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因兒子被抓賈母許父怪罪張元林被懟,爲啥賺錢的時候想不到自己

作者:真的在寫了
有了目標後,衆人沒有過多停留,在街道處主任的帶領下迅速離開現場,前去抓人。

  在他們看來,賈東旭說的那個叫易中海的一定有更大的嫌疑,搞不好這場惡意破壞行動就是易中海一手謀劃的。

  這個時候國內百廢待興,老百姓們的生活條件都比較艱苦,因爲大部分的資源都被集中在一起,根據中央的命令進行調度使用。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爲了努力擺脫弱國的形象已經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也着實拿不出太多的福利或者物資補貼老百姓。

  可沒辦法爲老百姓們提供富裕的生活條件,難道還能眼睜睜的看着敵特分子惡意破壞老百姓們本就艱難不容易的生活麼?

  答桉是不言而喻的,因爲這件事情,相關街道的領導傾巢出動,地方派出所所長親自帶人前往,吳祕書作爲區部領導也跟着一起。

  就這樣的陣容到大院裏去,給易中海一百個膽也是蹦躂不起來的。

  平日裏單是面對街道處主任都得客客氣氣,結果今天還來了派出所所長和區部領導,哪怕是張元林都想象不出易中海會裝孫子到什麼程度。

  閉幕式是在軋鋼廠附近的一塊空地上去辦的,這裏空間寬敞,又能從軋鋼廠搭線,十分方便,同時也距離張元林所住的大院並不遙遠。

  所以在街道處主任的帶領下,大部隊選擇步行前往,吳祕書肯定是有專車接送的,可要去的人太多了,還是去辦事,吳祕書一個人不好搞特殊。

  張元林扶着自行車跟在大部隊後面,秦淮茹也一起走着。

  路上,秦淮茹注意到張元林有些興奮的神情,好奇問道:

  “張大哥,易中海不就是咱們院裏的一大爺麼,這咱們也認識啊,爲啥咱不去說?”

  “要是易中海和賈東旭他們真的給那麼多人造成了損失,咱們這也不算是落井下石,應該是爲民除害。”

  “再說了,你和吳祕書是認識的,要是你及時告知,興許還能給吳祕書留下一個好印象呢!”

  張元林和吳祕書這位區部領導認識併爲對方做事的消息只告訴過枕邊人秦淮茹,其他人一概不知。

  但越是如此,秦淮茹就越不能理解,和區部領導認識是大事兒,應該低調不宣揚,可這和主動表現壓根就不衝突。

  那會兒現場也沒熟悉的人在,賈東旭和許大茂都被抓走了,周圍一圈只有街道處主任臉熟,可張元林也說過,街道處主任很照顧他,不會對們使壞也不會坑害他。

  既然現場沒有大院裏的人看着,不用擔心暴露關係,唯一一個認識的街道處主任也不會故意害他們,那爲啥不能把握機會在區部領導面前表現一番?

  聽到小媳婦的話,張元林笑了笑,然後壓低聲音解釋道:

  “媳婦兒,舉報的確是表現的一種方式,但是你也看到了,光舉報不行,你還得帶路,到時候領着這麼多人去大院,甭管你乾的事兒是不是正義凜然的,大家能看到的就是你打了小報告。”

  “在他們眼裏,你今天能舉報易中海,明天就能舉報其他人,到時候咱們一樣會受到排擠,要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沒問題,靠真實力就是,沒必要用這種方式。”

  “但街道處主任他不需要擔心這麼多,人家本身就是個領導,就算他今天舉報了易中海,讓易中海倒了黴,就易中海的身份,他也沒辦法對街道處主任實施打擊報復,可咱不一樣,咱們同住一個院兒的,被人盯着多煩吶,以後想要一個清靜日子都難了。”

  對於秦淮茹這種正兒八經的底層老百姓來說,能和領導搭上關係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尤其是和區部的領導認識,所以秦淮茹纔會有趁機表現,加固關係的想法。

  但張元林知道,就算要表現也得找到合適的時機纔行,並不是所有的表現機會都能隨意爭取。

  這一次,張元林還是給小媳婦上了關於人性的一課。

  大院裏人眼紅狗多,心理有問題的也不少,今天要真讓人知道是他們舉報的易中海,以後不管幹什麼都肯定小心提防着。

  別說什麼爲民除害,替老百姓們挽回損失這種冠冕堂皇的話,他們不關心與自身利益無關的事情,他們只知道張元林舉報了同住一個大院的人。

  想想以後走到哪裏都被人躲着,跟防什麼似的,那像什麼樣子啊!

  當然了,張元林給秦淮茹的解釋也沒毛病,本身有實力,的確不需要靠舉報來表現自己。

  聽到自己男人如此自信且霸氣的回答,秦淮茹又對張元林深深的崇拜了一次。

  表現機會?

  不好意思,我看不上,因爲我有實力,以後表現的機會多着呢,根本不在乎這一次兩次!

  同時,秦淮茹又學到了一點,知道了舉報並非是一個好選擇,努力提升自己纔是硬道理。

  ……

  與此同時,在舉辦閉幕式的場地上,見領導們浩浩蕩蕩的離開,剩下的喫瓜羣衆們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經過這件事情的發酵,賈東旭和許大茂是夢寐以求的“出名”了,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張元林的名氣也被帶了起來。

  在賈東旭和許大茂合夥之前,養殖小屋的市場一直都是張元林死死的拿捏住,而且訂單數量並不少,尤其是天還沒完全冷下來的那段時間。

  那個時候張元林一個人每天都能搞定十多家,日賺二十多塊錢都是基本操作,有靜止世界在手,多少訂單都可以直接量產,根本不需要張元林去費勁忙活。

  所以,在養殖小屋的話題被拉起來後,張元林的那些老客戶們興沖沖的加入了羣聊。

  人就是這樣,一旦自己拿到最低價或者買到質量最好的東西,立馬就興奮的開始到處宣揚和得瑟。

  在張元林停止接單後,市面上只有易中海和賈東旭兩家,但易中海的接單量很少,所以現場大部分就是兩夥人,一是張元林的客戶羣體,二是賈東旭的客戶羣體,在兩者之間,夾雜着個別易中海的客戶羣體。

  張元林的客戶羣體都是很早下的單,他們的使用時間也最長,而且經歷了幾場強降雪後依舊堅固如初,一點事兒都沒有。

  於是,張元林的客戶羣體開口就是得瑟,表示一分價錢一分貨,東西貴有貴的道理,反正他們花了高價的絕不後悔,其實差也就差個幾毛一塊的,但是牢固的很,不丟家禽啊,別養殖小屋塌了,跑的跑死的死,那才叫得不償失!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