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目錄 (共1752章)
- 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軍事才能
- 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
- 3 書裏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
- 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
- 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
- 6 東漢諸侯王
- 1 上任
- 2 賭錢
- 3 殺人
- 4 留錢
- 5 大計
- 6 初夜
- 7 計劃
- 8 士族
- 9 道人
- 10 查封
- 11 朋黨
- 12 敬事
- 13 典韋
- 14 性格
- 15 命令
- 16 原盼
- 17 無賴
- 18 捕人
- 18 捕人_25
- 19 惡奴
- 19 惡奴_27
- 20 名士
- 20 名士_29
- 21 賞錢
- 21 賞錢_31
- 22 旋舞
- 22 旋舞_33
- 23 劫人
- 23 劫人_35
- 24 杜買
- 24 杜買_37
- 25 備寇
- 25 備寇_39
- 26 招人
- 26 招人_41
- 27 敬老
- 27 敬老_43
- 28 原師
- 28 原師_45
- 29 許季
- 30 回家
- 29 許季_48
- 31 唐兒
- 30 回家_50
- 32 荀衢
- 31 唐兒_52
- 33 程偃
- 32 荀衢_54
- 34 馮家
- 33 程偃_56
- 35 集合
- 34 馮家_58
- 36 什伍
- 37 起行
- 35 集合_61
- 38 初步
- 36 什伍_63
- 39 開練
- 37 起行_65
- 40 蹴鞠
- 38 初步_67
- 41 效果
- 39 開練_69
- 42 馮鞏
- 40 蹴鞠_71
- 43 縣尉
- 41 效果_73
- 44 高家
- 45 欺人
- 42 馮鞏_76
- 46 盜馬
- 43 縣尉_78
- 47 山雨
- 44 高家_80
- 48 雷霆
- 45 欺人_82
- 49 登門
- 46 盜馬_84
- 50 排場
- 47 山雨_86
- 51 故事
- 52 市義
- 48 雷霆_89
- 53 送糧
- 49 登門_91
- 54 詐死
- 50 排場_93
- 55 毀容
- 51 故事_95
- 56 熔鑄
- 52 市義_97
- 57 市恩
- 53 送糧_99
- 58 孫堅
- 54 詐死_101
- 59 慨嘆
- 55 毀容_103
- 60 文直
- 56 熔鑄_105
- 61 仲業
- 57 市恩_107
- 62 賜字
- 58 孫堅_109
- 63 同道
- 59 慨嘆_111
- 64 戲忠
- 60 文直_113
- 65 短歌
- 1 虎士
- 61 仲業_116
- 2 獲名
- 62 賜字_118
- 3 習射
- 63 同道_120
- 4 初雪
- 64 戲忠_122
- 5 江禽
- 65 短歌_124
- 6 聞寇
- 1 虎士_126
- 7 獨行
- 2 獲名_128
- 8 推衣
- 3 習射_130
- 9 結交
- 4 初雪_132
- 10 防寇
- 5 江禽_134
- 11 寇至
- 6 聞寇_136
- 12 馳援
- 7 獨行_138
- 13 荀君有召
- 8 推衣_140
- 14 賊困屋中
- 9 結交_142
- 15 原盼勸賊
- 10 防寇_144
- 16 爲君請功
- 11 寇至_146
- 17 推功相讓
- 12 馳援_148
- 18 西鄉薔夫
- 13 荀君有召_150
- 19 二荀優劣
- 14 賊困屋中_152
- 20 牽掛者何
- 15 原盼勸賊_154
- 21 上任西鄉
- 16 爲君請功_156
- 22 文高初見
- 17 推功相讓_158
- 23 市中美人
- 18 西鄉薔夫_160
- 24 張讓賓客
- 19 二荀優劣_162
- 25 鄉有野賢
- 20 牽掛者何_164
- 26 鄉中四姓
- 21 上任西鄉_166
- 27 高素三勸
- 22 文高初見_168
- 28 君子報仇
- 23 市中美人_170
- 29 樂進歸來
- 24 張讓賓客_172
- 30 朱陽第三
- 25 鄉有野賢_174
- 31 除惡務盡
- 26 鄉中四姓_176
- 32 君爲虎士
- 27 高素三勸_178
- 33 再見遲婢
- 28 君子報仇_180
- 34 招攬樂進
- 29 樂進歸來_182
- 35 鄉吏殘民
- 36 第三兄弟
- 30 朱陽第三_185
- 37 無禮賠罪
- 31 除惡務盡_187
- 38 荀攸來訪
- 32 君爲虎士_189
- 39 得二荀舉薦
- 33 再見遲婢_191
- 40 荀攸之志
- 34 招攬樂進_193
- 41 虛虛實實
- 35 鄉吏殘民_195
- 42 三見遲婢
- 36 第三兄弟_197
- 43 虎膽奸雄
- 37 無禮賠罪_199
- 44 許仲程偃
- 45 正旦前日
- 38 荀攸來訪_202
- 46 可憐的胡/平
- 39 得二荀舉薦_204
- 47 武貴立功
- 40 荀攸之志_206
- 48 正旦之日
- 41 虛虛實實_208
- 49 辦成鐵案
- 42 三見遲婢_210
- 50 祭祀族宴
- 51 動手前夜
- 43 虎膽奸雄_213
- 52 最後的麻痹
- 44 許仲程偃_215
- 53 滅族(上)
- 45 正旦前日_217
- 54 滅族(下)
- 46 可憐的胡/平_219
