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淡然處之,一笑而過 作者:未知 有些人和事,真的是沒有對比就看不到差距。 以前吧,徐老太太的確是打心底看不上王秀英,就算沈氏成爲王義宗的正室已近十年,可是在徐老太太眼裏,王秀英始終只是個妾生女。 徐老太太倒是不覺得自家孫女有多出色,不過總希望能夠親上加親,讓何家與寧國公府綁得更緊密些。 只是外孫不中意表妹,偏偏中意一個妾生女,還特特地請了賜婚聖旨,徐老太太看王秀英的目光就有諸多挑剔,總覺得王秀英配不上自個兒的外孫。 如今將何媛媛與王秀英放在一起比較,王秀英的氣度和舉止,何媛媛哪裏能比?! 徐老太太想不承認都難! 回頭再看看王秀英,人家親爹乃堂堂一品尚書,其妾室出身的親孃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是一品誥命夫人了,王秀英背後的勢力何媛媛只能仰望。 偏偏自家這個孫女兒還停留在過去,總覺得王秀英庶女出身,哪哪都比不過她嫡女的身份。 唉,她也不想想,就算她是嫡女又如何,要是真正說起來,如今她也不過是個商戶女! 就憑何媛媛如今這商戶女的身份,就算王秀英的親孃至今還只是個妾,也不是何媛媛可及。 徐老太太越想越心酸,可是誰讓她家老頭子去得早,兩個兒子又都是不爭氣的,壓根就不是當官的料! 所幸孫子輩中還有那麼一兩個爭氣的,何家起復有望,又有何氏這個身爲寧國公夫人的女兒,徐老太太心裏還是極慶幸的,畢竟因着何氏還沒人明裏將何媛媛直接歸入商戶女行列。 只是何媛媛這個性子得好生磨磨,再不能任由二兒媳婦縱着她了,等明後日回去,得將何媛媛拘在自個兒身邊,怎麼也不能放她回二兒媳婦身邊去。 徐老太太盯着何媛媛的目光中閃過一絲沉沉的幽光。 若是何媛媛知道自個兒今日的舉動會被徐老太太拘在身邊學規矩,不知心裏會不會後悔懊惱。 何媛媛倒不是上趕着要做妾,她心裏明白她與方何以再沒有可能,家裏也絕對不會允許她給人做妾。 只是她怎麼看都不覺得王秀英比自個兒強,心裏總嘔着口氣無法舒展。 今日看到寧國公府給王秀英辦瞭如此盛大的及笄禮,心裏就更不舒暢了。 眼看她自個兒也快及笄,只是她的生辰卻在大年三十,就算何家的情況很好時,也沒人專門替她做生,如今何家的境況比不得從前,又怎麼可能替她辦如此隆重的及笄禮。 她不好過,自然也就不能讓別人好過,於是就想着法子要給王秀英添點堵。 只可惜沒堵到王秀英,倒堵到她自個兒了。 若不是天色晚外面又冷,她真想使個性子甩手跑出去發泄一通,只不過這會子不得不服軟,在徐老太太嚴厲的目光下向王秀英道了聲歉。 面對何媛媛心不甘情不願毫無誠意的道歉,王秀英依舊淡然處之,一笑而過。 “也不知外院幾時能歇下來,你今日也累了,早些回去歇息吧。”屋裏的氣氛因何媛媛而變得有些尷尬的氣氛,何氏沉吟片刻笑着對王秀英道。 王秀英也不推辭,給徐老太太和何氏行了禮從屋裏退了出來。 倒不是怕何媛媛再說些難聽的話來給她添堵,實在是此刻她是真的乏了。 再說她不忍心看到徐老太太一把年紀爲個不知所謂的孫女兒在晚輩面前丟人現眼,更不願意看着何氏夾在中間左右爲難。 “娘,外祖母,我也先回去了。”王秀英剛走出屋子,就聽得方何婕告退的聲音。 不由腳步微頓,想必方何婕是有什麼話要與自個兒說吧,於是王秀英索性停下腳步,等着方何婕出來。 “走,我去嫂嫂屋裏坐會。”果然方何婕出來見到王秀英臉上綻開燦爛的笑容,上前挽住王秀英的胳臂親熱地說道。 雖說王秀英覺得乏了,不過對方何婕提出的建議卻沒有反對,兩人邊說邊走,到了蒹葭苑,方何婕卻並沒真的進去坐,只道:“嫂嫂今日累了,快去泡個熱水澡解解乏。今日我就不叨嘮了,咱們要說話以後多的是機會。” 說罷帶着丫環乾乾脆脆地走了,王秀英看着她遠去的背影笑了。 不過三年沒見,方何婕的性子安靜了許多,骨子裏的爽利勁倒還在,這樣很好! 多了份大家閨秀的嫺靜,卻獨有一份與衆不同的英氣,難怪親事上也是諸多順遂,只待明年開春及笄,秋日也將出嫁。 王秀英泡個個舒舒服服的熱水澡,從浴房出來,桔兒一邊替她絞着頭髮,一邊說着剛從外院打聽來的消息:“本以爲咱們將軍在京裏的時間不多,應該沒幾個認識的,沒想到此刻外院還熱鬧着呢。 聽沐風說,雖說將軍身邊有不少人替他擋酒,將軍自個兒也是喝了許多酒。 奴婢已經讓人在小廚房備了醒酒湯,只不知將軍幾時能脫身,別喝太高了纔好!” 看着來了癸水以後身材越發玲瓏有致的王秀英,桔兒心裏直埋怨那些個硬拉着方何以喝酒的男人。 今日她的小姐及笄了,而姑爺早幾個月就滿了十八,眼見着可以圓房了,卻被人拖着回不了後院,真正是惱人! 在桔兒眼裏,方何以一日沒有與王秀英圓房,心裏就一日不得安寧。 想起回京後,王秀英帶着她和楊媽媽回長寧伯府,沈氏揹着王秀英問了她許多王秀英與方何以房裏的事,聽說方何以與王秀英至今沒有圓房,沈氏初聽時心裏不由一驚,畢竟方何以是七月裏就滿了十八。 直到聽說王秀英在回京的路上剛來月信,沈氏方纔鬆了口氣。 看來方何以是個會心疼人的,寧願自個兒忍着,也不願意傷了王秀英的身子骨,這樣的女婿打親睹燈籠只怕也難找。 因桔兒還是個沒出閣的黃花大閨女,沈氏也不好與她說得太多,倒是留了楊媽媽兩個人說了許久的話。 今日楊媽媽裏裏外外也是忙得很,想必心裏也是明白今日只怕是方何以與王秀英圓房的日子。 王秀英本人倒十分淡定,至少在身邊伺候的人眼裏看不到太多的情緒波動。 事實上,她的心裏還是有些緊張的。 三世爲人,只這一世擁有紅妝喜服和花轎,對於落後了整整三年之久的圓房,王秀英既期待又緊張。 只不過她這輩子自小就比較善於隱藏自個兒的情緒,纔會令人覺得此刻的她有一種泰山崩頂不變色的從容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