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作者:成人的童話
對於母親,原主的記憶裏完全沒有,就算小時候也只是在父親的錢包裏見到過一張小小的黑白色照片。

  對於原主父親的過往,透過模糊的記憶,以及家裏的一些信件,他倒是有着足夠的瞭解。

  原主父親早年考入東北大學,有幸成爲第一批畢業生。

  畢業時由學校選送去了美國麻省理工留學,就讀採冶科。

  一九三二年回國後,直接進入已經流亡到四九城的東北大學,執教採礦冶金專業。

  也結識了當時同在學校任教的妻子。

  動盪歲月,命途多舛的東北大學並沒安穩多久。

  一九三五年,時任清華校長的蔣南翔《告全國民衆書》發出“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的悲呼。

  城內的東北大學號召北大一起行動,這也使得東北大學受到牽連,後繼也因此開啓了東大再次顛沛流離的艱難歷程。

  次年在長安,又是東北大學帶領隊伍請願紀念“一二九一週年”活動,直接引發“雙十二事件”。

  之後,校長被監禁,東大也被收編責令南下汴梁。

  儘管此時李父的專業已經停課,還是隨着東北大學一路輾轉,從汴梁,二遷長安。

  日軍進犯潼關,東北大學不得不再次遷徙,最終西進巴蜀。

  在當時三臺縣長的支持下,得以入駐涪城。

  有了中英庚款董事會,以及社會各界資助,東北大學在三臺才能繼續辦學。

  一九四〇年原主父母喜結連理,次年秋天妻子懷孕。

  一九四二年五月,原主母親生下一子,也就是原主。

  因爲缺醫少藥,原主母親產後感染,最終因產褥熱去世。

  將妻子火化後,他給孩子起了名字:李想國,諧音“理想國”。

  柏拉圖認爲一個好的國家應該具備智慧、勇敢、自制、正義這四種德性。

  李父也是語義雙關:除了這些品德,還希望他能一顆心向國家,爲國奉獻。【注】

  妻子去世後,原主父親沒有再婚,只是在當地給原主找了個奶媽,幫着自己帶孩子。

  一九四六年三月,抗戰結束,學校終於能夠回到東北,遷回了奉天。

  李父也藉機祕密帶着妻子骨灰和孩子,輾轉繞道濱江,從解放區返回老家。

  將妻子安葬在自家祖墳,就想帶着母親一起回到奉天,一家團聚。

  只是適逢一場春寒,他母親身體突然抱恙。

  儘管每天喫着中藥,病情卻也一直遷延不愈。

  這時候又不像後世,隨便出門坐車,換高鐵或者飛機就能直達。

  不光是舟車勞頓,還得穿越封鎖區,風險實在有些高。

  老太太肯定禁不起這樣折騰。

  想着時局的風雲詭譎,孩子跟着母親住在解放區,肯定比跟着自己更安穩安全。

  外加着也已經看出敵軍的疲態,勝利也用不到幾年。

  所以見孫欣喜的老太太捨不得放下,想讓兒子把李想國留在家裏。

  這麼大的孩子她照顧不費什麼事,能給她做個伴,還省得拖累兒子。

  李父猶豫再三,最終也就答應了。

  當初在涪城的時候,李父已經接觸並加入了黨組織。

  這幾年,組織上除了讓他配合同志們發展新成員,就沒有給他別的命令。

  外加着自己還有沒畢業的一屆學生放不下。

  所以他只能趁着在家這段時間,家裏的房屋修葺改造一番,再添置了一些必要的用品用具。

  狠狠心把兒子留在家裏,灑淚揮別二人,遺憾地獨自返校。

  心下也在期待着勝利,能夠接她們一家團聚。

  誰也沒想到,這一分離就成了永別。

  轉眼進入一九四八年六月,國軍敗退東北,也因此東北大學被迫再遷北平。

  李父初到北平沒多久,就接受命令祕密離開。

  在組織護送下直接去了鋼都,參與搶修幾年前被北方盜賊劫掠後的破敗鋼廠。

  次年四九城和平解放前夕,又被派去了石景山鋼鐵廠,參與接收石景山鋼鐵廠,並參加了一號高爐的維修。

  李父一直輾轉奔波,再沒機會回到東北,只能隔三差五寄信、寄東西回到東北老家。

  最後一封信還是六月份,又寄回來幾本新出版的小學教材還給兩個人買了幾件衣服。

  隨着包裹寄過來的信裏說他在四九城買的小院子,拖拖拉拉差不多兩年,總算改造完了。

  也說石景山鋼鐵廠快投產了,部裏領導說後面這兩年也都會安排他參與鋼四九城鐵加工企業的建設工作。

  之後再去四九城大學,主要也就是搞研究,爲國家培養鋼鐵冶金人才。

  自己手邊事情最多也就一年半載就能完成,後面就接她們一起過來團聚,以後不用再分隔兩地。

  這裏不得不提一下四九城解放初期的規劃。

  作爲北方盜賊同陣營的小老弟,社會和思想的方方面面必然會受到老大哥的影響。

  四九城的規劃也是如此。

  北方專家給出的城市規劃思路,是向着工業城市發展。

  所以除了已有和在建擴建的京西八大廠,環四九城還規劃了大量的輕重工業基地。

  整個體系中,重中之重自然非鋼鐵莫屬。

  畢竟鋼鐵是工業的糧食,沒有鋼鐵,一切的工業只能是空談。

  跟鋼鐵廠最密切相關的,自然非軋鋼廠莫屬。

  所以初期規劃時候,除了石景山本地以及豐臺擴建改建軋鋼廠外,還在東直門和西直門直接接收改造兩家舊有鋼鐵企業直接擴建改建成軋鋼廠。

  比如西直門,那裏有一所當年日僞建造的淺香制鐵所。

  國民黨接收後,拍賣給私人經營,定名爲建國制鐵總廠股份有限公司。

  公私合營擴建後後叫建國軋鋼廠,這也是四九城第一軋鋼廠的前身。

  東直門外,依託着地處下關十里坡的茂昌鐵工廠。

  公私合營後改名紅星軋鋼廠,依託着本部,向着附近的春場等地擴建,最終成就了日後的四九城第三軋鋼廠。

  李父也主要就是去了東直門外,已經簽約公私合營的茂昌鐵工廠,負責技術指導和設備安裝調試。

  當然,此時的石景山鋼鐵廠,除了修復後投入生產的一號高爐,剩餘的主力高爐二號和六號都因爲日軍投降時候被破壞鑄死【注】,還在刀劈斧鑿地清理爐膛。

  只能產鐵,並沒有鍊鋼高爐。

  一直到數年以後,才能產出第一爐鋼。

  所以,這幾座軋鋼廠即便改造擴建完成。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也沒辦法指望本地的鋼材,只能靠着從外地調坯軋鋼。

  建國伊始,敵特活動猖獗。

  爲轉移注意力,爲密謀幾近一年的炮擊天安門計劃鋪路。

  敵特從七月開始活動異常猖獗,年內圍攻各地縣政府的事件都發生多達兩百起以上。

  隨着計劃臨近,即便四九城內,敵特也針對重要企業進行破壞。

  軋鋼廠也未能倖免,受到了敵特份子的潛入。

  爲了保護新設備,李父不幸在搏鬥中與敵特份子同歸於盡。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