- 55 買馬(上)
- 47 武貴立功_221
- 56 買馬(下)
- 48 正旦之日_223
- 57 二月習射(上)
- 49 辦成鐵案_225
- 58 二月習射(下)
- 50 祭祀族宴_227
- 59 荀君爲政(上)
- 51 動手前夜_229
- 60 荀君爲政(下)
- 52 最後的麻痹_231
- 61 太守行春(上)
- 53 滅族(上)_233
- 62 太守行春(下)
- 63 田邊斷案(上)
- 54 滅族(下)_236
- 64 田邊斷案(下)
- 55 買馬(上)_238
- 65 延攬勇士(上)
- 56 買馬(下)_240
- 66 延攬勇士(下)
- 57 二月習射(上)_242
- 67 鳳集西鄉(上)
- 58 二月習射(下)_244
- 68 鳳集西鄉(下)
- 59 荀君爲政(上)_246
- 69 郡知其名(上)
- 60 荀君爲政(下)_248
- 70 郡知其名(下)
- 61 太守行春(上)_250
- 71 初見一龍(上)
- 62 太守行春(下)_252
- 72 初見一龍(下)
- 63 田邊斷案(上)_254
- 73 忠孝勇武
- 64 田邊斷案(下)_256
- 74 如何練兵
- 65 延攬勇士(上)_258
- 75 許縣陳氏
- 66 延攬勇士(下)_260
- 76 演武薦賢(上)
- 67 鳳集西鄉(上)_262
- 77 演武薦賢(下)
- 68 鳳集西鄉(下)_264
- 1 雙喜臨門(上)
- 69 郡知其名(上)_266
- 2 雙喜臨門(下)
- 70 郡知其名(下)_268
- 3 道左逢貴
- 71 初見一龍(上)_270
- 4 牆下相托
- 5 尋賢不遇(上)
- 72 初見一龍(下)_273
- 6 尋賢不遇(下)
- 73 忠孝勇武_275
- 7 遍觀郡北(上)
- 74 如何練兵_277
- 8 遍觀郡北(下)
- 75 許縣陳氏_279
- 9 計吏郭圖(上)
- 76 演武薦賢(上)_281
- 10 計吏郭圖(下)
- 77 演武薦賢(下)_283
- 11 督郵屬吏
- 1 雙喜臨門(上)_285
- 12 琴心劍膽
- 2 雙喜臨門(下)_287
- 13 志纔出山
- 3 道左逢貴_289
- 14 陽城治吏(上)
- 4 牆下相托_291
- 15 陽城治吏(下)
- 5 尋賢不遇(上)_293
- 16 虎狼之威(上)
- 6 尋賢不遇(下)_295
- 17 虎狼之威(下)
- 7 遍觀郡北(上)_297
- 18 誅滅沈家(上)
- 19 誅滅沈家(下)
- 8 遍觀郡北(下)_300
- 20 今有潁陰乳虎(上)
- 9 計吏郭圖(上)_302
- 21 今有潁陰乳虎(中)
- 10 計吏郭圖(下)_304
- 22 今有潁陰乳虎(下)
- 11 督郵屬吏_306
- 23 大獲豐收
- 24 鐵官見聞
- 12 琴心劍膽_309
- 25 郡府迴文
- 13 志纔出山_311
- 26 威震郡北
- 14 陽城治吏(上)_313
- 27 舉薦戲忠
- 15 陽城治吏(下)_315
- 28 辰彼碩女
- 16 虎狼之威(上)_317
- 29 盤點籌劃
- 17 虎狼之威(下)_319
- 30 歸家諸事
- 18 誅滅沈家(上)_321
- 31 督郵一怒(上)
- 32 督郵一怒(中)
- 19 誅滅沈家(下)_324
- 33 督郵一怒(下)
- 20 今有潁陰乳虎(上)_326
- 34 一怒之威
- 21 今有潁陰乳虎(中)_328
- 35 褒貶由人
- 22 今有潁陰乳虎(下)_330
- 1 光和六年(上)
- 23 大獲豐收_332
- 2 光和六年(下)
- 24 鐵官見聞_334
- 3 光和七年
- 25 郡府迴文_336
- 4 風雪夜刺(上)
- 26 威震郡北_338
- 5 風雪夜刺(下)
- 27 舉薦戲忠_340
- 6 何爲乳虎
- 28 辰彼碩女_342
- 7 清洗潁陰(上)
- 29 盤點籌劃_344
- 8 清洗潁陰(下)
- 30 歸家諸事_346
- 9 督郵在此(上)
- 31 督郵一怒(上)_348
- 10 督郵在此(下)
- 32 督郵一怒(中)_350
- 11 雪夜攻莊
- 33 督郵一怒(下)_352
- 12 郡兵曹椽
- 13 黃巾圍城
- 34 一怒之威_355
- 14 守城初戰
- 35 褒貶由人_357
- 15 出城激戰
- 1 光和六年(上)_359
- 16 第一天(上)
- 2 光和六年(下)_361
- 17 第一天(中)
- 3 光和七年_363
- 18 第一天(下)
- 4 風雪夜刺(上)_365
- 19 辛璦(上)
- 20 辛璦(中)
- 5 風雪夜刺(下)_368
- 21 辛璦(下)
- 6 何爲乳虎_370
- 22 文聘(上)
- 7 清洗潁陰(上)_372
- 23 文聘(中)
- 8 清洗潁陰(下)_374
- 24 文聘(下)
- 25 再勝
- 9 督郵在此(上)_377
- 26 決勝
- 10 督郵在此(下)_379
- 27 如夢
- 11 雪夜攻莊_381
- 28 詐降
- 12 郡兵曹椽_383
- 29 鍾繇
- 13 黃巾圍城_385
- 30 將戰
- 14 守城初戰_387
- 31 破敵(上)
- 32 破敵(中)
- 15 出城激戰_390
- 33 破敵(下)
- 16 第一天(上)_392
- 34 大勝(上)
- 17 第一天(中)_394
- 35 大勝(下)
- 18 第一天(下)_396
- 36 會師(上)
- 19 辛璦(上)_398
- 37 會師(下)
- 20 辛璦(中)_400
- 38 範繩
- 21 辛璦(下)_402
- 39 班底
- 22 文聘(上)_404
- 40 鐵營
- 23 文聘(中)_406
- 41 夕陽
- 24 文聘(下)_408
- 42 可願南下?
