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2章 千古罪人 作者:未知 王勇讓趙葉靜去,趙葉靜分明就是不想去的,因爲趙葉靜覺得,王勇既然是負責人,應當他去。 可是官大一級壓死人,他想不去,也得去,最終趙葉靜無奈地點點頭道:“是。” 於是匆匆地拿了條子,趙葉靜便走出了待詔房。 可王勇在待詔房裏,卻依舊很是不安,他今天所有的好心情,顯然現在被破壞了個乾乾淨淨,他焦慮地在公房裏喫着茶,甚至覺得這茶都不如往日那般的清甜,卻有了幾分苦澀,可只有下意識地舉起茶盞,才彷彿能使他得到片刻的心安似的。 但願……只是錯了吧。 可是……這怎麼可能會有錯呢? 如果沒有錯,那又該怎麼辦?這詔書,擬不擬? 內閣送來的東西,而且是這麼大的事,沒有陛下的首肯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這意思就是內閣首輔大學士和陛下的意志了,噢,王勇在這個時候倒是想起了一件事,聽說魯王殿下進京了,難道這與魯王進京也有莫大的關係? 那麼……自己不從,就必定完了。 他很清楚,這幾年朝廷經歷了什麼,多少人下了詔獄,又有多少人被罷官革職,自己若是不懂站在最適當的位置上,那美好的前程說不定就要化爲烏有,甚至可能連自己的性命也會遭受波及。 在這短暫的轉念之間,王勇彷彿感覺到這看似平靜的紫禁城裏,卻已充斥了刀光劍影,紫禁城中的人已經拔劍,那麼……這一次,又是誰…… 他感覺自己的後襟已經溼透了,於是焦躁地摘下了自己的烏紗帽,沉默了很久之後,卻聽到了匆匆而來的腳步。 趙葉靜回來了。 二人擡眸,四目相對。 只是一眼,王勇的心裏就透着一股絕望,因爲他看到趙葉靜的臉色,依舊還是全無血色,顯然他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 王勇心裏一塞,終是勉強地使自己鎮定了下來,道:“如何?” 趙葉靜很直接地道:“不妙。” 原想着自己能繼續從容,可下一刻,王勇卻是整個人癱坐在了椅上,他突然苦笑道:“送去了禮部,可能會被封駁嗎?” 事關到了學制,就和禮部有關係,而按照大明的制度,詔書一旦草擬,緊接着內閣開始簽發,最終會被送到禮部要求執行,這份旨意會送到禮部的給事中手裏,如果吏部給事中覺得這份旨意不合情理,會選擇封駁,封駁的意思,就是將聖旨打回去拒不執行。 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多,可是現在的情況是茲事體大,卻也未必沒有可能性。 趙葉靜卻並不樂觀,他搖頭苦笑道:“下官清早的時候,就聽到消息,說是禮部給事中王正賢調去他用,新任的禮部給事中,是王粲,那個時候,下官以爲這是平常事,現在看來……” 趙葉靜沒有說下去,可王勇已經明白了。 說到王粲這個人,不少人都知道,這是出了名的阿諛奉承之徒,他當初巴結着李東陽,後來眼看着李東陽已經完了,立即改換門庭,想拜在王華門下,不過他現在的際遇並不太好,王華顯然也很瞧不起這個人,正準備將他打發到南京去,可誰曾想到,現在突然得到了大用。 給事中屬於清流,別看官職不大,可是在一個部堂裏,卻是完全可以制衡禮部尚書的,他們……相當於是一個部堂裏的監軍。 若是當初的王正賢,或許還有可能封駁,可是換上了這個急於想要加官進爵的王粲,就真的是沒有希望了。 “哎……”王勇嘆了口氣,他現在倒是覺得這沒有什麼意外的,既然宮中和內閣已經展現了意志,而且還發出了這麼個非同小可的東西,怎麼可能會留下什麼漏洞?所有的補丁,只怕早就打好了,這是意志,也是決心。 王勇知道,指望禮部給事中,已經沒有可能了,而自己,是絕不會做這個出頭鳥的,這後果不是他能承擔得起的。 他閉上了眼睛,口裏道:“草詔吧,你來寫,寫完之後,本官來校驗。” 趙葉靜心情複雜地看了王勇一眼,沉默地點了點頭。 對於趙葉靜來說,這個上官,至少沒坑自己,沒把責任,一股腦地推到自己身上。 他立馬回到了自己的公房,直接提筆,可是這筆,似乎宛如有千鈞重,擡起來有些喫力,終還是下了筆,足足用了小半時辰,纔將正式的旨意擬定了出來。 王勇大致地校對過之後,曉得沒什麼問題,卻是苦笑一聲,才無奈地蓋上了待詔房的印章。 一份旨意,重新回到了內閣,接着司禮監蓋印,再發內閣,內閣送去了禮部給事中的手裏。 禮部給事中王粲似乎早有準備,很快便蓋過了印,旋即送到了禮部尚書的手裏。 “這是什麼意思!” 禮部尚書夏言怒氣衝衝,大發雷霆地道:“事先怎麼一丁點風聲都沒有?八股改制,這是誰瘋了嗎?如今不聲不響的將這東西送到老夫這裏來,這是要老夫做千古罪人啊。” 王粲笑吟吟地道:“下官覺得沒什麼問題。” 夏言滿腔氣惱地想罵,你還要不要臉了,可終究還是忍住了,他知道這位王給事中的來路,也終於明白這個傢伙爲何會這麼突然的受到啓用。 他咬牙切齒地道:“禮部這兒,只怕難以奉詔。” “這可不成,若是不奉詔,就是抗旨不尊了。”王粲依舊還是笑吟吟的樣子,宛如笑面佛一般。 他想了想,繼續道;“而且,下官來當值的時候,聽說清早時,有幾個錦衣衛在部堂外頭晃盪,也不知道他們想做什麼,倒是嚇人一跳。” 這不經意的話,分明是王粲赤。裸裸的威脅。 夏言愕然,隨即厲聲道:“王粲,你敢威脅本官?” 王粲道:“不,不敢,下官位卑職淺,哪裏敢威脅部堂大人?部堂大人,且請息怒,其實宮中和內閣既然做了決策,六部的職責不過是執行而已,部堂大人,又何必操這份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