚,和當今審美的粗獷漢子完全不符,看着像病懨懨的公子哥。

  不過林寒卻不敢輕視張良。

  武廟十哲中的半聖,幫助劉邦建立漢朝,讓‘漢’成爲民族代號的人物。

  他的大智慧,無人能敵,林寒不得不謹慎對待。

  “這位便是林寒閣下?”張良見到林寒時,同樣仔細打量着。

  他在固陵之戰的軍陣中,見過林寒一面。

  林寒與項羽並肩,衝殺在戰陣之前,勇武比項羽亦不弱。

  現在他見到,基本確定,林寒在韓信身邊之事爲真。

  “見過張良先生。”林寒謙虛作揖。

  “先生不敢當。”張良搖頭一笑。

  韓信招呼兩人坐下,軍帳之中,只有韓信,蒯徹,林寒及張良四人。

  蒯徹在韓信身邊不說話,其他三人氣氛微妙。

  “不知軍師前來,所爲何事?”韓信開口問道。

  “齊王,如今天下基本確定,爲何匆匆離去?只需渡江東,天下可平定。”張良慢悠悠問道。

  “軍師,你之兵法,比我亦不差,當知渡江之危險。固陵之戰及垓下之戰,七十萬兵馬無法圍殺項羽,軍中糧食消耗巨大,無法渡江。若貿然渡江,項羽集隊伍,半渡而擊,大軍潰敗。項羽統帥之能,無人能及,你應該知曉,召我回去,必不是準備渡江。”韓信說道。

  “即便並非渡江,亦是爲謀項羽,爲何如此急於回齊地?”張良問道。

  “我來說吧。”林寒插話說道:“韓將軍只是不想回去送死。”

  “送死,此話怎講?”張良面容淡定,看向林寒。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林寒說道。

  聞言,張良目光閃過一絲詫異,很快便隱匿,臉上沒有表現出來。

  “閣下一面之詞,就否定漢王?漢王向來知人善用,何故至此?”張良問道。

  “這話,恐怕軍師自己也不信吧?”林寒淡定說道:“垓下之戰,本應是項羽身死之局,可惜項羽逃脫,若我猜得沒錯,軍師亦是打算,在項羽死後,退隱山林,以脫功高震主之因果。”

  張良瞳孔大縮。

  此事他從未與人說起,只是見劉邦性格及行事,暗中打算而已,沒想到如今林寒卻能看出來。

  “這不過片面之詞,子非吾,焉知吾之所想?”

  “軍師,你有算天機之能,可敢以黃石公之名起誓,劉邦召齊王回去,不是爲奪韓信手中兵權?”林寒說道。

  張良神色淡然,內心卻激起驚濤駭浪。

  林寒是他認知中,第一個遇到如此棘手之人,三言兩語的交鋒,不斷逼迫於他。

  “吾師之名,自不敢冒犯,如何用來起誓。”張良說道。

  “軍師,連你自己都有退隱之意,卻來此勸齊王回去?莫不是想讓齊王回去送死?”

  “漢王給齊王天下兵馬大權?怎來送死一說?狡兔之言,不過你臆測而已。”張良淡然說道。

  “那軍師爲何不敢以黃石公之名起誓?”林寒再次緊逼。

  “師父乃修道之人,不管世事,不佔因果,爲何冒犯?”張良反問。

  見張良再避開話題,林寒不追着此事。

  “劉邦因齊王挾功封王,惱怒不已,軍師好言相勸,才讓劉邦隱忍,承認齊王之名,只爲用齊王統帥能力,破項羽軍陣。

  原先軍師是想,劉邦統一天下後,推辭賞賜,退隱山林。可惜垓下之戰,項羽未死,想法不能成行。

  在劉邦身邊太久,軍師應該看透,漢王劉邦乃市儈小人性格,其妻呂雉,更是狠辣女子,如今卻想勸齊王回去,軍師學聖賢之書,爲何如此?”

  張良身心俱震。

  他終於體會到林寒的恐怖,初次見面,一句句全部落在他的心坎上。

  怪不得垓下投降的楚軍將士,對林寒如此恭維,怪不得項羽中四面埋伏,四面楚歌之局不死。

  原來是有高人相助。

  林寒的話,他沒有一句可以反駁的。

  “王上有一二不足,但知人善用,可非閣下口中小人。”張良辯解。

  對他的辯解,林寒淡然笑道:“劉邦曾不止一次奪走齊王兵權,本來垓下之戰後,劉邦忌憚,該再奪齊王兵權,可惜,齊王領兵離開。”

  “這不過是你臆測而已。”

  張良保持鎮定,看向韓信。

  “齊王,王上待你如心腹。齊楚之地,待項羽死後,亦可成爲你封地,你聽項羽身邊之人片面之詞?”

  聞言,一直看兩人爭論的韓信,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

  “我信。”

  韓信篤定的話,讓張良頓住,難以置信。

  “爲何?”

  “因爲這個。”韓信將懷中錦囊取出,丟給張良。

  見錦囊中的簡書,張良愣住。

  “此乃之前之事,有何說法?”

  “此錦囊是垓下之圍前,先生給我,並與我對賭,讓我在項羽逃離之後打開。怕我不信,纔將錦囊給我。”

  “不可能。”

  張良神情徒變,彷彿聽到不可思議之事。

  “正是不可能,我纔信他。錦囊自入我手後,未曾有其他人碰過。十面埋伏之計,是我爲圍殺項羽制定,四面楚歌,乃是你我商議確定,更別說東城之戰及烏江之事。先生有通曉天機之能,我爲何不信?”

  張良聽韓信的描述,確定他沒說謊。

  “先生可是用計,將錦囊調包?”張良說道。

  “齊王開錦囊之時,我剛剛救下霸王,逃往江東,何來分身調包錦囊?

  軍師恐怕心中自有定計,是真是假,心中有數,又何須問我?遠在千里之外,在齊王身上將錦囊調包,我自認爲沒有仙人之能”

  張良沉默。

  此事玄乎,發生在他身上,都要信。

  讓人神不知鬼不覺在韓信身邊調包錦囊,此事也不可能。

  “齊王,可否讓吾與林寒獨自商量?”

  “好。”

  韓信並不阻止,擺擺手,他帶着蒯徹離開。

  林寒駁倒張良,讓他更加確定劉邦對他居心叵測之事。

  營帳之中,只剩林寒與張良兩人。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