- 25 再勝_410
- 43 爲今之計
- 26 決勝_412
- 44 練軍方略
- 27 如夢_414
- 45 得士親附
- 28 詐降_416
- 46 恩威並施
- 29 鍾繇_418
- 47 辨旗察鼓
- 30 將戰_420
- 48 選編死士
- 49 輜重已備
- 31 破敵(上)_423
- 50 勵士出征
- 32 破敵(中)_425
- 51 謀算將戰
- 33 破敵(下)_427
- 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34 大勝(上)_429
- 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
- 35 大勝(下)_431
- 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
- 36 會師(上)_433
- 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
- 37 會師(下)_435
- 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
- 38 範繩_437
- 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
- 39 班底_439
- 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
- 40 鐵營_441
- 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
- 41 夕陽_443
- 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
- 42 可願南下?_445
- 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
- 43 爲今之計_447
- 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
- 44 練軍方略_449
- 63 滍水星河影動搖
-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軍事才能
- 45 得士親附_452
- 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
- 46 恩威並施_454
- 65 歸來解甲抵足眠
- 47 辨旗察鼓_456
- 66 急擊則負緩則勝
- 48 選編死士_458
- 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
- 49 輜重已備_460
- 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
- 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
- 50 勵士出征_463
- 70 孫曹通脫荀慎行
- 51 謀算將戰_465
- 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
- 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
- 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_468
- 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
- 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_470
- 74 歸來有美迎於城
- 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_472
- 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
- 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
- 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_475
- 77 布植黨羽養虎豹
- 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_477
- 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
- 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
- 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_480
- 80 擒賊先擒王
- 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_482
- 81 捕拿張直(上)
- 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_484
- 84 捕拿張直(下)
- 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_486
- 83 威震陽翟(上)
- 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_488
- 84 威震陽翟(中)
- 85 威震陽翟(下)
- 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_491
- 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
- 63 滍水星河影動搖_493
- 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
- 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_495
- 88 從徵汝南(上
- 89 從徵汝南(中)
- 65 歸來解甲抵足眠_498
- 90 從徵汝南(下)
- 66 急擊則負緩則勝_500
- 91 兵臨西華(上)
- 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_502
- 92 兵臨西華(中)
- 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_504
- 93 兵臨西華(下)
- 94 會師城下(上)
- 95 會師城下(中)
- 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_508
- 96 會師城下(下)
- 70 孫曹通脫荀慎行_510
- 97 孫文臺單騎陷陣
- 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_512
- 98 荀貞之虎膽包天
- 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_514
- 99 做下何事引敵驚
- 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
- 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_517
- 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
- 74 歸來有美迎於城_519
- 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
- 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_521
- 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
- 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_523
- 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
- 77 布植黨羽養虎豹_525
- 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
- 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
- 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_528
- 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
- 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
- 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_531
- 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
- 80 擒賊先擒王_533
- 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
- 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
- 81 捕拿張直(上)_536
- 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
- 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
- 84 捕拿張直(下)_539
- 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
- 83 威震陽翟(上)_541
- 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
- 84 威震陽翟(中)_543
- 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
- 85 威震陽翟(下)_545
- 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
- 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_547
- 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
- 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_549
- 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
- 88 從徵汝南(上_551
- 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
- 89 從徵汝南(中)_553
- 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
- 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
- 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
- 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
- 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
- 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
- 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
- 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
- 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
- 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
- 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
- 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
- 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
- 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
- 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
- 128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
- 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
- 129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
- 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
- 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
- 130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
- 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
- 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
- 131聖旨一下赴冀州一
- 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
- 132聖旨一下赴冀州二
- 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
- 133聖旨一下赴冀州三
- 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
- 134聖旨一下赴冀州四
- 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
- 135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
- 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
- 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
- 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
- 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
- 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
- 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
- 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
- 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
- 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
- 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
- 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
- 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
- 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
- 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
- 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
- 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
- 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
- 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
- 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
- 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
- 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
- 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
