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4章 見鬼了 作者:未知 此番回到京師,朱厚照的心裏感覺很是痛快。 大敗素來英勇彪悍的韃靼人,吐氣揚眉了啊,想必這個時候,捷報已經傳得街知巷聞。他心裏甚至覺得好笑,這報捷的人,只怕還沒自己的馬快呢,畢竟一路上,他和葉春秋賽馬,雖是氣喘吁吁,卻也是痛快至極。 按常理來說,這個時候,京師肯定已經是歡聲雷動了,這是朱厚照所期待的,特麼的,這報捷都來了,朕還活着,葉春秋這小子立了大功,從此之後,天下再不懼韃靼之擾,當然應該滿城慶祝了。 想到無數的喝彩,朱厚照就別提有多爽了,可是…… 等他和葉春秋帶了人入了京師,朝陽門的守衛本想要察驗,身後的衛士已打馬上前,直接亮出了禁衛的招牌,誰敢攔着他們? 可這個時候,他卻是發現整個京師依舊還是死氣沉沉的,朱厚照呆住了。 這跟他所預料的相差太遠了,這又是什麼情況? 不是報捷嗎?這報捷……怎麼不見有人歡呼? 見鬼了啊。 朱載垚那個小子,不知在搞什麼明堂,你爹活着回來了啊,混蛋…… 還有那些最囉嗦麻煩的文武百官,竟然不見人影? 噢,還有……這沿途過去,許多人家都是門窗緊閉的,這又是什麼鬼? 朱厚照看了葉春秋一眼,忍不住道:“朕就知道,這報捷的快馬還比不過朕的,看來他們還沒有到,真沒意思,早知如此,朕慢一些纔好。” 葉春秋對這個倒是不看重的,道:“這捷報送來,是遲早的事,到時終究天下人是知道陛下聖明的。” 朱厚照不禁大笑道:“朕聖明,你也聖明。” 葉春秋便正色道:“臣不敢,分明是陛下到了青龍,運籌帷幄千里之外,命臣與新軍在鎮口設伏,一舉擊潰韃靼鐵騎,臣弟不過是出了一把子力氣而已。” 這一路,葉春秋都咬死了朱厚照乃是首功,朱厚照雖然虛榮,卻也不至於搶他功勞,這一路可沒少和葉春秋打嘴仗,現在見葉春秋還是這樣說,他只好瞪了葉春秋一眼,道:“你這傢伙,居然提防朕?朕一直把你當至親兄弟,你……你……” 葉春秋道:“什麼?臣弟哪裏提防陛下了?” 朱厚照怒氣衝衝地道:“這是當然,你別以爲朕好蒙,你不就是怕自己功高蓋主嗎?怕有人說閒話,有人在朕面前進讒言嗎?呵……你這不是防備朕,又是什麼?就是怕朕將來猜忌和疑心你吧,你啊,真是越大越謹慎了,這天底下的事,朕可都看得清楚,朕絕不疑心你,朕若是那樣的人,就真真豬狗不如了,所以少來和朕玩這一套,朕不要你的功,朕自己要功勞,自己會去掙,該你的就是你的。到時你的賞賜,也一分不少……” 說到這裏,朱厚照想了想,倒是漸漸變得肅然起來,又道:“這是你運氣好,朕將來,會立個比你更大的功給天下人看看。” 說罷,他才又縱聲大笑,口裏道:“走,朕想見見垚兒,想見見母后了。” 朱厚照打馬,整個人便如箭矢一般,便朝着紫禁城衝去。 葉春秋看着這個任性的傢伙,也只好連忙策馬追上,二人帶着一干護衛,一口氣趕到了午門。 午門的守備見一羣人殺氣騰騰而來,頓時便戒備起來,忙叫人彎弓搭箭,接着親自挺刀上前道:“前方何人,可知道這是什麼地兒?好大的膽……” 膽字剛出口,接下來的話,就說不下去了。 是皇上……竟是皇上?還有……還有……那人不是鎮國公嗎? 皇上難道不該是在青龍,已被韃靼人圍了,命懸一線?而至於鎮國公……這鎮國公,已經死了……不是該死了的嗎? 可是這二人,彷彿是從天而降一般到了他的面前。 午門守備呆住了,只愣愣地站在原地,一下子啞聲了。 朱厚照打馬上前,提着馬鞭,輕輕拍了拍他的臉:“你這傢伙,倒是比朕還大膽,居然這樣和朕說話?有種!朕就喜歡你這樣的人,明兒自己去遼陽報到吧,朕升你做遼陽遊擊將軍。” “……” 朱厚照說着,已是率先策馬,帶着呼啦啦的騎隊,直接入宮去了。 只留下那回神過來的守備,看着那已經奔馳而去的背影,不禁哭笑不得起來。 遼陽,那可是遼東啊,臥槽,遼東啊,那鳥不生蛋,天寒地凍的地方,自己是禁衛官,禁衛官去做了遊擊,表面上是升官了,可實際上…… 他心裏一陣痛,可下一刻,猛地意識到,自己真的沒有眼花,是陛下,真是陛下。 他這才反應過來,連忙拜倒在地,嚎叫道:“卑下萬死啊。” 只是可惜,朱厚照已經聽不見他的話了,早已揚長而去。 宮中騎馬,一般人是不敢的,可是朱厚照是異類,所以其他的禁衛入了宮門之後,便乖乖下馬,朱厚照卻是自顧自地策馬前行,葉春秋本也想下馬,被朱厚照呵斥道:“乖乖騎馬跟上來。” 葉春秋無可奈何,索性也就沒什麼忌諱了。 君臣二人,在這宮中策馬行走,沿途的太監和禁衛都是嚇了一跳,敢在宮裏騎馬的人,屈指可數,所以雖然知道這是無法無天的行爲,卻沒有人敢去阻攔,等他們湊上去,近了一些,看到了這二人的真容,卻都嚇尿了。 要知道,太監是最迷信的,畢竟這一輩子斷子絕孫,所以總是不免要寄託下一輩子多子多福,此時看到這兩個騎影,真真是跪了,眼淚啪嗒,只是朝着二騎的方向瘋狂磕頭,口裏喃喃唸叨:“陛下成仙了啊,鎮國公也位列仙班了,萬歲,萬歲,萬歲……” 等轉眼到了暖閣,終於在玉階前下馬,這裏有許多禁衛和宦官、女官,想來暖閣里正有人在議事。 他們瞅見葉春秋和朱厚照來,竟都像是被釘子釘在地上一樣,一絲不動。連行禮都忘了,更別說會有人有氣力進去暖閣稟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