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暗流涌動
距離自己卸任安全部的職位,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年的時間,這三年時間內,自己沒有參與過任何王國內部的高級會議和高級宴會,而在這個國家,宴會是重要的社交途徑。
“替我回復我親愛的叔叔,就說我會參加的。”
“至於王燁那邊,先暫時觀望觀望,看看他接下來要做點什麼。”
最後,薩特勒輕咳一聲,對大門外的工作人員如此說道。
而之所以要去,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邀請自己的是杜爾特親王,一個在沙特權勢僅次於自己父親的人,也是一個一心爲了這個國家的老人,令自己敬佩。
另外一方面,距離自己復出的時間已經不遠了,是時候該在公衆場合露露面了!
“是!殿下。”
聽到薩特勒這麼說,門外的工作人員應了一聲,隨後再次補充說道:
“另外,還有一件事需要報告殿下。”
“隨同那位王燁先生而來的,還有華夏的一個商務團,來自他們的石油部門。”
“根據陛下和內閣大臣們的推斷,他們是爲了石油設備。”
工作人員的話音剛落,坐在那裏的薩特勒端着杯子再次陷入了沉思,首先關於國王和內閣大臣們的猜測,他同樣保持認可的態度。
畢竟石油部門的官員,要做的只可能和石油有關,而和石油有關的事情,無外乎可以分爲三類,也就是油井開發、原油交易,以及石油精煉相關。
對於目前的沙特而言,油井在幾年前已經全國收歸國有,所以合作開發油井這不可能,至於原油交易也不可能,因爲目前華夏也是石油出口大國,他們總不能把石油從華夏賣到沙特來吧?
而且根據薩特勒所知,目前華夏重要的外匯來源,就是石油!
就在這時,薩特勒似乎突然想到了什麼,手指在旁邊的矮桌上敲了敲,同時問道:
“對了,那些蘇聯的老鼠有什麼動作嗎?”
聽到薩特勒的這個問題,門外的工作人員趕緊說道:
“並沒有,就是進行正常的木材生意。”
“不過爲了確保不被對方察覺,我們也沒有進行更加深度的調查和跟蹤。”
對於這個答覆,薩特勒微微點頭看不出其中的含義,而在他的腦海中,無數的信息在碰撞着,似乎有一張網絡即將形成,但是卻充滿漏洞和缺口。
事實上,不只是華夏目前的主要外匯來自石油出口,蘇聯同樣如此!
而蘇聯大量出口石油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們也需要外匯,也需要綠油油的美元來從國際市場上購買各種各樣的產品,或者繞開美元,以物易物也是同樣的結果。
總歸,對於蘇聯而言,出口石油等於獲取物資。
而在過去十年多年的時間範圍內,沙漠地區爆發了兩次石油危機,一次是因爲沙漠戰爭,在十年之前,第二次在三年之前到現如今,因爲依郎內部的變局、親美派的倒戈、美國的制裁、伊伊戰爭的爆發等等因素疊加,導致石油產量降低,全球石油價格飛漲。
也正是因爲這兩次危機,蘇聯掙了很多錢。
現如今,美國終於坐不住了,作爲狗大戶的高層,薩特勒當然知道一些祕密情報,比如美國已經開始出手了,他們希望沙漠地區各國,可以提高石油產量。
衆所周知,產量越多價格越低,這是市場基本規律,所以美國這麼幹,無外乎就是要破壞蘇聯的經濟,也正是因爲察覺到了危險,在整個沙漠地區,美國和蘇聯的鬥爭越發劇烈和血腥了起來。
而對於沙特而言,這個方案並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也不願意接受,其原因非常簡單,增加產量降低價格,最後掙的錢沒有增加,費工費力不說了,地下的石油也減少的更快了!
但是沒辦法,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說,他們旁邊就是沙漠小霸主,美國的排頭兵狗腿子,過去幾次沙漠戰爭,基本吊打沙漠各國,虎視眈眈啊!而且海上還有美國的艦隊,真不聽也不行,只能是想想辦法,拖一拖、繞一繞、緩一緩,等等,畢竟說誰也不願意當狗不是?
其次再說伊伊兩國,伊朗在和美國鬧掰之後,徹底的倒向了蘇聯,在蘇聯的支持下,打的伊拉克嗷嗷叫,而沙特和伊拉克是鄰國、信仰路線也一樣,只能不斷的支持,否則伊拉克頂不住伊朗,狗大戶就能頂住?這不是開玩笑嘛!到時候蘇聯擴張過來,大家都得死,阿富汗就是前車之鑑。
而沙特想要支持伊拉克,最後還得靠美國,總不能靠蘇聯吧?
總而言之,弱國的無奈就在於此,空有財富,沒有實力,只能化身棋子。
想到這裏,薩特勒嘆了口氣,然後說道:
“如果華夏真的想要購買石油設備,我支持這樁生意!”
“在數學上,三代表穩定,華夏有一本書,叫三國演義,雖然我沒有看過,但是我知道里面講的是什麼故事。”
“如果我們能獲得華夏的友誼,給與他們一定的支持,甚至把他們引入沙漠地區的博弈,攪渾全球原油市場,對於我們而言是有好處的,混亂決定着機會,而如果風停了,我們就必須站隊。”
“如果不是第一次石油危機,我們不可能成立阿美公司收回油井,現如今是第二次石油危機,我們又能得到什麼呢?”
“如果什麼都不做,我們只能變成美國對付蘇聯的棋子,再次成爲傀儡啊!”
薩特勒之所以說這麼多,可不是給工作人員解釋什麼,而是讓他們把自己話,遞給自己的父親,那位國王。
事實上,狗大戶37年發現油井,隨後成爲石油大國,那時他們所有的油井都被美國和西方國家公司控制,本國人依然靠在沙漠種椰棗爲生,直到76年才把所有油井收回國有,然後他們纔開始變得富有。
隨後,伴隨着腳步聲,工作人員離開了。
與此同時。
同樣是在狗大戶首都利雅得,一家高級酒店的套房會議室內,只見一羣穿着各色西裝的男人們正在開會,爲首是一名看起來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旁邊則是一名看起來年過半百的頭髮花白的男人,從打扮和相貌就能看出來,他們是日本人,桌子上的筆記本也證明了這一點,上書“三井集團·石油工業部”
“這一次,我們來沙特的目的主要有兩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