- 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
- 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
- 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
- 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
- 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
- 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
- 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
- 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
- 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
- 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
- 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
- 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
- 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
- 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
- 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
- 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
- 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
- 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
- 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
- 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
- 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
- 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
- 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
- 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
- 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_632
- 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
- 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_634
- 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
- 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_636
- 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
- 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_638
- 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
- 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_640
- 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
- 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_642
- 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
- 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_644
- 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
- 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_646
- 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
- 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_648
- 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
- 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_650
- 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
- 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_652
- 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
- 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_654
- 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
- 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_656
- 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
- 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
- 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_659
- 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
- 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_661
- 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
- 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_663
- 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
- 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_665
- 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
- 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_667
- 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
- 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_669
- 55 我爲君取彼良駒(一)
- 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_671
- 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
- 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_673
- 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
- 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_675
- 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
- 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_677
- 59 吾候諸君久矣
- 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
- 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_680
- 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
- 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_682
- 62 忽聞北地羌人亂
- 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_684
- 63 不朽曰三次爲功
- 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_686
- 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65 邀得念舊仁厚名
- 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_689
- 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 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_691
- 67 本以霸王道雜之
- 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_693
- 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
- 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_695
- 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
- 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_697
- 70 今才知君是誰人
- 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
- 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_700
- 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
- 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_702
- 73 贈馬劉備關張喜
- 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_704
- 74 爆竹聲裏辭舊歲(上)
- 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_706
- 75 爆竹聲裏辭舊歲(下)
- 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
- 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
- 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_710
- 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
- 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_712
- 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
- 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_714
- 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
- 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
- 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_717
- 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
- 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_719
- 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
- 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_721
- 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
- 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_723
- 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
- 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_725
- 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
- 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_727
- 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
- 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_729
- 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
- 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_731
- 89 智勇兼備褚飛燕
- 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_733
- 90 揭竿而起爲招安
- 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_735
- 91 忽然聞得故人到
- 92 虛席問賊進退意
- 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_738
- 93 夜夜磨我削葵刀
- 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_740
- 94 願以區區當芹獻
- 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_742
- 95 冀州北望氣如何
- 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_744
- 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
- 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_746
- 97 出身未捷身先死
- 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_748
- 98 幸有螟蛉機變才
- 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_750
- 99 月黑雁飛弓馬逐
- 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
- 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_753
- 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 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_755
- 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
- 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_757
- 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
