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惹禍上身
信步在人潮洶涌的甬道,頭頂上籠着磚紅色的翹檐棚頂,身邊千年的歷史長卷徐徐展開,恍惚間時光交錯歲月斑駁,宛若置身異世。
王直和程玉棟漫無目的的閒散,目的並不是爲了購買什麼。他們來這裏就是爲了尋找那位手裏保有一串祖母綠翡翠佛珠的老婆婆。
兩個人把目標鎖定到這裏擺攤賣貨的人。按照王直的分析,認爲一個老太太是不可能在這裏盤下一間幾百萬的店面經營的。
但是一圈走下來,擺攤的人很多,但攤主是女人的卻沒幾個,攤主是老太太更是一個沒有。失望的神情掛上了王直的臉上。
“王哥!不如我們去打聽打聽,萬一有人知道那位老人家的情況呢?”程玉棟的話提醒了王直。
點點頭,兩個人又向地攤區走去。
其實,王直兩個人的想法按常理是沒有錯的,但他們卻不瞭解潘家園的市場實際情況。來這裏擺攤的人並不全是北京當地的文玩圈人,更多的是來自全國各地跑碼頭倒貨的販子。不光是北京潘家園,像是西安朱雀路、鄭州金海大道、成都送仙橋,以及南京夫子廟,全國大大小小几十個文玩交易市場。這還不包括各地每年定期在賓館舉辦的房交會。
所以說,這些擺地攤賣貨的,多數都是遊走於全國各地文玩交易市場的販子。按王直的推算,如果那位老婆婆是自己奶奶的妹妹,比奶奶小十歲的話,現在應該在六十多、不到七十歲的樣子。試想一下,這麼大年記得老太太,還能在外面跑碼頭,賺這樣的辛苦錢嘛!
果不其然,程玉棟連問了二十多個的攤主,無一例外,沒一個知道有老太太擺攤賣文玩的。
原本失望的很,但這會兒,王直也想的很通透了,盡人事聽天命吧,畢竟事隔這麼多年,找一個只知道點滴線索的人,真如大海撈針一樣。
眼見已經到了中午,王直和程玉棟來到了市場裏的一家蘭州拉麪館,喫午飯。
兩個人各點了一碗牛肉拉麪,兩份小菜。
正在等面和菜的時候,麪館門一開,走進來兩個四十左右歲的男人,每個人的手裏都拉着一隻旅行箱。
“呦!尚老闆,板!今個兒剛到啊?”原來坐在吧檯後面玩手機的店老闆,馬上起身笑臉相迎。
“李老闆!恭喜發財啊!”走在前面的那個被叫做尚老闆的人,開口滿嘴廣東腔。
“託您二位的福,小本經營,養家餬口而已。”麪館老闆含笑搭話,“兩位還是老規矩嗎?”
後面的板說:“當然了!來李老闆這裏不就是爲了您那獨門手藝,牛肉細面嘛!”
看得出來,三個人是老熟人,這兩個拉行李箱的人都是常年在全國文玩市場間跑碼頭的生意人。
打了個招呼後,李老闆就去後廚親自動手做面去了。
尚、胡兩個老闆找了張靠牆的桌子坐下,嘰哩哇啦地開始用廣東話交流起來。這粵語在北方人的耳朵裏實在是晦澀難懂,半天王直就聽懂了一句“灑灑水啦”!
這時候,王直兩個人的面也上來了,可沒想到的是,剛進店的兩個廣東客的面也上來了。真是應了那句“朝裏有人好辦事”的古語。
程玉棟皺着眉頭,面色非常的不爽。可王直卻微笑着對他搖搖頭,低頭喫起面來。
還別說,這家麪館的牛肉麪味道還是不錯的。湯鮮味美,麪條勁道彈牙,牛肉入口軟爛。怪不得這兩個廣東人成爲了這裏的熟客呢。
王直和程玉棟正低頭吃麪的時候,就聽那個板對面館老闆說:“李老闆!常年在這裏發財,認不認識一個在這裏買賣文玩的老太婆?”
“老太婆?這玩文玩的多數都是男人,女人就沒幾個來這兒的,更何況是老太太。”李老闆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板禿嚕了一口滋味鮮香的麪條,閉嘴品味了一會兒,說:“那個老太婆不是出地攤的,是在這裏買賣文玩的,經常從向我們這樣的外地人手裏買東西,轉手再賣給其他人,賺取差價。據說她的眼力很準的,從來沒被假貨打過眼。”
李老闆皺眉仔細想了想,搖搖頭,說:“我還真不知道有這麼個老太太。不過,我不知道也正常,我是開面館的,不是賣古玩的,等一下,你們出去向外面那些人打聽一下,也許就有眉目了呢。”
說完,李老闆轉身去招呼剛進店的客人去了。
三個人的對話,引起了王直的注意。心裏盤算着,這兩個廣東人說的老太婆會不會就是侯敬維說的那位阿婆呢?
程玉棟也聽清楚了,看了王直一眼,徵得同意後,就準備起身去向那兩個廣東老闆打聽消息。
正在這時候,門一開,從外面走進來三個流着貼頭皮毛寸髮型,穿着t恤,穿着大短褲的壯漢。看清楚兩廣東人所在的桌子後,就直走了過來。
“哎!兩位老闆,怎麼到了潘家園也不通知一下兄弟呢?我好給二位接風啊!”領頭的那個皮膚黑黑的壯漢大刺刺地拉了把椅子,坐到了桌子的橫頭,用眼睛不懷好意地盯着兩個廣東老闆。
“哇!原來是陳爺,陳老闆!”那個尚老闆擡頭,面帶笑容地說:“我們兄弟剛到,這次只是給人送貨,沒打算停留,就沒敢打擾陳爺!”
這“爺”的稱呼是老北京的口兒,無論年老年少都通用。
被稱呼爲陳爺的漢子,說:“尚老闆!拿出來吧。你帶的東西我收了。”
聽“陳爺”這麼一說,尚、胡兩個老闆明顯緊張了起來。板說:“陳爺!這可不行,我們已經收了人家的訂金,做生意要講信用,不能壞了規矩。”
那個“陳爺”一樂,沒有說話。
他身後跟着的一個壯漢插口說:“規矩?在潘家園,陳爺就是規矩。板!我們出錢買你的,公平交易,這就是給了你天大的面子,你可不能不要呦!”
話說到最後,這個漢子也用上了廣東腔。聽得程玉棟沒忍住噗嗤一笑。
這聲笑引起了說話壯漢的不滿,回頭看向王直兩個人坐的這桌。因爲王直是面對着五個人所在的方向,程玉棟則是背身坐着。因此,那個壯漢自然而然地把那聲笑算到了王直的身上。
被嘲笑的壯漢,當即就不幹了,轉身就衝王直這張桌子走了過來。
邊走邊說:“你們兩個算是那根蔥啊!敢笑話爺,看我不把你們兩個的門牙掰下來。”
說着就抓起了旁邊桌子上的啤酒瓶,大步走了過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