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鄭重(加更一) 作者:未知 當王秀英想起方何以曾經與她說過的話,不由又抿嘴笑了起來。 寧國公府男子練的功夫比較特殊,只要練了這門功夫必得年過十八方可破童身。 也就是說即便她與方何以馬上成親,也要等到方何以十八歲才能洞房。 如此算下來,那個時候她也已經及笄了。 雖說十五歲依然太小了,與王秀英原本的打算出入很大,不過這也算是件令她欣喜的事。 在現代當過一次炮灰,穿越過來又當了一世炮灰,如今重生再活一次,王秀英絕對不容許自個兒再當一世炮灰, 這輩子,她不但要成爲方何以堂堂的妻子,更要與方何以過一世長長久久的日子,生幾個乖巧可愛的小包子,圓三世爲母之夢。 如此想着,王秀英原本就因爲泡着熱水而顯得紅撲撲的小臉,更紅潤了幾分。 在接到賜婚聖旨的第二日近傍晚時分,寧國公夫人何氏終於遣了身邊的嬤嬤給長寧伯府送了個信過來。 信裏並沒有多說什麼,只說一切都按預定的流程,請老夫人勿用掛心等等。 雖說是有了消息,何氏這模棱兩可的話,更讓老夫人摸不着頭腦,恨不得馬上進宮向敏太妃打聽確實的消息。 最終還是王秀英勸了老夫人,一動不如一靜,既然寧國公府送了信來,說不定放小定那日就有確切的消息。 王秀英這話多少安撫了老夫人的心,此後兩日老夫人壓下心裏的各種思緒,盯緊了張氏和沈氏做好寧國公府六月二十八放小定的各種準備。 明日就是六月二十八,是寧國公府來長寧伯府下小定的日子。 午休起來老夫人特地讓水嬤嬤分別去了趟正院和琉璃苑,請張氏和沈氏到明心堂,再次鄭重地確認準備情況。 等到兩個兒媳先後進屋給她請了安又分別坐下,老夫人先看着沈氏問道:“英姐兒的新衣裳可準備好了?” “母親放心,都準備妥當了。”沈氏恭敬答道。 大域的習俗,放小定的日子,男方是要給女方送來各種禮品。 當然小定禮自然不同與聘禮,卻少不得金銀首飾。 講究些的人家,要送女方四樣首飾,其中戒指一個或一對,鐲子一對,耳環一對,頸圈一個。 所用材質金、銀、銀質包金、玉質不等。 這些首飾將在放小定之日,由男方的女性長輩來給女方戴上。 這個女性長輩既可能是男方的母親,也有可能是男方族中德容兼備的婦人。 明日王秀英需要面對男方女性長輩,而且從何氏送來的信中猜測到,多半會是何氏親自來。 爲免失禮,老夫人對王秀英的穿着和言談舉止要求就十分嚴格,特地讓沈氏按她的要求替王秀英新做了衣裳,同時也讓張氏做了更鄭重的準備。 “穎姐兒怎麼說?”老夫人轉向張氏問道。 雖然只是放小定,因着聖上那一紙賜婚聖旨,怎麼也得鄭重三分,因此老夫人讓張氏給王秀穎送了帖子,希望她明日能夠回府來替王秀英鎮鎮場子。 “穎姐兒回了貼子來,明日辰末一定過來。”張氏恭敬答道,只不過想到王秀穎還有三個孩子,就不得不多說一句:“孩子小,只怕呆不久。” 這個老夫人自然能夠理解,雖說賢王府有後院只得王秀穎一個王妃,卻由於賢王不在京城,就算留了得用的人幫襯,諾大個賢王府裏裏外外需要王秀穎操心的事依然不少。 如今身邊還有三個那麼小的孩子需要照顧,王秀穎能夠回來替王秀英鎮場子,老夫人已經格外開心,哪裏還會要她在府裏多待。 老夫人點了點頭,笑看着張氏:“到時給幾個小的帶些穿的玩的回去,我看英姐兒編的那個什麼畫本子就很好!你回去問問英姐兒可有多的,讓穎姐兒帶兩本回去給騰哥兒。” 這最後一句自然是對沈氏說的。 “請母親放心,英姐兒早就備好了,到時讓大姑奶奶帶上即是。”沈氏連忙道。 王秀英編寫的什麼話本、畫本的,很得了府裏哥兒姐兒們的喜歡,原本只是寫着給府裏的哥兒姐兒看着開心,沒想到卻做成大事兒了。 王子軒在王秀珊那裏看到王秀英編寫的話本,覺得不僅語言平實風趣,故事更是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徵得王秀英同意,拿了王秀珊已經看完的話本,連夜抄寫了一份。 拿着自個兒重新抄寫的話本前幾頁,與京城最大書齋——博古齋的大掌櫃取得聯繫。 雖說王子軒只帶了幾頁,可是大掌櫃讀過之後卻從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機,向王子軒要了這幾頁話本就去找書齋老闆。 書齋老闆本就是個極愛看話本的人,見了掌櫃帶給他的幾頁紙,僅僅只是快速瀏覽了一頁,就被其中的故事吸引了,約王子軒面談。 一番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之後,王子軒替王秀英拿到了一個極爲豐厚的約稿價格。 這是王秀英請王子軒幫忙打理她在外面的生意之後,王子軒獨立談成的第一筆生意,兄妹倆都十分開心。 博古齋不愧是京城最大的書齋,擁有自個兒的活術印刷坊,價格一談妥,只用了幾日時間就將樣書趕了出來,其中就有王秀英給幼兒編的畫本兒。 昨日王子軒從書院回來,正好帶了樣子回來給王秀英。 雖然這裏的印刷術實在差強人意,不過書齋的速度還是讓王秀英十分喫驚。 畫本兒自然只是黑白的,畫面看着還有些模糊,足以讓府裏幾個小的興奮地大喊大叫了好一會。 見印刷出來的畫本如此受弟弟們的喜歡,王秀英就想到了王秀穎的長子,那個有一張與賢王殿下極爲相似的嚴肅臉,卻不過只有兩歲多不到三歲的賢王小世子。 特地從中挑了幾本最好的,讓手巧的迎春仔細包好放在櫃子裏,只等有空了親自送去,或者哪日王秀穎直接給她,送給那個小世子,或許能博得一笑。 這事兒王秀英自然沒瞞着沈氏,沈氏知道王秀英不但準備了畫本,還給另外兩個小的各做了一件斗篷,那斗篷的式樣和繡樣都是沈氏從來未曾見過的。 王秀英向來穩重仔細,行事又有分寸,老夫人和張氏都極喜歡她這一點,既然沈氏說王秀英準備了,那定然是準備的妥妥的,讓人找不出不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