- 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_759
- 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
- 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_761
- 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
- 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
- 55 我爲君取彼良駒(一)_764
- 1 飛書問君何所欲
- 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_766
- 2 禮錢需得四百萬
- 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_768
- 3 路見白骨露於野
- 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_770
- 4 豫州乳虎第一威
- 59 吾候諸君久矣_772
- 5 言而有信荀貞之
- 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_774
- 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
- 7 置彀在此請君入
- 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_777
- 8 守職歲滿乃爲真
- 62 忽聞北地羌人亂_779
- 9 書箋反覆修棧道
- 63 不朽曰三次爲功_781
- 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
- 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_783
- 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
- 65 邀得念舊仁厚名_785
- 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
- 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_787
- 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
- 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
- 67 本以霸王道雜之_790
- 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
- 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_792
- 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
- 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_794
- 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
- 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
- 70 今才知君是誰人_797
- 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
- 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_799
- 20 屯田從來積糧策
- 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_801
- 21 黃帝邢德有之乎
- 73 贈馬劉備關張喜_803
- 74 爆竹聲裏辭舊歲(上)_804
- 75 爆竹聲裏辭舊歲(下)_805
- 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_806
- 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_807
- 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_808
- 22 枉費心機空費時
- 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_810
- 23 甲光向日來者誰
- 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_812
- 24 太守驪馬從白駒
- 25 我公恩信結人深
- 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_815
- 26 祖宗德澤在遺黎
- 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_817
- 27 蘇合湯餅孰爲香
- 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_819
- 28 幾事不密則成害
- 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_821
- 29 志高行健皓月明
- 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_823
- 30 臨大事從容不迫
- 31 名重徐州陳元龍
- 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_826
- 32 國家棟梁傅南容
- 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_828
- 33 鸞鳳擇良木而棲
- 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_830
- 34 飛蠅逐路廁之臭
- 35 潛光爲養羽翼成
- 89 智勇兼備褚飛燕_833
- 36 我所邀者仁民名
- 90 揭竿而起爲招安_835
- 37 生來無計避徵徭
- 91 忽然聞得故人到_837
- 38 陰入縣寺持短長
- 39 點將封侯趁少年
- 92 虛席問賊進退意_840
- 40 隱祕非只君可尋
- 41 一諾從來許殺身
- 93 夜夜磨我削葵刀_843
- 42 君臣自古固多疑
- 94 願以區區當芹獻_845
- 43 焉可自棄學陳項
- 95 冀州北望氣如何_847
- 44 而今本爲多事秋
- 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_849
- 45 天寒遙寄冬衣去
- 46 室暖臨懷春情在
- 97 出身未捷身先死_852
- 47 將軍何嘗真無情
- 98 幸有螟蛉機變才_854
- 48 惟是小人最難養
- 99 月黑雁飛弓馬逐_856
- 49 聖如仲尼也好名
- 50 孰謂盜跖不知義
- 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_859
- 51 無中生有兵家計
- 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_861
- 52 圍魏救趙亂其陣
- 53 只知太守不知君
- 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_864
- 54 膽大妄爲豫州兒
- 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_866
- 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
- 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_868
- 56 行若純儒實懷詭
- 57 尺素飛傳相思意
- 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_871
- 58 關張各有惆悵情
- 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_873
- 59 軺車從事雷霆來
- 60 樽前豪傑意難決
- 1 飛書問君何所欲_876
- 61 最令人懼是毒計
- 2 禮錢需得四百萬_878
- 62 其猶穿窬之盜也
- 63 叕兒乃有大志乎
- 3 路見白骨露於野_881
- 64 欲得鐵馬先得人
- 4 豫州乳虎第一威_883
- 65 安之若素使人奇
- 66 負此俸食慚愧極
- 5 言而有信荀貞之_886
- 67 鮮卑復又寇幽並
- 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_888
- 69 英雄志氣袁本初
- 7 置彀在此請君入_890
- 69 尋得事由插爪牙
- 8 守職歲滿乃爲真_892
- 70 相見恨晚堂上歡
- 9 書箋反覆修棧道_894
- 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
- 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_896
- 72 凌霄鴻鵠潁陰侯
- 73 大丈夫寧鳴而死
- 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_899
- 74 花開是爲迎卿來
- 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_901
- 75 欺上弄假國之賊
- 76 貴顯何氏兩將軍
- 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_904
- 77 曹隱袁進皆貴宦
- 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_906
- 78 唯先順勢能造勢
- 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_908
- 79 毋要臨渴而掘井
- 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_910
- 80 恨天失我傅南容
- 81 不足憂懼劉玄德
- 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_913
- 82 光陰似苒流如箭
- 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_915
- 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
- 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_917
- 84 誅趙家者在今日
- 20 屯田從來積糧策_919
- 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
- 21 黃帝邢德有之乎_921
- 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
- 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
- 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
- 22 枉費心機空費時_925
- 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
- 23 甲光向日來者誰_927
- 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
- 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
- 24 太守驪馬從白駒_930
- 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
- 1 風物迥異江南地
- 25 我公恩信結人深_933
- 2 佳婦何人陳家女
- 26 祖宗德澤在遺黎_935
- 3 誰人不知荀貞之
- 27 蘇合湯餅孰爲香_937
- 4 將近臨湘桃花盛
- 28 幾事不密則成害_939
- 5 且以盜賊付太守
- 6 生子當如孫伯符
- 29 志高行健皓月明_942
- 7 生死之恩何以報
- 30 臨大事從容不迫_944
- 8 朱門酒肉路邊骨
- 9 太守長史兩不負
- 31 名重徐州陳元龍_947
- 10 洛陽圖窮將匕見
- 32 國家棟梁傅南容_949
- 11 前倨後恭因何故
- 33 鸞鳳擇良木而棲_951
- 12 道是襄陽德珪來
- 13 倏忽如白駒過隙
- 34 飛蠅逐路廁之臭_954
- 14 唯恨之流年悄逝
- 35 潛光爲養羽翼成_956
- 15 問世間誰主沉浮
- 36 我所邀者仁民名_958
- 16 亂將至中流擊水
- 17 虛席相問上策何
- 37 生來無計避徵徭_961
- 18 未到輕身入京時
- 38 陰入縣寺持短長_963
- 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
- 39 點將封侯趁少年_965
- 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
- 40 隱祕非只君可尋_967
- 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
- 41 一諾從來許殺身_969
- 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
- 42 君臣自古固多疑_971
- 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
- 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
- 43 焉可自棄學陳項_974
- 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
- 44 而今本爲多事秋_976
- 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
- 45 天寒遙寄冬衣去_978
- 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
- 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
- 46 室暖臨懷春情在_981
- 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
- 47 將軍何嘗真無情_983
- 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
- 48 惟是小人最難養_985
- 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
- 49 聖如仲尼也好名_987
- 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
- 50 孰謂盜跖不知義_989
- 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
- 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
- 51 無中生有兵家計_992
- 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
- 52 圍魏救趙亂其陣_994
- 36 天下之中洛之陽
- 53 只知太守不知君_996
- 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
- 54 膽大妄爲豫州兒_998
- 38 縱橫意氣袁本初
- 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_1000
- 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
- 56 行若純儒實懷詭_1002
- 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
- 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
- 57 尺素飛傳相思意_1005
- 42 鮑信燭下勸離洛
- 58 關張各有惆悵情_1007
- 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
- 59 軺車從事雷霆來_1009
- 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
- 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
- 60 樽前豪傑意難決_1012
- 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
