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除夕夜宴
除夕夜宴,閤家團聚。
許家上下齊聚一堂之前,曾開宗祠祭過祖。
魏老夫人上了年紀,折騰不動了,本來自她漸次年邁後,每年除夕家宴都設在距離她院子東側不遠的寧安齋。
那裏有三層小樓,地方也寬敞,平日不住人,也少有人去鬧騰。
到了過年的時候收拾出來,正好一家子聚在一處。
但是今年不成。
爲着蕭閔行和吳渭要到家裏來喫飯,少不得要鄭重其事。
何況對於許泰之與周氏而言,今年意義非凡。
這事兒許泰之甚至還去同老夫人商議過。
蕭閔行那樣的出身,不可能隨隨便便到誰家去過個年,喫個年宴的,他這樣的舉動,事前一定回稟過長公主和國公爺,且長公主殿下和國公爺也是答應了的。
這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只怕等到明年三月,他們姑娘行過及笄禮,京城國公府就要上門提正事。
這種事情本是心照不宣的。
所以才更不能顯得怠慢。
真成了,將來是一家人,那自然隨意些無妨。
眼下是臨門一腳,不能出什麼岔子。
於是便將這夜宴設在了二進院的榮輝閣。
許家的榮輝閣佈局雅緻,向來就是飲宴會客之所,到了夜色降臨時,底下的僕婦丫頭魚貫而入,捧着各色精緻菜餚上了桌去。
仔細看,又都是些開胃的涼菜,熱食一概沒上。
許家是主人家,男人們一桌,女眷們又是一桌,不過兩張桌子捱得近,說話談笑彼此都能聽得見。
老太太是坐了軟轎擡到前頭二進院來的,端坐主位上。
這會兒瞧着時辰,估摸了一番:“小公爺和吳渭也該來了吧?”
話音才落,許家的總管進了門來回話,說是人已經到了。
許泰之便帶了兄弟們又往外迎三兩步。
他們是客,但這客比較特殊,是以並不比全待客之道。
兄弟幾人也往外去迎,也只是意思意思而已,甚至都沒有出榮輝閣的門,遠遠地就瞧見了由小廝引路而來的蕭閔行和吳渭。
許泰之和許硯明對視了一眼,眼角跳了跳。
實在不怪他多心。
四郎今日回府,說起茶樓偶遇蕭閔行之事,便就提起了吳渭。
言談之間,蕭閔行對吳渭似有許多不滿之處。
他們兄弟細細想來,蕭閔行這樣的人,和吳渭就不是一個路子上的,他甚至都還沒正經認識過吳渭這個人,怎麼會對吳渭生出諸多不滿?
思來想去,怕是又跟他們家有關,那自然就是同成瑜脫不了關係。
原本兄弟兩個還合計着,今兒晚上這頓飯,大概是要喫的提心吊膽,生怕蕭閔行和吳渭兩個人席上起了齟齬,好好的除夕夜,再鬧得不可開交,那才真成了天大的笑話。
且於許泰之而言,一個是當未來妹夫看待的,一個又是恩人之子,這手心手背都是肉,厚誰薄誰都不太行。
可是眼下看二人緩步而來,有說有笑,倒好像是……他們多心了?
他責怪的眼神橫過去,許硯明比了口型說不知道,又連連搖頭。
他按了許硯明一把,才提步迎上去。
蕭閔行身上換了身兒顏色鮮豔的,看着也喜慶些,袖口繡的是……木槿。
許硯明臉上笑意在視線觸及他袖口花紋時僵了一瞬,旋即壓下不提。
蕭閔行回了兄弟幾人一個客氣:“本來說早點過來,長亭非說沒這樣的規矩,本來來做客喫這頓飯就怪彆扭的了,還要早早登門,叫你們作陪,弄得你們也不得團聚,一家子一處親親熱熱的說話,所以索性這時辰過來。”
他一面說,一面叫長亭。
長亭從後頭踱上來幾步,手上抱着個錦盒。
那錦盒也不算十分大,蕭閔行又笑道:“東西沒多貴重,給你們的禮物都在這裏頭,你叫人收下,喫過了飯再分去,唯老太太與老爺夫人那份兒,得我親自送上才顯得有禮數。”
這全然是做晚輩該有的禮數了,哪裏還當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小公爺。
他是什麼用意,更是不言而喻。
許泰之似乎極滿意,一旁吳渭不動聲色的黑了黑臉。
許容楚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只是脣角往上揚了揚,什麼都沒說。
反正客氣話也都叫蕭閔行說完了,吳渭索性也懶得客氣。
這些天往來許府,同這幾兄弟交情好,用不着那份兒客氣,反而顯得生分。
說話間許泰之引着二人就進了門。
老太太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見了他兩個,臉上笑意愈濃了。
二人又上前去,各自說了不知多少賀新年的吉慶話,引得魏老夫人越發高興,忙擺手叫他兩個座。
這座次上其實就很說明問題。
許松山是一家之主,主位自然該是他的,但他最是孝順的人,年年都奉魏老夫人於主位之上,他則坐於左下手處。
許泰之是長房長孫,便一向坐在老太太右手邊兒的位置上。
再往下才依次排了二房和三房的序。
今年多了兩個客人,蕭閔行留心看了,老太太右手邊兒上那個位置是空出來的,隔一個位上,許泰之已經提步過去。
於是他就懂了,站在原地沒急着落座。
吳渭當然也明白,噙着笑一動不動站定着。
魏老夫人顯然早有成算,招手叫蕭閔行:“我離京幾十年,到今年纔算是有舊鄉人陪着一塊兒過個年,你是晚輩,算不上舊人,但你祖母卻算得上是舊日相識,你且來,坐在我身邊。”
吳渭眸色微沉,蕭閔行笑着應下,提步過去,施施然端坐於老太太下手處。
許泰之這才又欠身,招呼着吳渭於主客位上坐下去。
蕭閔行側目叫老太太,從袖口掏出個小小的金盒子。
那是赤金打造的,熠熠生輝,盒身鑲嵌紅藍綠寶石各三顆,另又南海明珠八顆,掂在手裏,沉甸甸的。
魏老夫人唷了聲:“給我備的禮?”
他說是,把金盒子放到了老太太面前:“這金盒子是我七歲上太后賞的,高僧開過光,大內打的東西,料子都是最好的,這些年我也少見成色這樣好的寶石和南海明珠。
裏面是一串兒紫檀木的念珠,我在佛前供奉了七七四十九日。
我不是喫齋唸佛的人,但心姑且算誠,佛祖看在我心誠的份兒上,或會應我所求,保您長命百歲,延年益壽。”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