- 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
- 61 最令人懼是毒計_1015
- 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
- 62 其猶穿窬之盜也_1017
- 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
- 63 叕兒乃有大志乎_1019
- 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
- 64 欲得鐵馬先得人_1021
- 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
- 65 安之若素使人奇_1023
- 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
- 66 負此俸食慚愧極_1025
- 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
- 67 鮮卑復又寇幽並_1027
- 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
- 69 英雄志氣袁本初_1029
- 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
- 69 尋得事由插爪牙_1031
- 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
- 70 相見恨晚堂上歡_1033
- 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
- 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_1035
- 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
- 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
- 72 凌霄鴻鵠潁陰侯_1038
- 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
- 73 大丈夫寧鳴而死_1040
- 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關下邳見笮融
- 74 花開是爲迎卿來_1042
- 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
- 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
- 75 欺上弄假國之賊_1045
- 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
- 76 貴顯何氏兩將軍_1047
- 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
- 77 曹隱袁進皆貴宦_1049
- 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
- 78 唯先順勢能造勢_1051
- 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
- 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
- 79 毋要臨渴而掘井_1054
- 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
- 80 恨天失我傅南容_1056
- 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
- 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
- 81 不足憂懼劉玄德_1059
- 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
- 82 光陰似苒流如箭_1061
- 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
- 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
- 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_1064
- 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
- 84 誅趙家者在今日_1066
- 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
- 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_1068
- 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
- 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
- 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_1071
- 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
- 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_1073
- 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
- 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
- 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_1076
- 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
- 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_1078
- 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
- 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_1080
- 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
- 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
- 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_1083
- 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
- 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_1085
- 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
- 1 風物迥異江南地_1087
- 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
- 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
- 2 佳婦何人陳家女_1090
- 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
- 3 誰人不知荀貞之_1092
- 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
- 4 將近臨湘桃花盛_1094
- 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
- 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
- 5 且以盜賊付太守_1097
- 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
- 6 生子當如孫伯符_1099
- 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
- 7 生死之恩何以報_1101
- 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
- 8 朱門酒肉路邊骨_1103
- 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
- 9 太守長史兩不負_1105
- 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
- 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
- 10 洛陽圖窮將匕見_1108
- 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
- 11 前倨後恭因何故_1110
- 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
- 12 道是襄陽德珪來_1112
- 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
- 13 倏忽如白駒過隙_1114
- 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
- 14 唯恨之流年悄逝_1116
- 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
- 15 問世間誰主沉浮_1118
- 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
- 16 亂將至中流擊水_1120
- 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
- 17 虛席相問上策何_1122
- 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
- 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
- 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
- 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
- 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
- 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
- 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
- 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中)
- 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
- 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
- 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
- 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
- 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
- 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
- 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
- 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
- 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
- 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
- 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
- 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
- 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
- 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
- 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
- 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
- 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
- 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
- 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
- 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
- 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
- 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
- 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
- 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
- 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
- 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
- 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
- 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
- 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
- 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
- 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
- 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
- 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
- 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
- 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
- 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
- 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
- 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
- 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
- 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
- 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
- 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
- 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
- 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
- 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
- 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
- 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
- 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
- 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
- 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
- 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
- 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
- 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
- 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
- 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
- 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
- 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
- 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
- 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
- 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
- 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
- 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
- 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
- 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
- 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
- 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
- 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
- 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
- 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
- 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
- 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
- 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
- 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
- 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
- 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
- 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
- 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
- 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
- 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
- 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
- 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
- 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
- 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
- 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
- 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
- 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
- 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
- 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
- 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
- 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
- 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
- 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
- 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
- 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
- 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
- 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
- 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
- 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
- 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
- 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
- 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
- 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
- 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
- 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
- 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
- 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
- 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
- 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
- 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
- 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
- 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
- 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
- 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
- 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
- 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
- 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
- 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
- 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
- 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
- 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
- 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
- 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
- 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
- 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
- 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
- 266 曹孟德志望封侯
- 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
- 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
- 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
- 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
- 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
- 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
- 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
- 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
- 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
- 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
- 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
- 278 聞言東海怨公宰
- 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
- 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
- 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
- 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
- 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
- 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上)
- 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中)
- 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
- 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
- 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上)
- 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中)
- 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
- 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
- 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
- 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
- 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
- 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
- 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
- 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
- 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
- 1 謀北要在泰山郡
- 2 安南借重荀與張
- 3 陽翟侯扣使不遣
- 4 冀州牧迎節以徵
- 5 冀董幽田兩名俊
- 6 本初何如伯珪強
- 7 每思內戰常齧指
- 8 勢先造成計乃行
- 9 袁公路縱虎謀北
- 10 曹孟德四策禦敵
- 11 陳琳表令諸荀怒
- 12 一檄引得泰山驚
- 13 荀成善納奉孝策
- 14 臧霸風從元直言
- 15 玄德仁義愧獨生
- 16 子長忿仇求爲應
- 17 偏將軍用計賺蓋
- 18 府主簿拒降守名
- 19 圍不赦以威生仁
- 20 拜徐州用計離亂
- 21 徐羊各獻破敵策
- 22 鵠備分得勝負機
- 23 豫兗羣豪三人最
- 24 河南諸侯荀曹雄
- 25 孟德智略真天授
- 26 貞之得隴苦不足
- 27 朱公偉奉天子詔
- 28 孫文臺發豫州兵
- 29 伯符進獻渡河略
- 30 奉先馳雄擊汝南
- 31 程普諫止回師救
- 32 許顯奉令提兵援
- 33 偏師掠潁橋蕤橫
- 34 孟塗敢棄夜襲利
- 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
- 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
- 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
- 38 列得嚴陣詈以挑
- 39 可笑雛鳳誘老薑
- 40 兵非無情不可掌
- 41 謀重有利爲臣職
- 42 孫郎威震定潁外
- 43 李通難擇良木棲
- 44 以退爲進郎陵說
- 45 渡汝過澺沿途聞
- 46 呂布撤圍南渡汝
- 47 張飛急襲葛陂西
- 48 許君卿計敗張遼
- 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
- 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
- 51 得領汝南意不足
- 52 受表揚威心感動
- 53 不顧母弟朱靈忠
- 54 焉知生死麴義勇
- 55 孟德引兵還東郡
- 56 允誠書從濟北來
- 57 程仲德畫策狠辣
- 58 曹子孝奉令趨行
- 59 奮武意收黃巾用
- 60 鎮東結與糜家婚
- 61 曹刺史安定濟北
- 62 田使君退還平原
- 63 下邳相舊習難除
- 64 裨將軍新旅建組
- 65 奉孝高臥懷棲逸
- 66 子義樹戟喝虎狼
- 67 二月風雷重又動
- 68 三軍悄然各入屯
- 69 樂文謙領兵北上
- 70 劉玄德率部西攻
- 71 擒得鄭相逃呂尉
- 72 寧舍濟北取任城
- 73 鎮東檄調三將援
- 74 奮武遣以一軍阻
- 75 曹純少貴氣吞虎
- 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
- 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
- 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
- 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
- 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
- 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
- 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
- 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
- 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
- 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
- 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
- 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
- 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
- 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
- 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
- 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
- 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
- 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
- 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
- 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
- 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
- 97 趙子龍進克歷城
- 98 戲忠建言攻山陽
- 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
- 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
- 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
- 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
- 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
- 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
- 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
- 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
- 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
- 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
- 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
- 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
- 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
- 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
- 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
- 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
- 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
- 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
- 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
- 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
- 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
- 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
- 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
- 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
- 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
- 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
- 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
- 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
- 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
- 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
- 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
- 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
- 1 張長詈罵府門外
- 2 二李陰與澤賊通
- 3 先表北海刺青州
- 4 飛檄琅琊御冀方
- 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
- 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
- 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
- 8 程嘉獻策難吳輯
- 9 高子繡髡髮代首
- 10 邊文禮攘臂不齒
- 11 孟德窮窘設摸金
- 12 仲仁迫凌去檄書
- 13 陳買盟結田與曹
- 14 呂布漁利張和袁
- 15 公路送糧惹呂怨
- 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
- 17 文遠克城震弘驚(下)
- 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
- 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
- 20 文珪城陷失寶刀
- 21 定陶縣劉潘禦敵
- 22 濟水畔高馮戰叛(上)
- 23 濟水畔高馮戰叛(中)
- 24 濟水畔高馮戰叛(下)
- 25 荀仲仁生擒陳買(上)
- 26 荀仲仁生擒陳買(下)
- 27 高順陷陣破弘諮(上)
- 28 高順陷陣破弘諮(中)
- 29 高順陷陣破弘諮(下)
- 30 呂奉先難從良言
- 31 程德謀識解君意
- 32 帥帳中自謀上策
- 33 郾城裏名士來訪
- 34 孫堅計亂布兵心
- 35 呂布回贈堅所饋
- 36 張遼輕破孫輔陣
- 37 韓當馳擒高雅還(上)
- 38 韓當馳擒高雅還(中)
- 39 韓當馳擒高雅還(三)
- 40 韓當馳擒高雅還(四)
- 41 韓當馳擒高雅還(五)
- 42 呂奉先棄營兵退(一)
- 43 呂奉先棄營兵退(二)
- 44 呂奉先棄營兵退(三)
- 45 呂奉先棄營兵退(四)
- 46 呂奉先棄營兵退(五)
- 47 呂奉先棄營兵退(六)
- 48 孫文臺追敵身死
- 49 袁公路聚吏會議
- 50 諸文武齊擁孫策
- 51 吳夫人一言而決
- 52 志才舉薦玄德將
- 53 公路表舉奉先牧
- 54 東郡陳留兩急報
- 55 公臺思欲三擇主
- 56 張孟卓遭伏大敗
- 57 曹孟德疑心棄城
- 58 劉備計解孫郎憂(上)
- 59 劉備計解孫郎憂(下)
- 60 戲忠策過諸將上
- 61 鎮東兵至無不遁
- 63 名望足與二袁抗
- 63 程嘉進言斬亂麻
- 64 孟岱北上使幽州(上)
- 65 郭遜北上使幽州(中)
- 66 郭遜北上使幽州(下)
- 67 伯圭屢拒劉虞召
- 68 公則數與沮授爭
- 69 陳宮妙策獻奉先
- 70 劉備從容激士心
- 71 呂布三打江夏郡(上)
- 72 劉表信到郯縣來
- 73 萬演招得許褚投
- 74 陳羣議定荊州盟
- 75 呂奉先四攻沙羨
- 76 荀鎮東巡行二州(上)
- 77 荀鎮東巡行二州(中)
- 78 荀鎮東巡行二州(三)
- 79 荀鎮東巡行二州(四)
- 80 荀鎮東巡行二州(五)
- 81 荀鎮東巡行二州(六)
- 82 荀鎮東巡行二州(七)
- 83 荀鎮東巡行二州(八)
- 84 荀鎮東巡行二州(九)
- 85 荀鎮東巡行二州(十)
- 86 荀鎮東巡行二州(十一)
- 87 荀鎮東巡行二州(十二)
- 88 荀鎮東巡行二州(十三)
- 89 魯肅贈扇諸葛亮
- 90 程嘉出使張飛燕
- 91 因敬康成射獵還
- 92 且擡孺子爲眉展
- 93 志才兩策指曹操
- 94 子龍一令役田楷
- 95 潘璋急渡襲衛國
- 96 十日盡得東郡地(上)
- 97 張邈倉皇奔河內
- 98 伯圭毒殺劉伯安
- 99 秦項鴆死孔北海(上)
- 100 秦項鴆死孔北海(中)
- 101 秦項鴆死孔北海(下)
- 102 馬超耀武長平觀(一)
- 103 馬超耀武長平觀(二)
- 104 馬超耀武長平觀(三)
- 105 馬超耀武長平觀(四)
- 106 馬超耀武長平觀(五)
- 107 馬超耀武長平觀(六)
- 108 閻柔宣威潞河北(一)
- 109 閻柔宣威潞河北(二)
- 110 閻柔宣威潞河北(三)
- 111 閻柔宣威潞河北(四)
- 112 閻柔宣威潞河北(五)
- 113 閻柔宣威潞河北(六)
- 114 閻柔宣威潞河北(七)
- 115 閻柔宣威潞河北(八)
- 116 閻柔宣威潞河北(九)
- 117 閻柔宣威潞河北(十)
- 118 閻柔宣威潞河北(十一)
- 119 閻柔宣威潞河北(十二)
- 120 閻柔宣威潞河北(十三)
- 121 閻柔宣威潞河北(十四)
- 122 突騎何如白馬雄(上)
- 123 突騎何如白馬雄(下)
- 124 幷州難立冀州易(上)
- 125 幷州難立冀州易(中)
- 126 幷州難立冀州易(下)
- 127 夜訪梧桐大策定(上)
- 128 夜訪梧桐大策定(下)
- 129 曉入洛陽羣臣迎(上)
- 130 曉入洛陽羣臣迎(中)
- 131 曉入洛陽羣臣迎(下)
- 132 劉公文齎旨還郯(上)
- 133 劉公文齎旨還郯(下)
- 134 曹孟德借兵破賊(上)
- 135 曹孟德借兵破賊(中)
- 136 曹孟德借兵破賊(下)
- 137 徐晃數策不得用
- 138 曹操屢顯仁義行(上)
- 139 曹操屢顯仁義行(下)
- 140 公誠徐州領袖士
- 141 將軍真乃萬人敵(上)
- 142 將軍真乃萬人敵(中)
- 143 將軍真乃萬人敵(下)
- 144 表舉張紘河南尹
- 145 檄任荀衍屯田將
- 146 四方州郡戰火酣
- 147 一劍光寒梅影香
- 148 劉繇西入丹陽郡
- 149 袁紹東拜右將軍
- 150 巡罷軍民宴士豪(上)
- 151 巡罷軍民宴士豪(下)
- 152 走馬學校射營中(上)
- 153 走馬學校射營中(下)
- 154 駱業奉綬還河內
- 155 宣康建策進弘農
- 156 雨夜父子燈下議
- 157 春午夫妻室內言
- 158 李傕送豉間有毒
- 159 郭汜飲糞怒興兵
- 160 賈文和調解不成
- 161 鍾元常進策有功(上)
- 162 鍾元常進策有功(中)
- 163 鍾元常進策有功(下)
- 164 劉玄德思急勤王(一)
- 165 劉玄德思急勤王(二)
- 166 劉玄德思急勤王(三)
- 167 劉玄德思急勤王(四)
- 168 劉玄德思急勤王(五)
- 169 劉玄德思急勤王(六)
- 170 劉玄德思急勤王(七)
- 171 劉玄德思急勤王(八)
- 172 劉玄德思急勤王(九)
- 173 劉玄德思急勤王(十)
- 174 漢天子委曲求全(上)
- 175 漢天子委屈求全(中)
- 176 漢天子委屈求全(下)
- 177 袁公度量難以測
- 178 郭卿謀慮甚周詳
- 179 旨到昌邑虎賁發(上)
- 180 旨到昌邑虎賁發(下)
- 181 兵入洛陽義師聚
- 182 飛報太原入河東(上)
- 183 飛報太原至河東(下)
- 184 兵出陸渾臨弘農(上)
- 185 兵出陸渾臨弘農(中)
- 186 兵出陸渾臨弘農(下)
- 187 皇甫迎軍報賊情(一)
- 188 皇甫迎軍報賊情(二)
- 189 皇甫迎軍報賊情(三)
- 190 皇甫迎軍報賊情(四)
- 191 徐晃獻言扼渭渡(上)
- 192 徐晃獻言扼渭渡(中)
- 193 徐晃獻言扼渭渡(下)
- 194 文和一語開關獻(上)
- 195 文和一語開關獻(下)
- 196 惡來因言卷被呈(上)
- 197 惡來因言卷被呈(下)
- 198 二公叱吒議高臺
- 199 三將浴血回克鄭(一)
- 200 三將浴血回克鄭(二)
- 201 三將浴血回克鄭(三)
- 202 三將浴血回克鄭(四)
- 203 鴻門一戰天下動(一)
- 204 鴻門一戰天下動(二)
- 205 鴻門一戰天下動(三)
- 206 鴻門一戰天下動(四)
- 207 鴻門一戰天下動(五)
- 208 鴻門一戰天下動(六)
- 209 鴻門一戰天下動(七)
- 210 鎮東王師入長安(一)
- 211 鎮東王師入長安(二)
- 212 鎮東王師入長安(三)
- 213 鎮東王師入長安(四)
- 214 鎮東王師入長安(五)
- 215 皇甫應對三不解
- 216 荀貞得詔再作辭
- 217 言表並幽曹意亂(一)
- 218 言表並幽曹意亂(二)
- 219 言表並幽曹意亂(三)
- 220 言表並幽曹意亂(四)
- 221 懸首暹利聖心快(上)
- 222 懸首暹利聖心快(下)
- 223 騎尉難足玄德望
- 224 冠軍伯符不敢求
- 225 楊彪忠言觀後效
- 226 劉協興躍期前景(上)
- 227 劉協興躍期前景(中)
- 228 劉協興躍期前景(下)
- 229 本初託辭不受召
- 230 公路蔑辱拒應旨(一)
- 231 公路蔑辱拒應旨(二)
- 232 公路蔑辱拒應旨(三)
- 233 公路蔑辱拒應旨(四)
- 234 公路蔑辱拒應旨(五)
- 235 驅虎吞狼李業策
- 236 另闢蹊徑陳宮謀(上)
- 237 另闢蹊徑陳宮謀(下)
- 238 道聞華佗不辭去
- 239 席說楊彪會公卿(上)
- 240 席說楊彪會公卿(下)
- 241 故交遠從襄陽來(一)
- 242 故交遠從襄陽來(二)
- 243 故交遠從襄陽來(三)
- 244 故交遠從襄陽來(四)
- 245 駁議近自朝中出(上)
- 246 駁議近自朝中出(中)
- 247 駁議近自朝中出(下)
- 248 段煨阿諛上佞表
- 249 郭圖含酸進讒言
- 250 兔死狗烹慣見事
- 251 陳敢棗毅非常臣(一)
- 252 陳敢棗毅非常臣(二)
- 253 陳敢棗毅非常臣(三)
- 254 陳敢棗毅非常臣(四)
- 255 失禮君前太尉怒(一)
- 256 失禮君前太尉怒(二)
- 257 失禮君前太尉怒(三)
- 258 失禮君前太尉怒(四)
- 259 聞悉主意將軍恐(一)
- 260 聞悉主意將軍恐(二)
- 261 聞悉主意將軍恐(三)
- 262 聞悉主意將軍恐(四)
- 263 幽燕豪士嘆英雄(一)
- 264 幽燕豪士嘆英雄(二)
- 265 幽燕豪士嘆英雄(三)
- 266 幽燕豪士嘆英雄(四)
- 267 幽燕豪士嘆英雄(五)
- 268 吳楚俊彥求功祿(上)
- 269 吳楚俊彥求功祿(中)
- 270 吳楚俊彥求功祿(下)
- 271 孫策乞報殺父仇(上)
- 272 孫策乞報殺父仇(中)
- 273 孫策乞報殺父仇(下)
- 274 李業敬呈王霸策(上)
- 275 李業敬呈王霸策(中)
- 276 李業敬呈王霸策(下)
- 277 張文遠聞說彷徨
- 278 呂奉先追贈糧帛
- 279 高順辛苦轉君心
- 280 舒邵披肝惹主怒
- 281 前後中郎四英俊(上)
- 282 前後中郎四英俊(下)
- 283 新老侍中兩不同
- 284 預伐南陽先籌措(一)
- 285 預伐南陽先籌措(二)
- 286 預伐南陽先籌措(三)
- 287 預伐南陽先籌措(四)
- 288 預伐南陽先籌措(五)
- 289 預伐南陽先籌措(六)
- 290 千軍萬馬出許營
- 291 長史數言安衆心
- 292 李業一策驚堂中
- 293 袁公路殺伐果決
- 294 趙宦官應承無奈
- 295 酈國議定奔劉表
- 296 魯陽援至迎韓暨(上)
- 297 魯陽援至迎韓暨(下)
- 298 楊弘應變守禦堅
- 299 於禁奮勇不顧身
- 300 仲業愧煩勞主憂
- 301 子務喜得克敵機
- 302 南赴襄陽獻降書
- 303 北上魯陽報急訊
- 304 徐公明兼備智勇
- 305 張益德料敵如神
- 306 三千精卒援博望
- 307 一士忠義拒不降
- 308 聞檄失笑奉先呆
- 309 見機識務子務高
- 310 郭圖獻上兩得策
- 311 三管齊下遏荀貞
- 312 袁本初留曹在鄴
- 313 曹孟德以誠動人
- 314 梟雄能捨愛子情
- 315 說士巧動如簧嘴
- 316 呂奉先寬宏大度
- 317 陳公臺痛心疾首
- 318 丈夫立世唯清白
- 319 不共戴天是父仇
- 320 荀劉相見在宛縣(上)
- 321 荀劉相見在宛縣(中)
- 322 荀劉相見在宛縣(下)
- 323 皇甫上表驚太尉(上)
- 324 皇甫上表驚太尉(下)
- 325 玉言下旨竟不行
- 326 敢問袁紹其何人
- 327 入情入理荀貞之
- 328 正義凜然楊文先
- 329 宮城內外交通斷
- 330 易京城南攻勢急
- 331 帳中聚議分兩派
- 332 將軍談笑仍猛攻
- 333 莽初亦嘗謙且恭
- 334 雖愧須當順時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